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被迫留在秦国。无论过程如何,只要目的达到了,就都不算什么事儿了。
嬴政高兴之下,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给他。接连几次探讨政务都让他参与。嬴政对他的信任程度,隐隐有超李斯之势。
而韩非本人呢,真是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身在秦国心在韩”。
他先是上书,又一次重复了自己之前“存韩灭赵”的观点。
然后又找出主张攻打韩国的大臣的弱点,当朝弹劾。
一时之间,树敌无数。
李斯本就忌惮他。后又看他日渐得到嬴政的重用。更为不安,也逐渐嫉恨起他来。
如今见他执意要保下韩国。他虽然有些口吃,但辩才了得。李斯生怕嬴政会被他说动,而改变策略。
若真是改了,那将极大的妨碍秦国的统一大业。
又见韩非因此得罪了许多大臣。遂联合被弹劾的大臣之一姚贾,一同面见嬴政。
“韩非是韩国人,自是恋着自己的国家的。您要完成霸业,就一定会消灭韩国。
可如今,您刚决定攻打计划,他就跑来劝说,还弹劾了朝中许多主战的大臣们。
由此可见,他爱韩国,比秦国更甚。又辩才了得。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得到您的重用的。”
嬴政点头,觉得他们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又想起韩非所上书的内容,皆十分有利于韩国。心下当即又认同了几分。
“他是很有才能,却不能为大王您所用。但若是放走,恐会壮大敌国。不若把他杀了,以绝后患。”
李斯两人提议道。
嬴政思考良久,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只吩咐将韩非抓起来,关入大牢。
又过了几天,嬴政觉得虽然韩非的心是想着韩国的,但他每次说的观点,除去存韩,皆是十分有道理的。
这样的人才,即使不能重用,也还是可以稍用一二的。杀了,就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就命人去大牢里,放了韩非。
听了这一命令,那人吓得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嬴政不悦,询问后才知道,李斯早已在第二日晚上就服毒自尽了。嬴政沉默了,许久才轻叹了口气。
韩非之死,并不是他畏罪自杀,而是李斯所为。
李斯早就料到嬴政不会轻易的就决定要杀韩非。面见嬴政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定下韩非的罪。
入了大牢的韩非,会有个怎样的结局,还不是李斯与姚贾说了算。
他也试着要求面见嬴政,欲亲自解释清楚一切,可惜,被拒绝了。要求上书,也被拒绝了。
事到如今,李斯又怎会让他有翻身的机会呢!未免夜长梦多,李斯更是亲自去牢中,强逼着韩非去死。
求救无门的他,被迫喝了毒药,气绝身亡。
韩非一死,李斯就没有可以威胁到他地位的人了。
至于尉缭,在那次酒醒之后,想起自己已经说出了自己最大的秘密后,便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嬴政会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逼问所有的事。
即使后来嬴政什么举措都没有,就连问一问,也没有。他还是不放心,就怕他是在憋着一个大招,挖了一个大坑,就等他跳呢!
就这样,一日又一日。受不了了的尉缭,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自己刚收没多久,且是唯一的一个弟子,逃跑了。
这次的出逃,十分的顺利。一来是因为,他在咸阳城待的时间也够久,路线什么也都摸清了。
二来嘛,就是因为嬴政已经很是信任他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尉缭还会再次出逃。也就并没有派人时时刻刻地盯着他。
方便之门大开的秦国,尉缭很快就逃离了。也从此,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