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便效王。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耶?何以眼?”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故效王也。”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很想讨国王的欢心。就向旁人问道:“怎么才能博得国王的欢心呢?”
有人告诉他:“如果想博取国王的欢心,你应该效仿国王的神情举止。”
这个人随即来到国王的住所,恰好看到了国王眨眼睛,于是他就模仿国王眨眼睛。国王看到他的举动问他道:“你的眼睛有病吗?受了风吗?为什么一个劲儿眨巴?”
他回答说:“我的眼睛没有病,也没受风。我想让您高兴,看见您总眨巴眼,所以就模仿您的样子。”
国王听了这话,十分生气,让侍从对他施加各种各样的刑罚,并下令把他赶出了国门之外。
“禅心”
东施效颦的发生,往往是自己迷恋于自己的丑态,却不知道别人如何笑话自己。东施只知道西施动作的优美,而不知道西施优美的原因,简单的模仿秀并不能改变自己貌丑的事实,反而会招惹别人的厌烦。
故事中的愚人不就是另一个东施吗?为了讨得国王的欢心就去模仿国王的动作,岂知马屁没有拍好却拍在了马蹄子上面,最后只能是自己承受恶果。愚人和东施都被同一个问题给蒙蔽了双眼,就是他们只看到了事情的一个侧面,以为窥见了一斑就看到了豹子的全身,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更何况愚人模仿的是国王本不想让人知道的个人隐私,而且还恬不知耻地向国王诉说自己赤裸裸的目的,真是可憎又可恨,最后他受到流亡的刑罚也就不足为奇了。
月船不仅是一位有名的禅师,而且是一位绘画高手。他的画贵得出奇,并且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先收钱再作画。
有一天,一位女子请月船禅师作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女子回答:“你要多少就付多少,但要在我家当众作画。”月船禅师答应跟着前去。
原来那位女子家中正在宴请宾客,月船禅师当众作完画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位女子却对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道要钱,画虽作得很好,但其中却透露着金钱的污秽,这种画是不宜挂在客厅里的,它只能用来装饰我的一条裙子。”说着便将自己的一条裙子脱下,当众要月船禅师在上面作画。
月船禅师仍不动声色问道:“你出多少钱?”女子答道:“随便你要。”月船禅师又要了一个高价,然后平心静气地在那位女子裙子上作起画来,作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去。
别人听说此事非常纳闷,月船禅师衣食无忧,为什么如此看重金钱?只要给钱,好像受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真是不可思议。
原来,月船禅师禅居之地常发生灾荒,而富人不肯出钱赈济。因此他准备建造一座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月船禅师为完成师父建造寺院的遗愿,只好以作画筹集资金。此愿望完成之后,他便退隐山林,不再作画。
想问题看事情应该找到恰当的着眼点,找对了着眼点便能够沿着康庄大道畅行无阻。但是,如果被一片微小的树叶遮住了双眼的话,便很容易在寻找出口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寻找到事情解决的最佳切入口,才是至关重要的命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健康的嫩芽才能够长出参天的大树。
当然,把工夫花在投机取巧上面是没有用的,能够得到命运垂青的永远是那些付出了汗水的人。
再多的辛苦也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寻找到自己人生的切入口,做好准备,就会迎接到明天更加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