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15岁的杨帆离家出走了。当父母找到他时,杨帆已经进了少管所。杨帆一看到父母时,脸上隐现着一丝丝的仇恨和不屑。杨帆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举动,他只是用一种冷漠的眼光看着父母,说了一句:“你们走吧,我和你们没什么要说的!”
其实,杨帆以前也是个很优秀的孩子,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来不关心他的内心世界。每天回到家里,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费什么话,进屋看书去!”处于青春期的杨帆,很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倾听他的心里话,但他的父母从来不和他聊天,甚至连让他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更别说了解他的想法了。
于是,处于青春期的杨帆感到了寂寞和压抑,他白天逃学,经常出入网吧等闲杂场所,晚上回到家里就把自己锁进小屋里。
后来,杨帆的网瘾越来越大,学习成绩也已经滑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父母的漠不关心,老师的另眼相待,网络的深深吸引,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泥潭之中。
几个月过去了,内心寂寞、压抑的杨帆,从优等生落入了“痞子生”的行列,再加上严重的网瘾,杨帆觉得,自己真的是已经变得一无是处了。于是,他每天都沉迷于网络之中,他觉得只有网络才能让他找回从前的自己。就这样,空虚的杨帆每天逃学泡网吧,碰到上网没钱,他就开始偷、抢,最终因为一次抢劫,他走进了少管所。杨帆的父母悔恨莫及,痛恨自己没有听孩子说出他的心事。而孩子呢,对父母除了恨还是恨。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压抑或开心的时候能有人听自己诉说,让自己的情绪、情感得到发泄和寄托。在一般情况下,人与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沟通,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倾听对象。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诉说“亮红灯”,应该耐心、积极地配合,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诉说,给孩子诉说的机会,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孩子成长过程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他们最愿意倾诉的对象就是爸爸妈妈,上学有哪个同学犯错误被老师惩罚,在学校得到老师表扬,遇到什么好玩可笑的事,放学第一时间都会向父母讲述。他们会沉浸在自己认为值得重复讲述的事情中,希望得到父母的回应,希望双方能体会自己开心或苦恼的心情,这是一种寻求最亲近人认同感的诉求,因为孩子把你当作最值得信赖的人。可是这样渴望得到回应的心情,很多家长对此却并不理解,只要孩子讲的不是关于学习,不是自己认为的“正经事”,就硬生生地打断他们的话语:“在学校别管这些闲事,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多次下来,孩子倾诉的欲望被一点点浇灭,一旦有一天他们彻底对倾诉对象失望,关上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心门,想要打开就很难了……
当有一天孩子不允许你进他的房间,不许你打听他的事,饭桌上呈现默默吃饭,一问一答的情境,你会不会怀念当初那个滔滔不绝,追着你屁股后面手舞足蹈讲故事的孩子?成人总是有很多对孩子的偏见,认为他们思想幼稚,什么都不懂,讲述的都是毫无意义的话,其实不然,孩子的世界是一尘不染的,讲述的也都是最真实的心声,如果没有倾听,就不能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在孩子走错路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劝导,这样的父母是最失职也是最愚蠢的。
有位记者朋友对我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把心里话讲给母亲听,觉得自己在她那里能受到重视。他说:“每次我说话时,我妈总是细心、耐心、专注地倾听。”
他上中学后,父母工作总是加班,有时一连几天他都见不到他们。但他从没有感觉到和父母有心理上的距离。
每到周六,父母都会在百忙中抽出一些时间,定期开一次“家庭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父母会让他把一周中遇到的事情讲出来,还会让他谈谈看法和感想。
他说:“这个家庭会议是我倒苦水的日子。当我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讲给爸妈听,他们耐心地听完后还会帮我出主意,或是想办法逗我开心。”
正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他养成了一遇到困难就主动找父母商量的好习惯。亲子之间如果能彼此倾诉,定时谈心,不但会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还会取得他的信任。当他有了心事时,首先会想到要告诉你,争取你的支持和鼓励。
因此,身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当他的好听众,这样才能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以让他健康活泼地成长。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倾听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不要找借口拒绝孩子的诉说
由于社会竞争比较残酷,很多人既面临着工作的压力,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这种双重压力的挤压下,人们极易出现心力交瘁的现象。于是,很多人动辄脾气暴躁,怒气冲天,很难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或指责。尤其是很多父母,由于外界的压力比较大,面对孩子喋喋不休的抱怨,内心很是烦躁。于是,有的父母会严厉地让孩子“闭嘴”,还有的父母很干脆地对孩子说:“我很忙,没时间,以后再说!”
其实,当面对孩子倾诉的时候,父母即使在很忙碌或者心情很差的情况下,也要倾听孩子的诉说。倾听孩子的诉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孩子的机会,也是和孩子很好地沟通的机会,更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因此,不论孩子什么时候提出问题,提出了什么问题,父母都要尽可能地找时间立即去倾听,而不是让孩子等你有了时间再说。立即听孩子说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也有利于父母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理,更有利于引导和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2.倾听的时候要用心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种人特别受大家欢迎,他们在听对方谈话时,无论对方的地位怎样,总是细心、耐心、专注地倾听,说者自然也就感觉畅快淋漓,受到重视。其实,对待孩子也应该这样。
每当孩子主动要向父母倾诉,父母应该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倾听孩子畅所欲言,让孩子把心中的郁闷宣泄出来。亲子之间如果能彼此倾诉,经常恳谈,问题会少得多。
另外,家长要注意,不要还没有听完孩子所讲的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就妄下结论。如孩子告诉父母,他今天被老师批评了,父母马上就来一句“一定是你上课不认真听,犯错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没话可说了。只有当父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知道孩子的许多经历后,才会获得正确引导孩子的机会。
3.倾听时,要让孩子感觉到被关注
关注是倾听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孩子从父母那儿获得亲切与安全的信息。所谓关注,是指父母通过自己的行为与语言,给孩子一个“我正在专心听你诉说”的信息。
关注分两类,一类是体态语言,一类是口头语言。
体态语言就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眼睛、手、脚,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传达某种情感的不言之语。在倾听孩子的诉说时,父母可以用许多体态语言对孩子表示关注。如:
让孩子坐下,自己也靠近孩子坐下。父母坐的时候要使自己的身体前倾,不要后仰。前倾表示重视孩子的讲话,后仰则显示出对孩子的一种不在乎。
父母的表情要与孩子的情感相吻合。如果孩子当时非常痛苦,父母要有沉重的表情;如果孩子很高兴,父母也要流露出愉快的神情。
如果孩子说到伤心处,有时会痛哭,这时,父母最好的做法是递过手绢、纸巾,或为孩子拭泪,但不要阻止。因为哭也是一种宣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递上手绢或纸巾是对孩子哭的行为的一种支持。
将孩子拥在怀里,抚摸他的头发、脸颊、肩膀。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乐于表达亲昵的行为,等到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就觉得肢体接触“不好意思”或者没有那个必要,其实,孩子长大后,也需要温暖的身体接触,这可令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关怀。
父母还可用口头语言来表示关注。如“嗯”“哦”“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表示自己正在专心地关注孩子讲话。如果父母只顾听孩子说,而不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关注,会引起孩子的误会,以为父母在想别的问题,没有在倾听他说话。当然父母的口头语言要简洁、清晰、合情。如孩子在觉得委屈时,父母却只是一味地跟他说“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说:“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跟孩子讲话时,低声细语能让孩子感到与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孩子的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高声训斥会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甚至引起反感,反而听不进家长的话。常用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来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并能增进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
4.把握好倾听的时机
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时间长短都可以,但是,要保证倾听的质量。倾听孩子讲话也需要合适的环境,有些交流需要一家人在一起,可以热热闹闹、欢欣愉快;而有些谈话需要一个清净温馨的环境。在孩子吃饭时,或者睡觉前,或者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或者父母的心情不佳时,都不是与孩子交流的好时机,更不适合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孩子,切忌唠叨不休
有位中学生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向我倾诉说,现在她一听到母亲讲话,就想离家出走。她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到一个没有我妈声音的地方,好好地睡上一觉。”
她5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母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不管她成绩下降了,还是犯了一丁点儿错误,母亲都会讲一连串她不知道听了多少遍的话。
她难过地对我说:“这么多年,我妈一个人把我带大确实不容易,我更能体会她为了我没有再婚的心情。在心里,我是如此爱她,可是她就不能少说一句话吗?”
她讲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
原来,从上小学开始,她每天早上起床时都要让母亲叫她,这已经成习惯了。
前几天母亲加班,早上没叫她,那几天她都迟到了。
母亲为这事一连说了她一周,而且这一周说的话都是:“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依赖我,万一我以后有个什么意外,你可怎么办啊?”
她无可奈何地说:“不管我如何解释,也不管我现在不用她叫也能早起了,她一见到我,都这么反复地讲这话,让我不胜其烦。有时为了气她,我真想故意晚起迟到一次。”
曾经有一项调查,问青春期的孩子对妈妈最大的希望是什么?结果74%的孩子都说:“我希望妈妈不要太唠叨。”面对这样的回答,家长在抱怨青春期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遍遍唠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呢?有没有想过为何有如此多的孩子认为父母爱唠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父母唠叨的内容。孩子们认为父母的唠叨大多都集中在孩子全部的生活、学习与考试中,比如“多吃点饭,别饿着”“到学校好好学习,别打架”“某某家的孩子又考了前几名”,等等。孩子每天都听着这些大致相同的话语,并且还是他们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反感的话题。
当然,孩子本来就不太喜欢父母唠叨,而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就更加如此。
一方面,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其心理上出现了“第二次断乳期”,孩子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心智不断成熟,对成人的权威依赖不断降低,处处都想以独立言行来表明自己的“成人形象”。
另一方面,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往往从心理上采取一种执拗的态度来回应父母的干预,以显示自己的独立,因而对父母的唠叨很是反感,有的甚至还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比如用离家出走、自残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再者,沉重的学习任务与竞争的压力,使得青春期孩子很希望有一种轻松的家庭氛围,而父母那“唠叨不休”的话语,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加沉重的烦恼中,这样难免使孩子感到更深的失落与反感,进而导致孩子的反抗心理。
可见,父母的唠叨和数落不但不会对孩子有任何帮助,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父母更不能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这种不明智的教育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毒害着孩子。当然,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就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想认识,依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采取积极而恰当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法:
1.跟孩子提前约定好
凡是要一遍遍唠叨的事情,比如吃饭、起床等,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可以这样说:“孩子,请你在10分钟之内结束手头的事情来到饭桌旁,我再也不会一遍遍喊了。”一旦约定好之后,就一定要坚决地执行,如果孩子在10分钟之内没有来吃饭,那么其他人可以先开饭,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孩子少吃一两顿没有关系。
2.说话不能信口开河
比如说,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话虽说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此类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家长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因此,家长要想克服唠叨的毛病,那在对孩子讲话之前就要先经过一番理智的过滤,不能信口开河。
3.降低说话的声调
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亲子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倘若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身边轻轻地告诉他,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悄悄一句话比家长大声呵斥的作用要大得多。
4.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只要话说到了点子上,不用家长多唠叨,孩子自然会噌地一下站起来,朝着家长指着的方向走。比如说,青春期的女儿正在发胖,当女儿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吃冰激凌的时候,妈妈说:“都胖成这样了,还吃,你就没有点意志力?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唠叨又开始了。
这样一唠叨孩子肯定会更烦,本来还有点犹豫,这下子反而豁出去了,“我就吃!”
其实,智慧的妈妈只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好了,可以这样说:“女儿啊,你胖也好,瘦也好,妈妈都喜欢,你永远是妈妈的最爱,只不过我会很担心你的健康。”这时候女儿也许会说:“哦,那算了,我还是不吃了吧!”这位妈妈的话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5.尽量不做无谓的埋怨和比较
作为父母,切忌总是在孩子耳边讲你怎样为他付出,或者拿自己小时候与孩子对比,甚至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这样做,只能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比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不要事事都叮嘱
可以说,家长对孩子讲的话虽然多,可很多都相当于是“无用功”。
事情无论大小,反复强调叮嘱就会搞得全家上下不得安宁,大人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定不下心来做功课,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一定要分清事情的巨细,不要事事叮嘱,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尽量少说,因为青春期孩子非常不喜欢有人“管头管脚”
父母犯错,请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且对待自己的错误更要勇于面对,知错就改。可是有些父母自己错了却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尤其是在曲解、误解了孩子时,或错误地批评了孩子时,不愿意直接、正面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唯恐在孩子面前丢了威信,失了威严。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父母如果学会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对教育子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晶晶的妈妈急了,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晶晶不在家复习,上哪儿玩去了?
过了一会儿,晶晶回来了。妈妈没等晶晶解释,就数落开了。晶晶没言语,进屋学习去了。
过了几天,隔壁的叔叔忽然登门向晶晶表示谢意。原来那天叔叔家来了电报,晶晶想一定有急事,于是赶紧把电报送到了叔叔单位。
电报上说,叔叔的母亲病危,让叔叔速归。就这样,叔叔终于在母亲临终前见了老人一面。
晶晶母亲一听才恍然大悟,非常后悔,那天不该如此武断地批评孩子。晚上,晶晶妈妈请晶晶坐下,十分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她这样说:“孩子,我为上次责备你晚回家的事情向你道歉,你是为了给隔壁的叔叔送电报。请你原谅我。以后我一定会先问清楚事情的经过再发脾气。”
听了妈妈的道歉,晶晶更爱妈妈了。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天下的父母毕竟都不是圣人,在家庭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解孩子,甚至伤害孩子的事情。关键是发生问题后家长怎样处理。错怪了孩子,就应主动道歉,而且态度诚恳,不敷衍。有些家长认为这样做会有失尊严,其实不然,孩子是明理的。父母向孩子认错,给孩子树立了有错必改的榜样,会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见识和修养,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和睦团结,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过:“当父母错了,或违背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好习惯。”一位教育学家也说: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当然,父母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处处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所以,作为父母,要用你的行为影响孩子,用你的语言打动孩子,而孩子也会在“润物细无声”中茁壮成长。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犯了错,也要对孩子说声“对不起”。那么,当父母做错事后,向孩子道歉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
1.无论何时,承认错误都不晚
很多父母在孩子“闯祸”之后,往往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对孩子进行了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但在事后,又觉得很后悔。可是没有及时地道歉,随着时间的推移,觉得更没有道歉的必要。其实,如果父母真的做错了,一定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并且无论何时都不晚。
2.先稳定情绪,再道歉
如果你仍在生孩子的气,那千万别道歉,即使你知道自己错了,也要等你情绪稳定后再说,情绪沮丧时的道歉会使孩子产生迷惑或恐惧的心理。
3.道歉要明确
当跟孩子说“对不起”时,一定要明确又具体地告诉孩子你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认错。否则也会使孩子困惑,弄不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也不知道自己在事件中怎么做才合适。
4.态度要诚恳
父母在给孩子道歉时,态度要诚恳,对任何一个错误,切勿漫不经心地说“对不起”,要承认自己的不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改正,不然,孩子会觉得父母虚伪、不可靠。
5.不要低估孩子的接纳能力
事实上,很多孩子是很乐于原谅别人,也乐于接受他人意见的。所以,父母不要怀疑或低估孩子接纳别人道歉的能力。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的心是坦诚的、胸怀是宽阔的,他们不会对父母所犯的错误而耿耿于怀,甚至斤斤计较的。
批评讲艺术,孩子才会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堪称世人的楷模,他曾经说过一段话: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批评孩子可以说是所有为人父母的必修课。但如果不分时间、地点,采用不适宜的方式批评孩子,甚至把批评变成对孩子的情感虐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自卑、孤僻的性格,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批评后孩子还是会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甚至引起孩子和父母唱对台戏,这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都比较强,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不讲究方法,根本无法让孩子心服口服,那么也就无法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清晨,校长在校园里散步,忽然发现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那朵玫瑰花看上去又大又鲜艳。他想:这朵美丽的花肯定会引来更多人的观赏。
然而,当校长转身即将离开的时候,忽然跑来一个女学生,摘下了那朵漂亮的玫瑰花,正准备拿着向校外走去。校长非常生气,急忙走近女学生……女学生看到校长站在她前面,显得十分胆怯。
然而,校长虽然很生气,可是并没有很严厉地指责女学生,而是微笑着、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呢?”女学生有些害怕,怯怯地说:“送给我的奶奶,她病得很厉害,我想送给她一朵最大、最漂亮的鲜花,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
看着女学生那纯真的小脸,校长很受感动,于是牵着女学生的手,又摘下了两朵又大又漂亮的玫瑰花,送给她说:“这两朵玫瑰,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拥有美好的爱心;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女学生回到家把三朵玫瑰花摆放到奶奶的病床前,奶奶很欣慰,但随即一脸疑惑地问:“这些花你是从哪儿弄来的?”小女孩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奶奶,并说校长发现她摘花了,没责怪,反而又送了两朵花给她,她认识到了摘花行为不好,保证以后不会随便破坏公共环境了。
这个故事片中的校长虽然很生气,可是并没有直接指责那个孩子,而是从她的错误行为中挖掘出她关心老人的优点,甚至还肯定了孩子的长辈教子有方。这样不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随便采摘公共之物是一种错误,而且还激励了孩子进一步关心、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
可见,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一般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在做错事或者犯错误之后,内心会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他们会焦急地等待着父母或老师的惩罚。但在受到惩罚或指责以后,孩子就会这样想:我已经受到了处罚,这件事以后就应该与我毫无关系了。这样,孩子也就丧失了一次从内心深处反省的机会。
另外,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之后,父母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父母是不是轻视我、厌恶我,甚至是有意为难我?在这种错觉的影响下,孩子的错误行为会越来越多。与之不同的是,如果父母没有直接批评犯错的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就会点燃孩子向善的意念,从而使孩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过错,从而使家庭教育的目的顺利达成。那么,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批评孩子切莫伤害其自尊心
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
(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
(2)批评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怎么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3)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4)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
2.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抗与抵触。
3.采用实践体验法
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
少用命令式口吻,孩子更爱商量式
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话或让孩子做事时,经常使用命令的口气,这样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放下自己的尊严,把孩子当作平等的朋友,父母一定会体验到非常美妙的境界。”
很多人都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一样的。拒绝命令的方式,平等地和孩子说话,妈妈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命令姿态来跟孩子说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跟孩子说话,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
有位叫圆圆的中学生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对我说,她最害怕听母亲讲话。原因就是母亲老是用命令的口气和她说话,她说:“她用这种口气和我说话,我觉得是因为她不尊重我。”
有一次,她回家后饿了,就吃了点零食,母亲就命令她:“不想写作业是吧,那就过来帮我择菜。”
她不情愿地回答:“我吃了这点饼干就去写作业。”
母亲却说:“我说让你择菜你就来择菜,哪来那么多废话。”
母亲的语气让她很难堪,同时也激起了她的逆反情绪,她说道:“我今天作业多,不能帮您择菜。”说着就打开了自己的书。
母亲却过去一把抢过书,命令道:“我再说一遍,你现在去厨房择菜。”
她看着母亲那张说一不二的脸,听着这命令的声音,心头的怒火开始往上冒。
她怒视着母亲,说道:“我今天就是不择菜,您能把我怎么样?”说完跑出了家门。
那天晚上,她在楼下小区的亭子里坐了很久才回家,回去后她拒绝吃母亲做的饭。之后有好长时间,她不再理采母亲。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自己,不愿意听到父母命令自己的口气,更不喜欢父母强迫自己的行为。当父母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做事时,孩子很容易产生与父母对抗的行为。如上例中的圆圆,在听到妈妈的命令后,就产生了对立的情绪,结果她没有听从妈妈的安排,妈妈也被气得够呛,弄成两败俱伤,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僵。
“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沟通的钥匙,不仅仅掌握在大人手中,而且是大人和孩子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最重要的是大人手中的钥匙。妈妈要想和孩子沟通,需要学会一件事——经常从孩子的观点上来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决定事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能使父母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自然就能得到教育子女的正确对策,从而避免很多弊端,例如,可以减少在处理问题或教育疏导中出现的操之过急、主观臆断、简单粗暴等不良的情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使孩子觉得被父母所接纳、承认和理解,从而让孩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这不仅可以促使孩子更加积极上进,还可以填补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为两代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清除了障碍。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实现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呢?
1.放下权威至上的观念
父母应放下权威的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是提出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很多父母之所以不让孩子自主选择,是因为担心他犯错误。但是,孩子正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当父母的想法跟孩子有冲突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不尊重我而只是要我听话,我会是什么感受呢?这样就会更多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
2.学会与孩子商量
父母对孩子要少使用命令的口气,多一些商量的方式,就会使孩子改变对父母的抵触,消除或减轻两代人的隔阂,从而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温馨友爱的氛围,这些不但体现了父母的修养与教育有方,也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懂事。
3.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
父母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言语行为,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才不会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理解了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才不会拿成人的标准去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理,才不会采取命令的口气对待孩子。
掌握非语言沟通很重要
教育孩子时,父母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交流,或传授知识,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外,另一种则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交往。这种非语言行为既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又能表示某些意图。可以说,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高达93%是通过非语言进行沟通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只有38%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进行的。
因此,艾伯特·梅瑞宾提出了一个著名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在沟通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然而,一份社会调查却显示,在亲子之间的沟通中,非语言沟通常常被忽视。例如,当孩子对妈妈讲述某件事情时,大多数的妈妈都不会放下手中的家务,注视着孩子的眼睛,而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孩子说话。有时,甚至还会向孩子大吼:“没看我正做饭呢吗,你不能等会再说!”
正是因为家长这种忽视非语言沟通的态度,使得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觉得与家长沟通“没劲”,并且还会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因此他们会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甚至是拒绝与家长沟通。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用了错误的非语言与孩子沟通,例如经常向孩子发脾气、拍桌子、摔东西等。这些非语言行为都是拒绝沟通的信息,因此它更会阻碍亲子之间的沟通,破坏亲子关系。
其实,正确的非语言沟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具体的环境中,非语言沟通往往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从而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例如,当孩子做出了自认为很自豪的事情时,很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这时,如果妈妈单纯地用语言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儿子,你真棒,妈妈因为你而骄傲!”孩子也会很高兴,但是这种高兴劲也许没过多久就被孩子忘记;如果妈妈运用非语言与孩子沟通,微笑地走到孩子面前,给他一个拥抱,然后再告诉孩子:“儿子,妈妈因为你而骄傲。”这样,孩子将永远也不会忘记妈妈对他的赏识和鼓励。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父母又要产生疑问了:孩子到了青春期时会对自己的身体很敏感,他们会不会讨厌我们接触他们的身体?
是的,到了青春期,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感觉很难为情,因此对自己的身体很敏感。或许他们真的讨厌他人接触他们的身体,但他们永远都不会拒绝来自于家长的欣赏和鼓励。
孩子身体发生了变化,孩子还没有表现出什么,很多家长开始紧张了,他们不敢再像孩子小的时候那样拥抱孩子,也不会再爱抚地摸孩子的头、拍孩子的肩膀了。也许正是因为家长的这些变化,孩子才会对自己的身体变得敏感起来。其实,家长与孩子之间正确的非语言沟通,并不会使孩子讨厌,相反,正是因为这些非语言,孩子才能真实地感觉到家长对他们的爱与欣赏。
所以,建议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一些非语言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1.孩子遇到困难时拍拍孩子的肩膀
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尤其是孩子遇到困难时,拍拍孩子的肩膀,不仅能够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还会给予孩子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孩子去战胜困难。
例如孩子成绩没考好,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烦恼时,父母给孩子倒了一杯水,拍拍孩子的肩膀,转身离开了……孩子心爱的小伙伴小花猫走失了,孩子正在伤心地哭泣,父母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递过一张纸巾。
其实,无论孩子是高兴还是伤心、是兴奋还是沮丧,父母拍拍孩子的肩膀,都能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
当孩子做出了引以为豪的事情时,父母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一下就会领会父母的意思,并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妈妈/爸爸在为我而骄傲,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成为妈妈/爸爸永远的骄傲。”
当孩子伤心的时候,或者正为某些事情而烦恼时,父母拍拍孩子的肩膀对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个动作往往能够给孩子很大的精神鼓励,使孩子的情感很快得到安抚。
2.让拥抱陪孩子长大
调查表明,有70%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拥抱,有33%的孩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需要父母的拥抱。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如果孩子需要拥抱,父母就应该随时张开臂膀,给孩子温暖的拥抱,让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找到安全感,感受到父母的亲密和爱,实现情感的沟通。
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当他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时,父母满意地拥抱他一下,孩子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当他们遇到了挫折或者困难时,父母的拥抱则会让孩子加强信心,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当孩子要远离家门,外出求学或者工作时,父母的心往往是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时候,父母如果运用拥抱,既可以表达关爱和不舍,也可以表达出牵挂与担忧。总而言之,千言万语尽在此时的拥抱之中。
有些父母觉得拥抱的行为过于亲密,感觉不自然,尤其是妈妈对待儿子、爸爸对待女儿的时候,因此往往避免拥抱。实际上,拥抱正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与孩子像朋友一般握手
握手表示一种友好,这是握手礼仪传达出来的最首要情感。当两个陌生人相见时,握握手,两人就认识了,距离就拉近了。
当父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握手时,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友好和尊重,他们就更容易打开自己的心扉,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妈妈因为工作需要要给同事发一封电子邮件,因为妈妈不太懂,便向上五年级的儿子请教:“儿子,妈妈想拜你为师,你能教我发电子邮件吗?”
“当然可以了。妈妈,你看,把这个打开……”儿子认真地给妈妈讲起课来。
当妈妈的邮件发送成功之后,妈妈真诚地伸出手说:“以后电脑方面的事情我还要多向你请教,来,握个手吧,祝我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儿子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他仍然很认真地与妈妈握了握手。
许多父母不习惯直接对孩子说:“来,孩子,我们做个朋友吧!”而通过握手,父母想与孩子做朋友的意思就很真诚地表达出来了。这时,孩子也很容易从心理上认可父母,从而愿意与父母成为好朋友。因此,想了解孩子心理、成为孩子好朋友的父母,不妨试着与孩子握手。
4.用微笑和点头肯定孩子
点头给予孩子的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当孩子取得成绩之后,父母可以用点头鼓励、称赞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充满信心,并会努力做到更好。
而当父母微笑着点头认可孩子时,孩子会比听到父母的夸奖还要高兴。因为微笑和点头,不仅仅给予孩子一种认可和鼓励,而且能让孩子体味到父母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