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社会管理,更新观念是前提
一是对社会矛盾的性质要有准确的判断。社会管理就是要通过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大部分集中在群众的上访和信访中,对群众的上访和信访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对社会矛盾的性质作出判断。2003年,时任国家信访局局长的周占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半月谈》,2003)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也强调,“信访和群体性事件背后反映的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中国新闻网,2010)社会矛盾基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定性判断,对创新社会管理非常重要,这种判断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更多地用教育疏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是要树立服务优先的观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平等对待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让人民群众在管理与服务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四是牢固确立民主意识。要善于运用民主手段,避免决策失误。要组织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最广泛、最有效的民主形式。
五是牢固确立法治理念。社会一定要依法管理,公务员一定要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反映的是法盲的骄横和愚昧。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协同是基础
社会协同,就是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政府与社会联通互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
一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一般由三种类型的组织构成:其一为政府机构为主的国家组织,其二为企业为主的经济组织,其三为非营利机构为主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就是指非营利机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使用“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在国外,经常使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相对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这类称呼,强调的是“独立”于政府、与政府“分离”以“抗衡”政府。我们不借用这些称呼,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这类组织基本属性、主要特征的科学认识。(戴建中,2011)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2009年,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社会组织为43.1万个,登记注册社会组织密度为每万人口2.94个,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例如,法国每万人为110个,日本每万人为97个,美国每万人为52个,印度每万人为10.2个。中国非营利民间社会组织创造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5%,而世界各国的该比重平均达到4.6%。这表明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发展还很不充分,中国社会对民间社会组织还有巨大的需求,如果中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社会组织密度达到印度的水平,按现阶段总人口规模,登记注册的民间社会组织可以达到130多万个。(李培林、陈光金,2011)因此要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探索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办法,降低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建立对社会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社会组织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监督下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将政府转变职能与发展社会组织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结合起来,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适宜于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转移出去,既可以使政府从“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又支持和扶助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要积极引导和培育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成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提高政府对其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要着力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加大财政对社区建设支持力度,健全社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吸引、使用好社会工作者队伍,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近几年,浙江省、四川成都等地在社区建设中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社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社区细化为不同数量的网格,管理人员深入到“网格”内,负责联系每个院落的门卫、楼栋长、居民骨干等,承担民情收集、矛盾调解、信息采集、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社会管理模式,变过去“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为“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使党的声音和政府服务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梢,以“服务”代替原来的“管控”,消除了社会管理的“盲区”。(宗禾,2011)
三是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在于社会参与、生产过程社会责任、劳资关系社会责任三方面。社会参与,包括一般性的社会事项、农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社区发展、文化教育培训、环境保护、健康、住房、体育、福利等;生产过程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卫生与安全、人力资源以及企业责任伦理;劳资关系社会责任,包括雇员福利与雇员参与,以及在企业决策和社会责任实践中把劳动者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加以考虑。(李培林,陈光金,2011)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要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依法协调各方权益,参与社区建设等。
四是促进公众参与。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要形成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和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在公众参与方面,重要的是培育志愿精神和发展志愿者队伍。近年来,中国社会志愿精神有了较大发展,志愿者人数迅速增长。到2009年,全国规范注册的志愿者总数已达3047万人。(李培林,陈光金,2011)从国际经验看,志愿者队伍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志愿精神和志愿者人数都还有较大差距,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志愿精神,发展志愿者队伍。
(三)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机制是关键
一是构建便捷的利益表达机制。构建便捷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主要包括:创造平等化的利益表达权利格局。通过制度安排,保证不同群体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和利益表达机会的平等;应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协商谈判等多种形式,构筑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做到有话可以说,有冤可以伸,有气可以出,特别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畅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依法规范和引导弱势群体采取理性的利益表达和行为宣泄方式。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应加快不同群体利益表达的法治化进程,在尊重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完善利益表达的法制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组织形式、准则和程序等内容,引导不同群体利益表达的理性化、经常化和程序化。
二是构筑有效的矛盾疏导和监测预警机制。积极注重社会心态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研究制定城乡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由相关部门组成预警监测机构,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随时监测;制定突发、群体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估,对社会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加强矛盾疏导,不断提高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让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说得有道理的话党委、政府能采纳。对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意见给以客观的分析、解释、教育和批评。
三是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要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充分利用乡规民约,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四是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网络在日益影响着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参与时政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倾听民意呼声的新方式。同时,一些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的发生,呈现出网上与网下相互响应、放大推动的状况;要坚持依法、民主、自律、包容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网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社会管理,源头治理是根本
一是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决策不当是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社会越多元,对决策的要求就越高;社会越开放,对民主管理的需求就越旺盛。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建立社会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前,都在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估论证,将评估论证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风险评估不是裹足不前,而是使决策和管理更科学、更符合民意、更安全可行。
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特殊需求、随着时代演进的新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分阶段有步骤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使不同阶层的青少年都接受到均等优质的教育,使大多数人能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目的,从而增加社会活力;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平抑房价,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职业培训的范围,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使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保障覆盖面,做好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转移接续工作。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发挥改善民生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积极作用;这个群体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群众基础;这个群体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成功在社会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促进人们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奋斗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畅通社会流动通道,使全体人民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社会地位上升的目的;调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升级将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改变收入分配结构,“提低、扩中”才能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比重,促进“橄榄形”社会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规范体系。社会规范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不健全是产生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破坏社会秩序的重要根源。既要重视传统社会规范的社会管理的价值,有效加以利用,又要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形成新的人们认同并遵守的社会规范。要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社会信用水平与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机会联系起来。
(五)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城乡是方向
一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规划,克服在社会管理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安上要将城乡放在统一视野中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