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1],则性定[2]而动无不正[3]。
注释
[1]痴迷:指见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做全面的分析。[2]性定:本性安定不动。性是本性,即真心;定是安定,不动摇。[3]不正:出格。
译文
吃饱喝足后再回味美食,浓淡甘美难以真切体会;男女交欢后再回想,则无法激起欢爱之情。人们如果常用对某事的事后悔悟,来点破面对另一事时的痴迷,以此保持本性不变,行动就有了正确方向。
点评
人总是在饥饿时充满对美食的渴望;在情动时难挡美色的诱惑。一旦满足食色欲求,就不再痴迷,从而回归本性。同样道理,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我们因不了解、不曾经历,常常为之痴迷。事实上一旦经历后或全面了解后,认为“原来如此”、“不过如此”,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激情和痴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阅历丰富,遇到新鲜事物时不易被表象迷惑,事先能够保持内心的镇定,达到“性定而动无不正”的境地。这是作者对人间万事的体察领悟,告诫人们在种种诱惑面前要破执去贪,保持本性。这种境地,常是久经世事后的彻悟,如同孔夫子所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世间事物千差万别,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痴于此事而后有悔,而彼事则未必。凡事先痴迷而后了解,了解后再破除痴迷,这是必经之途。随着年龄增长历世弥深后,对新事物不再像少年人那样保持新鲜感和好奇,也不再容易陷入痴迷。同时,也容易以老眼光来看待新事物。因此人们应当与时俱进,勇于体验新事物、了解新事物,尝试新生活,接受新观念。否则,思维方式容易保守僵化,性虽定而动未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