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区社会组织现状与基本对策研究
张晓霞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发展机制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出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不少社会管理的宝贵经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协同是基础。社会协同,就是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政府与社会联通互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不同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共同发展,基本瓦解了过去的“单位”制,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个体企业等并存共荣;二是各种民间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大量存在,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这些组织的存在,既使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增加了社会活力,也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一般由三种类型的组织构成:其一为以政府机构为主的国家组织,其二为以企业为主的经济组织,其三为以非营利机构为主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就是指非营利机构,是政府行政机关以外的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社会团体,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三是基金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首次使用了“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确认。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中央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出对社会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要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近年来,江西省社会组织已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正逐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发展有序的社会组织体系。根据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09年底,江西省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10710个,比上年增长1.88%。社会组织在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提供社会保障,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几乎都分布在社区中,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社会组织是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社会自发组织。
二、文献回顾
伴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组织进入多样化生长和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组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了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学者和政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国内近年来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组织的含义、属性与分类。二是社会组织功能的研究。三是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四是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五是各种类别社会组织的研究。按照社会组织的门类划分,学术界主要对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基金会和行业协会四类社会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按照社会组织的地域类别来看,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区社会组织专门研究的较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主要关注社区某一社会组织的发展,论述其在社区、公共事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或者社区社会组织在某一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NielanBarnes(2008)在Paradoxesandasymmetriesoftransnationalnetworks:AcomparativecasesstudyofMexico’scommunity-basedAIDSorganizations中研究了墨西哥某个社区艾滋病非营利组织的状况,关注非营利组织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RobinDurieandKatrinaWyatt(2007)在Newcommunities,newrelations:Theimpactofcommunityorganizationonhealthoutcomes一文中研究了社区非营利组织在健康方面如何开展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刘真,2009)
2.国内研究现状
现阶段,国内学者们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社会组织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康晓光在《权利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1999)一书中指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逆转的权力格局的变迁,非营利组织是随着改革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演化中发展起来的;翟桂萍、孟文海(2007)指出,单位制的解体、政府转型、城市转型以及社会质量的提高是社区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动力。
(2)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我国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有学者沿用官方的分类方法,将社区社会组织也细分为两种类型:社区社会团体和社区民办非营利企业。(万江红、张翠娥,2004)
按是否注册登记,可分为经正式登记有法人资格的社区社会组织、在街道或居委会备案的“准社区社会组织”和未登记备案、但实际存在并在社区开展各类活动的社区“草根组织”。有学者依照组织合法性的来源,将社区社会组织分为社区法定组织和社区草根组织。(余坤明,2010)
还有学者依据服务内容与服务功能将社区社会组织分为五类,即文化教育类、居民维权类、社区福利类、志愿类和社区服务类。(罗青青,2004)社区社会组织按照活动内容不同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社区福利组织,第二类是社区文体组织,第三类是社区居民权益维护组织,第四类是志愿活动组织,第五类是为配合政府社会事务工作的组织,第六类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组织。(杨贵华,2005)
按照人员的组织构成,社区社会组织通常可以分为居民参与型与非居民参与型两种。非居民参与型社区社会组织是由非社区居民成立的,成员是由社区外来人员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参与型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成员完全或者主要是社区居民的社区社会组织。(陈洪涛、王名,2009)
社区社会组织除具有非政治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一般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活动范围主要在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活动影响主要限于社区;(陈洪涛、王名,2009)具有自发性、群众性、区域性等个性特征。(唐政秋,2008)
(3)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和功能。如陶树果等(2007)、金津(2007)论述了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杨团(2000)探讨了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化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张洪武(2006)从宏观论述了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社区居民、帮助弱势群体等都将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王静等(2006)主要从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角度,论述民间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还有学者进一步论述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了社区整合,包括情感整合、资源整合、社区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张莉、风笑天,2000);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强大的筹资能力(秦威,2005);社区社会组织有利于社会舆情的疏导(陆明远、于家琦,2009),扩大社区民主、促进社区权力机构民主化,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可靠保证;社区社会组织大力弘扬人文关怀,提高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张炎,2003)。
(4)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和对策。针对当前社区社会组织所存在的困境,大多数研究者将之归因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支持措施和机制不到位。(汪惟娟,2008)有学者将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法律支撑不足,非法人现象严重;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发展空间受挤压;三是官方色彩浓厚,自主性和自愿性不强;四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总体发育不足,结构失衡;五是自身能力建设不强,社会影响力不大。主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前提,完善管理体制和加强规划引导是保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重要条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关键。(张凯兰,2009)梁廷(2006)认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着众多障碍,需要在规范管理、完善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还有学者认为,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是社区社会组织高速运行的强劲动力,稳定多样的筹资渠道是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科学合理的社工队伍是社区社会组织务实创新的可靠力量。(王跃,2008)赵巍、齐绩(2004)指出,民主参与、市民自治、组织民间化正逐渐成为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趋势;孙元(2006)指出,社区非营利组织应该走一条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网络创新之路。
(5)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研究。高红(2011)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及六项制度保障措施。张苏辉(2009)分析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具体方式。陈洪涛、王名(2009)认为,居民参与型社区社会组织在建设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龙新辉、李静的《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探析》,何灿、李静的《社会多元治理视角: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效能分析》。
(6)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个案研究。如张玲玲、时立荣(2007)在《社区民间组织的居民参与》一文中主要以浙江省东阳市的D社区为对象,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民间组织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对策建议。还有康晓强(2009)《社区社会组织:现状、功能与发展取向——基于上海市大宁社区的分析》,李青霞的《郑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刘光彩等的《厦门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调查》。
(7)国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研究。如叶南客(2006)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在欧美国家社区发展中的结构与功能及对我国的启示,侯玉兰(2001)主要介绍了美国的社区非营利组织状况。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2008)、叶艇(2008)以及成元君、陈锦棠(2010)等学者参照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反观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三、江西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做法
如上所述,江西省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发展有序的社会组织体系。江西省社区社会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数量不断增长、领域不断拓宽,截至2009年底,江西省登记注册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共有8000余个,比2007年增加了8.96%,社区社会组织涉及行业中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法律、环保等领域。社区社会组织在满足居民需求、丰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西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在于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出台了《江西省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各级政府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