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哥是残疾人,你就让让他,不行吗?”长大似乎就是一瞬间的事,也许是父母的一句话。
忆真半夜突然坐了起来,摸了摸额头的汗。忆真多么希望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可是每天循环的话提醒着她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每天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争执,可结局都一样。忆笙无疑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论发生了什么,父母都不问原因,首先说的便是:“让让哥哥,好吗?能不能懂事点。”父母指责的话,让忆真想要告状的心放弃了。看吧,永远都是这样,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忆真变得越来越“懂事”,所有人都觉得忆真懂事了,可没有人知道那是一个孩子被伤的体无完肤后的最后的尊严。更没有人知道孩子过早的失去童真,会多么痛苦。看着与她同龄的孩子在嬉戏时,她只觉得可笑。
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可她的家又在哪?哪里又是她的归处?父母只知道哥哥是残疾人,应该让着他,却忘了忆真比她哥哥小多少,虽然不要求能被偏爱,但多么希望父母能在她们发生矛盾时,父母能义无反顾的站在她那边,真的只需要一次,一次就好,可是她有多么希望就有多么绝望。
每当与父母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总是会选择避而不谈,不然就是默默流泪,然后望着忆真,就好像是因为忆真的缘故,忆笙才会这样似的。他们好像永远都搞不明白,忆真谁也不欠,照顾哥哥不是她的义务,她也是独立的个体,她哥哥的世界也许是痛苦的,可是就一定要忆真也是痛苦的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忆笙只是父母意外的失败,而忆真却是父母永恒的失败。
忆真不止一次想着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如果不爱我,可以不要我,为什么。
可惜的是没人认真的听完忆真的话,父母将永远不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父母的做法实际上让俩兄妹的感情越来越淡薄而已,一个认为妹妹为我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都是欠我的,而另一个却恨着他。
也许谁都不知道忆真从小都有一颗想要逃离家庭的想法,一旦有机会,她便会紧紧抓住,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