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
父母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课,就是帮助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认识自我,就是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认识自我”主要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同时还包括应该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特点等。对于孩子来说,认识自我也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够区别自己与别人,自己与事情的关系;当孩子长到1岁左右,他们开始学着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简单地区分“我”以及“我以外的事情”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直到某一天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丽丽今年才2岁半,属于那种喜欢调皮捣蛋、好奇心特别重的孩子,家里的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
最近几天,爸爸妈妈发现丽丽特别喜欢照镜子,总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有时候还会问爸爸妈妈:“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呢?”
爸爸妈妈总会被丽丽的话逗乐,争着回答:“像我!像我!”
“为什么我长得不像我自己呢?”丽丽的小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用十分稚嫩的声音问爸爸妈妈,“我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呢?我是谁呢?”
爸爸妈妈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随口说:“你就是丽丽啊!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
“哦……”丽丽点了点头,继续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她看看自己的头发,看看自己的衣服,看看自己的小脸蛋,还是一脸疑惑的表情。
“我”究竟是谁呢?这可能是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后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由于孩子最初很难确定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因此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种角色模糊的状态。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孩子打开“认识自我”的情商之门,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认识自我”,也就是孩子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与调节,自我评价和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等。“认识自我”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孩子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如何评价自己的能力,如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是否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是否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等多个方面。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1.引导孩子认识现实中的“我”
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比较,让孩子对现实中的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用日记、摄影、录像等方式记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与过去的“我”比较,从而认识到“我”是否有所进步;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比较,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小朋友的差别,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
2.引导孩子认识他人心目中的“我”
孩子最初都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他人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说,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父母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和印象,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父母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权威,给予孩子正确而积极的评价,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3.有时候故意说错一件事情
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可以故意说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者一个孩子知道的故事。比如,有一天特别晴朗,万里无云,你却故意说成“今天天气真不好,看样子快下雨了”,然后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看看孩子能否发现父母的错误,这样的练习能够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以及逻辑智能。
4.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家庭成员的情绪变化,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练习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从而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另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看看自己的各种表情及情绪变化,或者运用绘画的方式,让孩子在本子上画出不同的表情。
5.教孩子正确定位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怯懦,缺乏自我的个性;如果孩子只看到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自大、狂妄、目中无人。因此,父母有必要教孩子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6.修正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父母平时还可以多与孩子谈谈心,给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机会,鼓励孩子多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梦想。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父母就应该及时进行引导,修正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比如,孩子形容自己是一个动作慢吞吞的人,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你是一个做事情不急不躁的人,不过在时间紧急的时候,你也能够加快自己的速度赶上去的。父母这样评价孩子,不仅认同了孩子的优点,还对孩子提出了一些期望。
7.告诉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不仅要让孩子认识自我,还应该让孩子认识他人,认识集体和周围的世界,要让孩子学会在群体中活动,并且看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优点。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跳出自我的局限,对于孩子日后进入社会将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确,一个能够认识自己的孩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情商,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自尊感——孩子认识自我的核心
父母想要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那么就必须先让孩子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值得大家喜欢和爱护的,这样,孩子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自我价值。
当孩子有了自我价值,那么他们的生命之火将蓬勃燃烧,他们的精神力量也会因此闪耀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孩子之所以热爱生活,有理想和奋斗目标,都是孩子自我价值在起作用,这也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前提。而孩子自我价值的核心就是自尊心!
自尊,是一个孩子对自我评价良好,并且接纳自我的体现。自尊也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激励孩子积极向上,不断地完善自我。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就应该时刻注重维护、培养孩子的自尊意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呢?这就需要我们成年人小心地呵护。
一位年轻的保姆来到城市里工作,她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扶养着4岁的儿子小涛。他们租住的宿舍离雇主家很近。
新年的前一天,雇主家要宴请许多尊贵的客人,他对年轻的保姆说:“今天您可以辛苦一些,比平常晚一些回家吗?您知道,今天家里会来许多客人……”
“当然可以啊!”年轻的保姆满口答应,忽然又面露难色,嗫嚅着说,“不过,我很担心儿子小涛见不到我,会很害怕的。”
“那您把小涛也带过来吧!”雇主微笑着说,“只要他不是一个喜欢捣乱的小家伙就行。”
于是,年轻的保姆急匆匆地回到家里,拉着小涛的手就往雇主家里赶。在途中,她告诉小涛:“妈妈今天带你去参加一个晚宴,你要保证听妈妈的话,不可以随便乱跑。”
小涛点了点头,一脸的兴奋。等他们到达雇主家时,妈妈把小涛关进了洗手间里,并且蹲下来轻声地对小涛说:“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房间。”又指了指马桶:“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凳子。”再指了指洗漱台:“这是你的桌子。”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盘子里,说:“现在晚宴开始了,你可以一个人慢慢地享用,不过千万不可以乱跑哦!”盘子是她从雇主家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之前在小超市买的——她已经很久没有买这么“奢侈”的东西了。
小涛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豪华的“房间”,他不认识抽水的马桶,也不认识铺着大理石的洗漱台,闻着“房间”里偶尔传来香皂和淋浴露的清香,感觉自己幸福极了。他没有乱跑,而是坐在地板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然后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开心地唱起歌来。
晚宴开始之前,雇主想起了保姆的儿子,就来到厨房问保姆:“怎么没有看见你的儿子呢?”
保姆微笑着回答:“放心吧,他一定不会到处乱跑的。”
看着保姆游离的目光,雇人开始在房间里寻找,终于,他听到了小涛的歌声,并且在洗手间里找到了小涛。这时的小涛正把一根香肠放进嘴里呢!雇主愣住了,迟疑了一下,问道:“小朋友,你怎么坐在这里呢?”
小涛露出幸福的笑容,小眼睛眯成一条缝隙:“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啊!我现在正在吃晚餐呢!”
雇主很好奇地问:“那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啊!”小涛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芒,“这是专门为我准备的房间。”
“这是妈妈告诉你的吧?”
“是啊……其实不用妈妈告诉我,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小涛用手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说,“我希望能有人和我一起享用这些东西。因为老师说过,最好的东西都要与别人一起分享。”
“好呀,不如我们一起享用吧!”雇主微笑着对小涛说,“不过,你得等一会儿,好吗?”小涛礼貌地点了点。只见雇主默默地回到豪华的客厅,对客人们说:“对不起,今天晚上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可能不能陪大家共进晚餐了。”说完又从餐桌上端了两个盘子,来到洗手间的门口,很有礼貌地敲门,在得到小涛的允许后,再走了进去,把两个盘子放在马桶盖上,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独享,我们一起共进晚餐吧!”
那天晚上,雇主让小涛坚信洗手间就是整栋房子最好的房间,他们一起在洗手间里吃东西、唱歌,不断有客人来敲门,向雇主和小涛问好。他们递给小涛美味的食物和饮料,故意露出十分羡慕的表情。后来,客人们都挤进了小小的洗手间里,和小涛一起唱歌,一起欢笑。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4岁小男孩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是这个孩子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部位。
有一位著名的情商专家曾经说过:“孩子的自尊是人类心灵中最柔软和敏感的角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孩子潜在的力量。”的确,父母可以用千百种方法摧毁孩子的自尊心,可是想要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却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那么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形成健康适度的自尊意识呢?
1.尊重和信任孩子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并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够采取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大声呵斥、严厉批评、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摧残。因此,父母应该学会尊重与信任自己的孩子,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并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独立人格;信任孩子,能够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
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应该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无论这个想法和观点有多么不切实际,多么幼稚可笑,父母也应该耐心认真地听完,而不是草率地对孩子的观点进行否定与批评。当然,父母在听完孩子的观点之后,还应该作出积极的反应,比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如果能够再改变一点儿,那么就更加完美了”,然后给出一些恰当的建议。父母的这种积极反应,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从而充满成就感。
3.尊重孩子的隐私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孩子的一切,想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权威,总喜欢侵犯孩子的隐私,并且把这种行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因此,父母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比如,在进入孩子房间的时候,父母应该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动用孩子的物品时,应该先征求孩子的允许;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和私人小物件;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应该和孩子商谈,而不是父母自己做决定……
4.在他人面前维护孩子的尊严
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6岁大的女儿去朋友家做客,小女孩在用餐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夫妻俩正想责备自己的女儿时,主人却故意将自己的杯子碰到了地上,并且微笑着说:“唉,我也是这么不小心,都几十岁的人了还会打碎杯子,以后可得注意一些了!”小女孩原本很担心,不过听到主人的话就开心地笑了。而小女孩的爸爸妈妈也懂得了主人的用意,不再生女儿的气。他们同样微笑着帮女儿擦拭,并且告诉她:“以后要小心了,打碎杯子多可惜啊!”
很显然,这位主人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小女孩的自尊心,又让她接受了经验教训,同时也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意识到,在他人面前维护孩子的尊严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父母是孩子自尊心的守护者,只有当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尊重时,他们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高情商的孩子。
孩子,不要因为他人的否定而妄自菲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总是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妄自菲薄,那么孩子的成长将成为一种负担。只有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孩子活得更轻松、更快乐。
在一个农场里,农场主养了三只白色的小羊和一只黑色的小羊。
三只白色的小羊因为有一身雪白的皮毛而感到十分骄傲,它们常常奚落黑色的小羊:“你看看自己的皮毛,怎么那么黑啊?看上去像一个黑色的粪球,脏死了!”
农场主也不喜欢这只黑色的小羊,每次都把最差的草料给它吃,只要它不听话,就会拿鞭子抽打它。小黑每天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它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小羊都有一身洁白的皮毛,而自己却是黑色的。它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自卑,每次从水坑里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就会流下伤心的眼泪。
初春的一天,农场主把黑色的小羊和白色的小羊赶到很远的山坡上吃草,自己回去做其他的事情。小羊们啃食春天刚长出的小草,不知不觉走到了更远的地方。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小羊们只能躲在低矮的灌木丛中相互取暖。不一会儿工夫,整个山坡就被洁白的大雪覆盖了,小羊们只能等待农场主的救援。
当农场主看到外面飘起了大雪,马上到山坡上去寻找自己的小羊。可是,整个山坡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哪里还看得清楚小羊的踪迹呢?忽然,农场主看到对面山坡上有一个小黑点若隐若现,他急忙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他的小羊们。由于气度骤降,四只小羊都已经奄奄一息了。
“幸好有这只小黑羊啊!”农场主将黑色的小羊抱在怀里,十分感慨地说,“不然你们全都会被冻死在雪地里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假如父母总是喜欢责备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将失去所有的耐心;如果父母总是喜欢经常夸奖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将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的确,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对于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多半来源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那些还未出现“青春叛逆”的小孩子,他们对于父母还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因此会将父母的话奉为圭臬,无论父母对他们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他们都完全能够认同。
如果父母经常给予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的正面评价,甚至将孩子的缺点与不足转化成一种目标或者期望,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励孩子向正面标准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总是给予孩子负面的评价,无论孩子做得好不好都一律否定,甚至给孩子贴上“笨蛋、废物、蠢材”的标签,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渐渐形成“破罐破摔”的心态。
为了让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不因为他人的否定而妄自菲薄,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当别人否定你的孩子时,你要赞美你的孩子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优秀的人才。事实上,父母可以通过赞美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因为父母赞美和鼓励可以使白痴变成天才,而父母的否定与批评可以让天才变成白痴。如果父母听到有人否定你的孩子,你是否还会给予孩子渴望的赞美呢?
这天,妈妈第一次去幼儿园参加家长会。她的心里有点忐忑,因为5岁的儿子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很不好,她经常会接到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
在家长会上,老师果然点了儿子的名,会后还特意对妈妈说:“我建议你还是带儿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小家伙太顽皮了,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时间,他的屁股总是不愿意待在板凳上,一刻不活动都不舒服。我们怀疑他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从幼儿园里出来,儿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妈妈面前,好奇地问:“老师都说了什么?有没有夸奖我啊?”
妈妈的鼻子一酸,差一点儿就要掉眼泪了,可是她还是微笑着,蹲下身子对儿子说:“老师今天特别表扬你了,说你之前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而且现在能坐好久了。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很羡慕我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呢!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儿子进步了……”儿子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得快飞起来了。
那天之后,妈妈意外地发现儿子真的变得听话了,而且根据幼儿园老师的描述,儿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也变好了,现在是全班学习的小榜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不妨学一学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妈妈,她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为孩子打开了成才的宏伟蓝图,用赞美的言辞引领孩子走向缤纷绚烂的未来。
2.不要经常责备、打骂孩子
为了让孩子给予自己更加正面的评价,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父母就是公正与秩序的化身。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将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或者当着外人的面打骂、嘲笑自己的孩子,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孩子,那么就会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让孩子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他。父母应该明白,粗鲁的打骂根本无法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作为父母就应该有耐心,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要强压心头的怒火,用讲道理的方法来感化和教育孩子,而不是经常责备、打骂你的孩子。
3.选择正确的赞美方式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赞美的时候,应该选择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适度的赞美,尤其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对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该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从而使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公正的评价;相反,对于那些骄傲自大、虚荣心强的孩子,父母就应该适度进行赞美,否则只会让孩子陷入自我的圈子,影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总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父母应该选择怎样的赞美方式,就需要父母用心去思考了。所有的孩子都会在父母正确的赞美声中,更加自信、积极进取,不再因为他人的否定而妄自菲薄。这也是高情商孩子必备的心理素质!
引导孩子不自大,不要“翘尾巴”
小寒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尤其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算是一个“音乐小天才”了。
为了培养小寒,妈妈还专门请来顶级的音乐老师来指导他,而他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学习很努力,不管是乐理,还是基础训练,都学得很快。连音乐老师也觉得他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小寒7岁的时候,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个人音乐会。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小寒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都夸他是“音乐小天才”。当然,小寒的父母也对此深信不疑,并且总是喜欢在人前人后处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成就”。
小寒在人们的夸赞声中越来越不能认清自己,他慢慢觉得自己的才能无人能比,甚至连自己的启蒙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了。当老师耐心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时,他居然嘲笑老师“不懂音乐”。于是,音乐老师一气之下离开了,临走时只留下一句话:“如果你一直这样狂妄自大,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就算是音乐天才也将一事无成的。”
老师的话并没有说错。后来小寒越来越目中无人,对于任何人的“指教”都充耳不闻。他还随意地改动大师的著作,口出狂言,说大师的作品也不过如此。不过,后来小寒自己也没有写出任何有价值的作品,甚至连平庸的作品都没有。于是,他开始整天抱怨,说自己怀才不遇,总是找不到“知音”。
生活的苦闷与灵感的枯竭让小寒越来越堕落,最后他变成了一个酒鬼,整天都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渐渐的,他的手指也变得僵硬,连最基础的曲子都弹不了了。一个“音乐小天才”为何最后却落得如此地步?答案就是他骄傲自大,固步自封。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成绩也十分优秀,就会无节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夸奖,以为自己的孩子情商高,将来必然成就大事业。可是,孩子在父母的这种表扬夸奖下,会变得越来越骄傲自大,常常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
孩子骄傲自大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过从家庭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的父母由于自身条件较好,平时总是一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姿态,时常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屑,比如在背后议论某个同事邻居的缺点,不如自己,等等。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也会有样学样,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缺点和短处。
2.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如果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虚荣自大的心理,若是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就会渐渐养成喜欢炫耀自己、嘲笑别人的习惯,比如孩子经常穿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衣服,就会看不起那些穿旧衣服的小朋友。
3.父母过度的夸奖
父母如果过分地夸奖孩子,就会使孩子自视过高,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从而变得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骄傲自大会导致孩子固步自封,丧失应有的进取心,增长孩子的虚荣心理。有的孩子由于骄傲自大,不能和周围的小朋友和睦共处,常常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对他们不屑一顾;有的孩子对亲戚、长辈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长辈,瞧不起成年人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有的孩子由于狂妄自大,不屑于与他人交流,不喜欢回答同学的提问,总是喜欢嘲笑挖苦别人;还有的孩子由于自大的心理,使得自己意志薄弱,经不起一点儿打击和挫折……总之,骄傲自大是一种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那么,面对那些总喜欢“翘尾巴”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引导教育呢?
1.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孩子出现骄傲自大的心理,通常是由于高估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于自己的缺点与短处却视而不见。因此,他们会错误认为自己比谁都能干,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同时,父母还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引导孩子改正骄傲自大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表扬时感情流露要“浓淡”适度
有的父母十分急切地培养孩子的情商,对于孩子一些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大加赞赏,长此以往,必然会助长孩子的骄傲自大心理。因此,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浓淡”适度的表扬。有的时候,父母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也能够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另外,父母还应该注意,尽量不要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由于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完善,当他们得到很多人的肯定时,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真的有那么优秀,从而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
3.让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改正骄傲自大的心理,应该让其多接触社会,多见识一些“高人”。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接触一些更优秀的小朋友,开拓自己的眼界,让孩子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多彩,接触到更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就不会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成绩而骄傲自大了。
4.给孩子一点儿品尝失败的机会
适当的挫折能够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强大,不至于陷入骄傲的旋涡中无法自拔。因此,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适当的挫折感,这样才能让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最完美的,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当然,在孩子感到沮丧甚至否定自我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一些鼓励和信心,否则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了。这时候父母的规劝是最有效果的,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梦梦今年5岁了,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十分乖巧懂事。这天晚上刚吃完晚餐,梦梦就摸摸自己的小肚子,站在镜子面前照了照,然后就放声大哭了起来。
爸爸妈妈闻声赶紧过来瞧瞧,梦梦边哭边问爸爸妈妈:“我是不是又变胖了啊?”
“没有啊,梦梦一点儿也不胖!”爸爸将梦梦抱了起来,问旁边的妈妈:“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说梦梦胖啊?”
妈妈回答说:“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这几天梦梦总是问我她是不是胖了,还拉着我帮她称体重呢!”
爸爸这才回忆起,昨天下午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爸爸去幼儿园接梦梦回家,在途中正好碰到了以前的一位邻居。邻居见到梦梦很高兴地对她说:“梦梦长得真可爱啊!胖乎乎的小脸蛋,就像一个大苹果。”
梦梦听到邻居这样夸自己,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噘起小嘴,眼神中满是反感的情绪。爸爸好像看出了梦梦的心思,马上给邻居使了一个眼色,微笑着说:“我家梦梦是很可爱,可是一点儿也不胖啊,你看,多苗条呢!”
邻居也“识趣”地改口夸梦梦:“是啊!梦梦一点儿也不胖,看这小腿小胳膊,都瘦成什么样子啦!”
这时梦梦的脸上才露出一丝得意的表情。
后来,经过爸爸妈妈的一番了解,才知道梦梦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胖也是有原因的,她告诉爸爸妈妈:“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害怕自己变胖,因为变胖后别的小朋友就不和自己玩了,还会叫自己‘小胖子’。”正是因为这样,梦梦才不能接受自己胖乎乎的样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渐渐从“自我”的世界走向“他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接受自己”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只喜欢听别人的夸奖与赞美,而不接受批评与建议;有的孩子总是活在他人的评价里,对于自己产生过多的负面评价,不喜欢自己,有自卑感。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人,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父母要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外貌、性别、个性特点等。换句话说,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长得漂亮还是不漂亮,高或者矮,胖或者瘦,眼睛是大是小,鼻子是高是矮,都应该接受并且喜欢自己;无论自己的性格是开朗的还是忧郁的,喜欢运动还是喜欢艺术,反应机灵还是反应迟钝,都应该坦然地接受,并且喜欢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么他就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就会不喜欢自己,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此,父母有义务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只有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才能让孩子生活的每一天都轻松愉悦,让生命的每一刻都精彩无比。
当然,在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无论这个人的长相是怎样的,学习成绩好不好,个性特点如何,都应该尊重他,接受他。只有大家都相互尊重,才能让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
索菲亚·罗兰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可是她的成名之路却并不平坦。
在罗兰很小的时候,就一个梦想,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电影明星。那时候的罗兰十分善于模仿,而且在表演上也显露出过人的天赋。
15岁的时候,罗兰只身来到罗马闯荡,她幻想着自己能够从这里起步,从此涉足电影界。只是令罗兰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得到试镜的机会就遭受到严重的打击。
所有的摄影师都说她的外形存在缺点,算不上真正的美人。负责试镜的导演更是直言不讳地对她说:“我觉得你的鼻子和臀部不够完美,如果你能够把鼻子缩短一些,把臀部削减一些,我或许可以考虑一下你……”
一般情况下,那些怀揣着电影明星梦的人,肯定会对导演提出的整容要求言听计从,可是罗兰却十分坚定地说:“我当然知道,我的外形并不完美,和那些已经成名的女演员相比,也有很多逊色地方。我不像她们那样,拥有美丽的容貌。我也知道,我的脸有很多的毛病,可是这才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啊!我相信,任何一个好演员都不仅仅依靠她的长相和容貌,而更多的是在于她的艺术表现力。我的脸部表情会因为我的不完美,而更有表现力的!”
罗兰的这番话使导演感到震惊,她活灵活现的表现力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看着目瞪口呆的导演,罗兰继续说道:“假如我的鼻子上有一个肿块,我肯定会马上把它切除,可是说我的鼻子太长了,那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我喜欢我的鼻子和脸本来的样子,就算它们并不完美,那也是上帝的杰作!我想我会好好利用上帝给我的资源,用自己的努力去证明我可以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好演员!”
正是由于罗兰对自己的肯定,才使得导演对她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是真正热爱自己的追求,热爱电影事业的。而且,罗兰之后的表现也没有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在表演的道路上,她越走越顺利、越走越宽广,终于成为世界影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阿纳托尔·弗朗士曾经说过:“我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真实本质。”这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过于追求完美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当他们觉得自己做得很出色时,会自我感觉良好,可是一旦自己出现错误或者未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时,他们就难以接受,甚至自暴自弃。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人和事,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孩子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可是最后自己又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那么他们就容易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平时表现优异的孩子,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在心里充满了挫败感,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如果父母想要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那么就应该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并且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呢?
1.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很多时候,孩子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想达到父母心目中的期望。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会让孩子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比如,考试的时候孩子拿了99分,父母也会板着脸问“那1分是怎么丢的”。如果父母总是如此严厉地对待孩子,那么就会让孩子过于追求完美,而对于自己的小小瑕疵也无法接受。
2.理解并体谅孩子的过失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与过失,会直接关系到孩子接受自己的态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与过失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孩子出现错误与过失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宽容,如果父母能够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分析孩子的过失,找出解决的办法,那么孩子也会学会包容自己和他人。相反,如果父母一味地苛责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更加自责,更加无法接受自己的错误与过失。
3.接受并尊重孩子的个性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父母不可能把每一个女孩儿都培养成淑女,也不可能把每一个男孩儿培养成英雄。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有着天壤之别,因此父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底接受自己的个性,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宝贝放对地方,劣势也能变成优势
生活中,有的父母总是绞尽脑汁地培养孩子的情商,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改正孩子身上的所有缺点与不足。只是,父母试图改变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是否正确?
其实,那些在父母看来是缺点与不足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优点与长处。因此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再好的东西也有不足的一面,再坏的东西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在孩子的缺点里面,可能蕴含着许多可利用的优点,即使是劣势也可以转化成优势。当父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再去引导孩子,这样,孩子也懂得将自己的缺点转化成优点了。
7岁的妞妞长得比较胖,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苗条”一些,她又是运动,又是节食,不过都没有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
以前妞妞总是大叫:“我为什么这么胖?我什么时候能够把体重减下来?”自从参加了学校里的演讲比赛,总是吵嚷着要减肥的妞妞居然再也不提减肥的事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妞妞那次参加的是学校举行的“优秀学生演讲比赛”,有32人参赛。由于音响设备突发故障,一直到上午10点钟才开始比赛。在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的时候,妞妞默默祈祷不要让自己抽到后面的,因为已经快中午了,后面的演讲再动听也无法抵挡同学们肚子里发出的咕咕声。
然而,妞妞的祈祷似乎没有被上帝听到,她居然抽到了32号——最后一个出场。妞妞感到失望极了,无论带队的老师怎么劝慰、开导她,也无济于事。她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连对手们的演讲也听不进去。果然,过了中午12点,台下的同学们开始骚动起来,还有一些同学吵着要去吃饭了。而这时,离妞妞出场还有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妞妞的脑海中突然灵感爆发,当主持人宣布“32号选手上场”时,妞妞一扫之前的担心和沮丧,信心满满地走到演讲台中央。台下的同学们渐渐平息下来,都将目光集中在妞妞身上。
这时,妞妞露出了一个俏皮的微笑,不慌不忙地说:“今天我是最后一位上场的选手,还好我的体重比较重,算一位‘重量级选手’,希望可以压得住这台戏!”
妞妞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哄笑起来,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尽管都饥肠辘辘了,可还是耐心地听完了妞妞的演讲,并且不断响起笑声和掌声。最后,评委团主席评点赛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在今天的演讲比赛中,32号选手的表现特别突出,她用自己的体重和实力压住了这台戏,的确是一位‘重量级’的选手!”台下又响起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
只要父母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往往不是表现在生理方面,而是性格和习惯上面的缺点,比如有的孩子胆小懦弱,有的孩子喜欢打架说谎,有的孩子理科很好,文科却很差劲,属于自己的劣势范围。一般情况下,处于优势的人比处于劣势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也容易创造人生的辉煌业绩。可是这并不说,处于劣势的人就注定不会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处于劣势的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缺陷”的,因为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宝贝放对了地方,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
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小男孩儿的左臂,那时候他才10岁,正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年华。
命运的打击让小男孩儿沉溺在痛苦之中,可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尽管爸爸妈妈都不支持他,可是他还是执意要去学习柔道。当周围的人都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却很坚定地说:“出车祸前我就很喜欢柔道,并且希望能够拿到奥运会的金牌。现在我失去了左臂,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拿到残奥会的金牌。”
小男孩拜了一位老教练为师,入门后的三个月里,他表现得机智聪慧,连老教练也夸他的悟性很高。不过,在这三个月里,老教练只教了小男孩一招,并且让他每天坚持练习这一招。小男孩的心里很疑惑,可是仍然很认真地反复练习那一个单一而枯燥的动作。
又过了几个月,小男孩儿有机会第一次参加比赛。在比赛中,他每一场都表现很得出色,并且顺利地进入了总决赛。总决赛的对手是一个身强体壮、经验老到的柔道高手,他看见小男孩儿身材矮小,而且还失去了一只左臂,便完全放松了警惕。只是没想到,小男孩儿用他唯一会的那一招,将对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举赢得这次比赛的总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儿和老教练认真地回顾每一场比赛的细节,小男孩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问道:“师傅,我为什么能够仅凭一招就打败对手呢?”
师傅笑了笑,回答说:“孩子,你没有因为自己的劣势感到自卑,而是坚持努力地训练,于是我把自己毕生研究的一个绝招传授给了你,这可是柔道中最难的一招,而且要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小男孩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只要能够创造条件,善加利用,自己的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的。
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孩子的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只是有的父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而已。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小男孩儿一样,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一只手臂,却因此获得了柔道冠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于自己的优势,孩子没有必要骄傲自大;对于自己的劣势,也没有必要难过自卑。只要父母能够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那么孩子的劣势完全可以转化成优势。
如果父母能够好好地引导教育孩子,那么孩子身上的劣势与缺陷并不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对于父母而言,摆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或者帮助孩子把劣势转化成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一座潜能的宝库
每个孩子都有一座潜能的宝库,它就像蕴藏在人体内的巨大火山一样,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能量。我们知道,火山的爆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岩浆很难从地底喷发而出,形成壮观夺目的景象。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潜能也不会自己无缘无故地爆发出来,它也需要外界的条件刺激,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
培养孩子情商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就是激发孩子的潜能。要知道,儿童时期是激发孩子潜能的关键时期,而父母在这一时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潜能激发,有的父母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豆豆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粗心大意”的家长。
豆豆的爸爸非常喜欢种植花草,在他们家的阳台上,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像高大的海芋、郁郁葱葱的富贵竹、清香的茉莉花等等。
每次,豆豆看着爸爸将这些植物搬进搬出,又是松土,又是浇水,自己也很想亲手试一试,有时还会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摸摸地跟着摆弄呢!豆豆也常常给爸爸制造出很多小麻烦,让爸爸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记得有一次,爸爸走到阳台上去欣赏开得正旺盛的杜鹃花,可是却发现杜鹃花盆里冒着腾腾的热气。原来,是豆豆把自己喝的温开水倒进杜鹃花盆里了。那可是爸爸最喜欢的杜鹃花啊!
爸爸赶紧把豆豆“抓”来询问,豆豆却说:“妈妈说的,小朋友要喝开水,这样才卫生!我想杜鹃花也爱卫生吧,所以就给它浇温开水了……”爸爸早就发现,豆豆对于植物的生长特别好奇,小家伙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长大要当一名植物学家,就像达尔文那样。不过,爸爸看到自己心爱的杜鹃花遭到豆豆的“蹂躏”,还是气呼呼地给豆豆立了规则:“以后如果再靠近花草,看我不打烂你的小屁股!”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如果孩子的潜能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那么优秀的父母就应该成为出色的‘探矿人’,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并且帮助孩子将这些潜能开发出来!”
尽管每个孩子所具有的天赋和特长不尽相同,可是后天的教育也十分的重要。作为父母,自然应该及时发掘孩子潜在的能力,否则错过了孩子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只会让孩子的潜能消失殆尽。父母整天花大把的时间抱怨“我家的孩子太普通了,根本没有可开发的潜能”,还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只要父母能够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一面。
在开发孩子潜能方面,欣欣的爸爸妈妈就做得十分成功。
欣欣今年才刚刚5岁,前段时间在全国诗歌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可把爸爸妈妈乐坏了。在幼儿园里,欣欣各方面都表现很出众,像唱歌、跳舞、算数、认字等,都是班里最棒的。最让爸爸妈妈感到高兴的是,欣欣有很好的自觉学习的意识,什么都爱学,什么都学得很快。
爸爸妈妈也很喜欢教欣欣背诵《唐诗三百首》,不过他们教得很有技巧,并不是让欣欣机械地记忆一些干巴巴的文字,而是给欣欣说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或者利用声像帮助欣欣记忆,这样就能够让欣欣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境了。
记得在欣欣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欣欣去旅游,面对着高高垂流的瀑布,欣欣居然张口就来了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惹得游客们纷纷大笑,都争着要和“小诗人”合影呢!爸爸妈妈觉得,可能是他们在教欣欣背诗的时候,让欣欣对瀑布有了初步的认识吧,这样当她真正看到瀑布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背出了诗句。
欣欣的爸爸妈妈在谈到自己开发孩子潜能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们的工作也很忙,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培养欣欣,可是如果我们教会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就会让她终身受用的。”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除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外,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潜能开发问题。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拥有可以开发的潜能宝库,即使是临床上的“弱智儿童”也是如此。因此作为父母,就应该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有方向地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而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可开发的潜能,其实原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没有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只要你细心观察孩子的举止,就会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现了很大的兴趣,然后就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引导。
2.为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人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父母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他们可以看得见的远处树一面旗,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点亮一盏灯,鼓励他们去追求,去实现,从而在充分了解孩子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地把这种潜能开发出来。
3.父母开发孩子潜能应持之以恒
激发孩子潜能的过程离不开父母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同时,在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肯定的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