聪明的人做事会注重细节,但绝不会在小事情上变得太精明。相反,有时在小事情上表现出你的无知与鲁莽,反倒会突显出你的气度与修养。尤其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情上,一定要学会做一个精明的糊涂人,不说过分话,不做过分的事,采取低调、务实的态度反倒比出风头,卖萌做秀让人看着更实在,更可信。
糊涂应酬少是非
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那个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到了午饭时间,他们被教授邀请在他家中吃午饭,而吃饭的过程中,大家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的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席间,那位先生注意到了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其实他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介绍过。教授见那位先生神情专注地盯着鱼缸,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就听那位先生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你自己不是养了几条吗?
可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特谈了自己的养鱼经,那位先生边听边频频点头。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饭后更是拉着他到书房看自己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原本打算2个小时的拜访,没想到竟聊了6个小时,朋友才突然领悟到那位先生说谎话的用意。
人有聪明和糊涂之分。聪明人明察秋毫,反应敏锐,把大大小小的事都记在心里,总要找到解决办法才肯罢手,因此,往往心力交瘁,筋疲力尽;糊涂人把什么事都能看开、看淡,反应迟钝,反而活得潇洒自如,轻松自得。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事不必看得太透,更不必都装在心里。难得糊涂是解脱烦恼的最好办法,这样,你才可以集中精力去想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将精力耗费在如何应酬别人身上。有些人觉得活得累,人际关系不顺,主要是因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整天把心思都用在了别人身上,等到需要自己表现时,反而没有了精力。
苏轼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真正精明的人在应酬过程中,往往是该糊涂时便糊涂。小事情糊涂一下就过去了,在心里不留一点痕迹,大事情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当然,该精明时绝不含糊,如此的应酬境界,自然可以让他们一举多得——面子照顾到了,利益照顾到了,人脉关系也照顾到了。
那如何在小事情上装糊涂,更能让你的言辞具有说服力,让你的表现更有亲和力呢?一般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
1.打个幽默的太极
幽默是处理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尴尬与误会的重要技巧之一,在装糊涂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表达方式,来委婉地表示你的“无知”,以尽可能维护对方的自尊,免于刺激对方的情绪。
英国牛津大学有个名叫艾尔弗雷特的学生,因能写点诗而在学校小有名气。一天,他在同学面前朗诵自己的诗。有个叫查尔斯的同学说:“艾尔弗雷特的诗我非常感兴趣,它是从一本书里偷来的。”艾尔弗雷特非常恼火,要求查尔斯当众向他道歉。查尔斯想了想,答应了。他说:“我以前很少收回自己讲过的话。但这一次,我认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
两句话表面上不同,“艾尔弗雷特的诗是从我读的那本书里偷来的”,也就是指艾尔弗雷特抄袭了那首诗;“那首诗仍然在那里”,指的是被艾尔弗雷特抄袭的那首诗还在书中。意思没有变,而且进一步肯定了那首诗是抄袭的。表面上看,是自己示弱了,其实,这种看似愚蠢的回答却显示出了他的智慧。所以,聪明人的糊涂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修养,一种深沉与老练。
2.来点“无知”的单纯
应酬时要避免太过世故、老练,或是锋芒毕露,棱角太多,那样不但让人难以接近,而且也容易伤人。必要的时候,要单纯一点,明明知道的事,可以说“不清楚”;在一些过于敏感的问题上,可以适当装疯卖傻;大家都秘而不宣的事,也不要急着爆料……
试想有这么一个人,不论你向他说什么,他都习惯回答:“这又有什么,我见的多了。”或者说:“这件事情我早就知道了,有什么稀罕。”几次下来,相信你也没有兴趣与他再聊一些自认为新鲜的话题。相反,如果对方抱着这样一种态度:不论你说什么,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洗耳恭听:“还有这事?赶快说来听听。”那你对这个人的态度与评价也不会太差。
有些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情,当别人主动提及时,还是会表现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其实,这就是一种“糊涂”,一种人为的“单纯”。通常人们也愿意与较单纯的人谈一些新鲜的话题,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自己讲得不对,或出现漏洞时会被对方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如果与涉世较深的精明人谈这些话题,则会产生一定的顾虑。
所以,聪明人的糊涂是一种韬略和智慧。生活中,在一些事情上看似糊涂的人,实际上是真正精明的人。各种应酬场合,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人,他们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在普通人眼中不是另类,就是愚蠢,其实真正能读懂他们的人会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大智若愚。尤其是在一些小事情上,适当的时候让自己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应酬心经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较强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如果你事事都表现得聪明过人,不落下风,那你就让人觉得很难接近,很难相处。所以众人皆醉的时候,你不要独醒。
学会自嘲,才能自保
小庄是某公司的白领,在朋友圈中收入算是高的。每次朋友聚会,他都会极力避免在这个话题上刺激大家,一提到这个问题,他总是习惯哭穷说:“工作累得要命,还得加班加点,开销大,几乎是月月光。”借此,可以让一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朋友从心理上获得些许的平衡。一次,在与几位穷朋友应酬时,人人都夸小庄是班上的人才,人长得帅气,收入也高,属精英阶层,并开玩笑地调侃:发迹后可不要看不起这帮哥儿们。小庄被捧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自我解嘲似地说:“呵呵,什么白领,蓝领的,白领是什么,白领就是今天领了薪水,交了房租水电,买了油米泡面,摸了口袋,感叹一声,这个月工资又白领了……”话音刚落,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这一笑,大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不少,也少了许多因为职业与收入差别产生的心理隔阂。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曾遭遇过令人难堪的人与事。但是,大部分人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显得并不高明,不是脸红脖子粗与人狡辩,让场面变得更尴尬,就是任由场面失控,使自己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究其原因,他们在遇到令人尴尬的事情时,首先不是想着如何去改变自己,而总是想着如何去改变别人。
聪明的人遇到尴尬事情时,善于从自己的身上找化解问题的突破口,其中最常用的应酬技巧就是自嘲。自嘲,不但可以化解尴尬的场面,而且还可以体现出自身良好的精神修养。
平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难免有说有笑。正因为大家都很少忌讳什么,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让大家尴尬的场面。有一群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其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所以交谈起来遮拦便会少一些。那位女同学的丈夫不久前因病去世,男同学并不知道,因而在玩笑中一无顾忌地提及其丈夫。另一同学知情,于是急忙转移话题,但那位同学却把玩笑开得更大了。见状,阻止的那位同学只得说出实情,这位男同学顿时觉得无地自容,非常尴尬。
不过他迅速回过神,先是在自己脸上拍了一把掌,之后调侃似地说:“你看我这张嘴,十几年过去了,还和当学生时一样没有把门的,不知高低深浅,只知道胡说八道。该打嘴!该打嘴!”女同学见状,虽有说不出的苦涩,但仍大度地原谅了老同学的唐突,苦笑着说:“不知者不为怪,事情过去很久了,现在可以不提它了。”
这位男同学正是利用自嘲,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场面,最终在得到同学原谅的同时,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生活中,一旦因自己失误而造成尴尬的场面,让自己或别人一时下不了台,最聪明的办法是:多些调侃,少些掩饰;多些自嘲,少些自以为是;多些低姿态,少些趾高气扬。像上面那位无意中触及他人隐痛的男同学,用调侃自嘲之法,低调圆场,便可以顺势找一个台阶下。
有些不知趣的人在窘境之下,却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从另一种角度想着去改变眼前的局面,而是将错就错,结果只能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越描越黑”;一种是僵化双方的关系。
张经理任职于一家广告公司,虽然他的创意很独特、新颖,经常得到老板的赞赏,但是,苦于自己没有一副好长相,经常会成为同事们茶余饭后开玩笑的素材。在一次会议上,他果断地否定了一位女同事的创意,但立刻遭到了对方讥笑似地反驳:“不要一味地否定别人,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看看你的长相就知道了。”在场的人都显得很尴尬,虽然这时有人站出来说圆场的话,但是张经理还是忍不住要发泄自己的愤怒:“你以为自己长得漂亮啊?肚鼓腰圆的,也不照照镜子看看!”如此你一言,我一语,会议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的确,当着许多人的面被人有意或是无意伤害,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这时,维护自己的自尊是应该的,但是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如果谁也不服谁以硬碰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如果听之任之,没有丝毫反应,会让人觉得窝囊。所以,这位张经理的做法显得欠妥,如果他当初能够选择自嘲的方式来回击对方,如可以说:“正因为我长得丑,所以,工作才显得漂亮。”这给人一种暗示:我很自信,并不觉得丑也是一种理亏。或者说:“你说得非常对,但是你告诉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想必对方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对方再肆无忌惮,那她不论再说什么,在众人面前都是一种理亏。
学会自嘲,才能自保。在令人尴尬的情境中,自嘲可以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自己的大度胸怀。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宽宏的气量,善于拿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开玩笑,以化解一些尴尬的场面,有时自嘲不当,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尴尬。
应酬心经
自嘲不是自我嘲弄,而是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你的自嘲要体现出高度的自信、强烈的自尊与自爱。
不要轻易指出别人的错误
不论在同事当中,还是昔日的同学圈中,小军是有名的实心眼儿,有什么话都藏不住,有些话一经他的嘴,不是得罪人,就是让场面变得尴尬。一次工作之余,几位同事闲聊起来,其中一位同事伸着胳膊说:“我这块表是一位在国外的朋友送的,听说在那边要800多英镑呢。”大家听后都做惊讶状,纷纷为他有这样一位出手阔气的有钱朋友而羡慕不已,那位同事很得意,继续在大家面前炫耀自己都结交了哪些有钱的朋友。
这时,小军从人群中冒了出来,冷不防给对方泼了一瓢凉水:“什么?800英镑!那要合大概8000人民币,据我所知,英国物价……我虽然没有出过国,说实话,你这表至多也就值2000人民币……”
一句话,把同事说得脸青一阵,白一阵,场面好不尴尬。众人见状,也都假装没有听清,有人私下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示意他闭嘴。
小军还想向大家证明什么,却见在场的人开始转换话题,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事后,小军很郁闷:真诚待人,实话实说,反倒人们不爱听,现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或者你直接告诉他:“你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反而会激起他的反击,而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态度,因为你已经制造了一个敌人。
因此,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大错特错,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那是一种挑战。那样只会激怒对方,所以,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为什么要采取更激烈的方式使之服你呢?如果你要证明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出来。
英国十九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对他的儿子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我们不能奢望比查士德·裴尔爵士更聪明,因此我们不要再告诉别人他们错了。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你宁可这样说:“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但不要用这样的口吻说:“我觉得你的说法不太正确……”
许多时候,尤其是指正自尊心较强的人的错误,用诸如“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的句子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卡耐基课程教学班上有一位学员名叫哈尔德·伦克,他是道奇汽车在蒙大拿州比林斯的代理商。因为销售汽车这个行业压力很大,因此他在处理顾客的抱怨时,常常冷酷无情,于是经常与客户产生冲突,让生意变得更难做。
他在班上说:“当了解这种情形并没有好处后,我就尝试另一种方法。我会这样说:‘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真是不好意思。关于你的车子,我们可能也有错,请你告诉我。’这个办法很快就能使顾客变得平静,这时,顾客更乐意与你讲道理,因此,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很多顾客还因为我这种谅解的态度而向我致谢,其中两位还介绍他们的朋友来买新车子。
这位聪明的代理商的做法,不但会避免所有的争执,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变得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有些时候,的确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得罪了别人,这时,你最好不要狡辩,而要学会坦诚地承认,并率直地告诉对方。如果是别人做错了,最好不要太直白,而要学会圆滑一点。因为,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具有固执、嫉妒、恐惧和傲慢的缺点,在一些事情上他们也经常会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那么就有必要读一读詹姆士·哈维·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中的一段话: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自己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的’这个简单的词,是做人处世关系中最重要的,妥善运用这两个字才是智慧之源。不论说‘我的’晚餐,‘我的’狗,‘我的’房子,‘我的’父亲,‘我的’国家或‘我的’上帝,都具备相同的力量……”
虽然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特性,那就是都“愿意继续相信以往惯于相信的事”,而如果一旦自己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他就会找尽借口来为自己的信念辩护。
应酬心经
有一句古老而真实的格言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这句话对职场应酬的启示意义在于:在面对别人的错误时,要尽可能表现出你的友善、温和宽容,而不要坦诚与直白。用一滴蜜,而不是一加仑的胆汁去赢得他的心,这是一项最重要的交际原则,也是一种对待他人错误的有效方式。
看问题要开,想问题要活
一段时间,员工加班时经常需要自己生火做饭,今天你用电炉煮面,明天我用电暖气取暖。因为用公司的电不花自己一分钱,所以,大家都显得不够节俭。
小王很看不惯这种行为,有时会提醒身边的同事要省着点用电,同事以为是玩笑话,也不当回事。后来,一次月度会议上,小王郑重其事地把这个问题摆在了台面上:“我建议以后大家要节约用电,限制用电量,要知道现在每天的用电量都有百十来度啊。”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小王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尤其是那些用电大户更是直面指出:“限不限制,这要由领导说了算……”会场的气氛很凝重、压抑。
见状,领导笑呵呵地说:“在这个问题上,全靠大家的自觉,用多用少无所谓,只要不浪费就好。”
原来,这件事情领导比谁都清楚:员工私下经常使用大功率电器,而且不注意节俭。但是他从没有主动提及过,主要是因为,员工加班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自己不便也不好意思提醒员工什么,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太认真。
小王却很不识相,自己看不惯这种行为,便当着领导的面提了出来,结果“得罪”了同事不说,也是在给领导的工作“找茬”。
可以想见,像小王这样的较真的人,虽然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发表看法,但是,领导肯定也会在心里骂他是个“愣头青”。真可谓是里外不讨好。
以这样的态度去行人行事,很容易僵化与他人的关系,让自己走入“死胡同”。可见,凡事不必太较真、认死理,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拐弯”,避开大家都知道却不轻易触及的“雷区”。
待人接物太较真的人,人生观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并固执地认为自己很有原则性。其实世界上很少事物是绝对的黑和白,绝对的对和错。大部分情况,是处于这二者之间,即灰色领域内。
较真的人往往过于保守。生活中,越是保守的人越会为自己人为地圈定应酬的范围,越了这个界不行,过了那条线不对,久而久之,自己也不得解脱,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
做人不要太较真,该豁达的时候要豁达,该马虎的时候要马虎,有收有放,进退自如才是成功做人的关键。具体来说,在与人应酬时,关键时候要学会“转弯”,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1.缺点背后要看到优点
有些人个性很强,见到不顺眼的人与事,就会不时提出自己的批评与意见,并且习惯用个人的道德标准来审视别人,要求别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他都能看到缺点与不足,似乎只有他自己才是完美无缺的。
小张一向自我感觉良好,有着很强的个人优越感:“论学历我是最高的,论能力我绝对数一数二……”所以,当大家一谈起某人时,知趣的人都会想法去描述这个人的优点,而小张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听到某人被夸奖,会时不时来上一句:“我看他就会拍领导的马屁。”要么就是说:“我就没有看出他哪里过人,连说话都打着颤抖音。”当大家都了解了小张的这一习惯后,当着他的面不敢再随便提及他人的名字,生怕受了牵连。并且与其谈论一些话题时,也是相当小心谨慎。
像小张这样见谁都不服,总喜欢以刻薄的态度来评价他人的做法,往往很难让人从心理上接受,并且容易伤害他人。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在看到别人缺点的同时,更要看到其身上的优点,并学会在私下多以理解人、体谅人的态度去多说他人的好话,这样,才能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2.多些宽容与包容
不要戴着道德的有色眼镜看人,那样很容易使自己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那些缺点和不足上,而忽略了对对方优点的关注。
有些人做事豁达,对他人的错误与缺点表现得很宽容,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人们也愿意与这样的人共事、交往。反之,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喜欢吹毛求疵,习惯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且得理不饶人,这样的人很难与人融洽地相处。
没有谁敢保证自己周围的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抱着一种豁达的胸怀,以容人之短的大气量去与别人应酬交往,凡事别太较真,该睁眼时睁眼,该闭眼时闭眼,这样才能把人际关系做活,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大气度与容人的雅量。
3.不要奢求让所有人满意
有一个被人广为称道的事例,说某一位诗人一次把自己的得意文作拿到广场上去展览,很自信地对观众说:“如果你们认为有败笔,尽可以指出。”到了晚上,诗人的作品上标满了记号,人们挑出了无数他们认为是败笔的地方。诗人非常不甘心,他灵机一动,又写了一首完全相同的诗拿到广场上展出,不同的是他请观众标出诗中的妙处。结果到了晚上,诗人看到所有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地方,如今都换上了赞美为妙笔的记号。诗人的结论是:
“我发现了一个奥秘,那就是,不管我们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4.理性看待吃亏问题
在对待个人利益问题上,要聪明,不要太精明。尤其是与朋友应酬,免不了要产生些花销,如果把账算得太精太细,不但让朋友面子上难堪,而且也有失自己的形象,影响自己的人缘儿。一次,A先生与两位朋友一块儿下馆子吃饭,事先大家商量好要采用AA制,结账时,一共花了120多元。事后,A先生却向朋友说:“这顿饭我一瓶啤酒也没有喝,你们每人比我多喝两瓶,我理应少付10块才对。”朋友听后,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后来才知道他是认真的。这事传出去之后,便成了朋友圈中的一大笑话,日后,虽然大家见了面还是有说有笑,但是却鲜经济往来,一块儿下馆子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像这样斤斤计较的人,是很难交到知心朋友的。朋友之间有经济往来实属正常,有些时间,一些蝇头小利最好不要算得太清,大家做到心知肚明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讲出来,摆在台面上谈,那很可能会伤害彼此间的友情。所以,在维护个人利益时,聪明也是有限度的,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处世不要太较真,并不是鼓励你去吃亏,而是指:做人做事不要太死板,不懂变通,过于拘泥于形式。在有些事情上,处理方式要灵活,能睁一只眼就只睁一只眼,能马虎就马虎一点。
应酬心经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河,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懂得“转弯”。你自己拥有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他人持不同意见时,也可能是对的,或可能有部分道理。所以,要学会放下心中固有的观念,开放自己,以拓展自己的心灵空间。
事情越小调子要越低
一天,某位女士与一位朋友聊天,其间谈到了孩子的学习情况。朋友说:“我那儿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这次高考才考了300分,连个二本也考不上。”某女士一听,不等对方把话说完,便抢着说:“是啊,我家的儿子也不争气,你说多不差少不差,就差2分!”
朋友惊讶地问道:“差2分上二本吗?”
“二本倒没有考虑过,是差2分就上了清华,你说让我那个难受呀。”
“哦……”
接着,这位女士抱怨儿子这不行,那也不行,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是在借自贬间接地夸奖儿子聪明过人。
因为这位女士总是改不掉这种喜欢“显摆”的毛病,所以,大家都觉得她太虚伪,爱攀比,逐渐都开始不愿与她谈一些较私密的事情。
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其他应酬场合,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尤其是在小事情上,一定要做到低调行事,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会在姿态、心态、行为、言辞等方面尽量包着点,不要太张扬,以免树大招风,惹人讨厌。
1.姿态上要低调
不管与什么人应酬共事,首先一定要放低姿态,必要时要表现出一种大智若愚。要做到这一点,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有些人生来就有一种傲气,让人觉得不容易接近,其实说白了,就是其把姿态摆得太高,给人一种距离感。不论你职位与身份有多高,也不管对方多么卑微,在与人应酬前,一定要先放低你姿态,这样才能与别人建立起平等的交流。
2.心态上要低调
与人应酬应忌讳恃才傲物:当你取得成绩时,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如果你习惯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请记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只有摆正心态,把调子定得低一些,把事情看得淡一些,那么在别人看来你才会是一个谦逊的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有些人一取得一点成绩,就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即使嘴上不说出来,也会给人一种傲气凌人的感觉。像这样的人就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很难建立良好的口碑。
3.行为上要低调
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烂,过分的张扬自己,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
有些人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这些人迟早会吃亏的。尤其在你表现得比别人优秀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所以,在待人处世中一定要低调,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险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的,他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
4.言辞上要低调
有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归咎马走得太慢。其实,在人们心目中,马走得太慢,绝对无法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放低姿态说话更容易赢得人们的敬重与信任,为此,在一些事情上要学会低调表态,放低身段说话。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别人的伤疤: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不要以为你们很要好,就可以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那样会伤及对方的人格与尊严,违背开玩笑的初衷;其次,多显示自己的君子风度:如面对别人的赞许与恭贺,应谦和有礼,以淡化别人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次,忌逞一时口头之快:凡事三思而行,说话也不例外,在开口说话之前也要思考,确定不会伤害他人再开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另外,说话不可太露骨:别以为如实相告,别人就会感激涕零,在说话前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低调应酬,绝不要率性而为、无所顾忌,做事说话前一定要看人、看场面。如果在某个场合,你不太在乎自己的形象,不择手段地粉墨登台,争取一切出头露脸,或是表现自己优越感的机会,其结果往往会与你的预期相反。因为,你这种强行出头的高调做法,会把所有人都推向你的对立面。
当然,低调也要讲究一定的限度,太过低调,就成了虚伪,这也是不受人欢迎的,是被人瞧不起的,这一点也应该值得注意。
应酬心经
当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还是一切都倍感顺利时,都不应该在失意的人面前高谈阔论,要体谅他们的心情。因为处于失意之中的人,对一切都很敏感,即使你是无心之语,也有可能会伤害了对方的自尊。
给别人留缺口就是给自己留活口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零。”多数人这样回答说。
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圈。
企业家笑了笑,他提醒大家:“请大家注意看,这既不是一个圈,也不是一个零,因为它根本没有闭合。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在管理学中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而表现在应酬技巧中,这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智慧与哲学。具体来说,留个缺口给别人,可以让你在应酬时达到以下三重境界。
1.让事情变得更完满
在现实中,由于说话不严密而露出破绽,通常会让人产生误解。应酬高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有意这么做,故意露出一些破绽,从而达到以留“缺口”制胜的目的。
张某的一张借款给他人的字据找不到了,非常着急。一天,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几天后,张某的心终于落地了:“借据总算补来了。”原来,他按朋友的主意给借方发了封传真,要其快速寄还2100元。其实,对方只借了他1200元,所以看到传真后很生气,回复说:“我只借你1200元,正准备还你。你不要昧着良心瞎说……”张某故意把1200元写成2100元,露出破绽,让借方更正。也就等于补写了借据。张某有了借据后,便写信道歉,说写成2100元是笔误,请求谅解。
所以,有时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某种方式给别人“挖个坑”——透露给别人一些虚假的信息,从而获得对方的真实想法,这有助于让事情变得更完满。
2.对彼此都是保护
话说得太绝对,事情做得太彻底,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也会间接地损伤别人的自尊心。适当的时候,给别人留有一线机会与缺口,反而更有助于润滑彼此间的关系。
萌萌很好强,做事喜欢单干,工作总是比别人更努力,领导交代的任务,她总是第一时间高标准完成,因此经常会得到领导的表扬。但萌萌的表现给其他同事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也让大家忌惮与她一块儿做事,因为与他一块儿做事的人,每次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拉了她的后腿,让自己在领导面前很没面子。一次,领导分配了萌萌与一位同事一项任务,萌萌加班加点,只用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而那位同事却整整用了一天。事后,领导虽然肯定了他们的工作,但是那位同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私下抱怨萌萌:一块儿做事从不懂照顾人,真让人受不了。
其实,工作努力是一回事,给别人留个“缺口”又是一回事。萌萌在这件事情上就表现得不够活脱,太刻板,从而给同事带来了莫名的烦恼。
所以,必要的时候学会给别人留个缺口,对自己是一种保护,对别人也是一种照顾与体贴。
3.有机会创造双赢
留个缺口给别人,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也是一种为自己舒解压力的好办法,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与肯定。
有一位女士聪明能干,事无巨细,买菜、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等,家里的一切全由她一个人做,即使这样,她时常还是放心不下,上班期间经常一个接一个往家里打电话,遥控家里人什么东西该放冰箱里,什么时间该烧水了,天气要下雨了……事后,她还是会喋喋不休地向身边的人抱怨:“自己真是命苦,什么事都得自己操心。”每每如此,对方也只能附和着说:“你的精力真是充沛,要是我,才不管那么多呢。”
如果在应酬中像这位女士一样,总是对别人有操不完的心,不光自己身心俱累,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适当的时候,给别人留个缺口,把一些问题留给别人去思考,并给别人一些喘息的时间与空间,不但自己省心省事,也能带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从而有助于创造和谐、融洽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关键就是尊重与信任,如果你不想尊重对方,不想信任对方,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足够了:尽可能做个“完人”,在每一个行为细节上都企图超越对方。聪明的人,总是会试图通过有意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向别人证明自己:我并不比你强。而愚蠢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试图在做一个别人眼中完美的人,如此,招来的不是别人的非议与不理解,就是羡慕、嫉妒、恨。
应酬心经
真正的聪明人总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稍微隐藏一些,把自己愚笨的一面故意展现给别人,这种糊涂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同时,还可以免于他人对自己的防范与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