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昌(1935~2013),幼承庭训,练武学医皆得家传精要,21岁起独自行医。1958年进入邱隘联合卫生院主持骨伤科业务,1987年起先后任邱隘骨伤科卫生院、鄞县骨伤科医院院长。
陆海昌也是练武之人,能演练世代相传的具有陆氏特色的少林拳套路、枪械术,几年前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演练起拳术来依然虎虎生风、神形兼备;理筋接骨、整骨上骱手法娴熟,所炮制的丸、散、膏、丹依然能保持陆氏伤科原汁原味的特色。因医名响亮,医技精湛,疗伤效果好,当时慕名去邱隘联合卫生院就医的鄞县境内及周边县(市、区)的骨伤、筋伤病人络绎不绝。
那时候,供车行的道路少,载人的车更少,私家车一概没有,凡骨折病人就医,多是捆绑着固定在门板或竹木制成的椅子上,由亲属或乡邻抬着、扛着,或乘坐木船、水泥船、国家经营的客运公司航船去就诊。那时候邱隘联合卫生院门前的那条河流上,每天上午船只密布;卫生院的候诊大厅、走廊、伤科的所有诊室拥挤不堪。
有一年,一家医院遇到了一位非常难以复位的下颌关节脱位的病人。那家医院四五位外科医生都到了场,轮番“处理”,麻醉药都用上了,好长时间过去,下颌关节依然没有复位。于是,用救护车请陆海昌诊治。
一进那家医院的门诊科室,陆海昌坐也没有坐,径直走向病人,徒手开始“工作”。
那家医院的负责人说:“陆医生坐一坐,先喝一杯茶。”
说着,转身拿起热水瓶倒开水,谁知,一杯开水还没有倒满,就听到“咔嚓”一声,那位40多岁男子的下颌关节就复位了,哭笑不得的面容顿时笑逐颜开。
在陆海昌的主持下,陆氏伤科以邱隘联合卫生院为阵地,不断发展壮大。1987年6月,该院以伤科为基础,拓展成为邱隘伤科卫生院。旋即新院舍在邱隘盛莫路115号落成、开业。一年后,改称鄞县骨伤科医院。
在没有X光机对人体进行透视、摄片,没有钢板、螺钉对骨折断端进行内固定的岁月,陆氏伤科的一代又一代传人,以其自成一体的、独树一帜的诊疗办法为人理筋接骨,以其行云流水般的、带有武术特色的摸、拉、推、捏、拍、挪、扳、拿等各种手法,结合指力、腕力、腰力、腿力,为关节脱位复位,给骨折错位整复,然后用杉树皮制作的小夹板加以棉压垫固定、包扎。用药,更具有鲜明特色,如丸、散、膏、丹,不论是外敷的,还是内服的,几乎全是手工制作。但是,在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X光透视摄片、CT先后全覆盖,钢板、螺钉内固定很快风行,制药多机械操纵,多成药,少煅、煨、煮、泡的年代,靠手摸、凭手感,以成方、汤药为主的陆氏伤科,遭遇了西医骨科的挑战与冲击。
面对着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陆氏伤科的第八代传人陆健祖接过了鄞县骨伤科医院院长的担子。
陆健祖(1957~),大专学历,副主任中医师职称。1974年起从父学医,是陆海昌亲自带教的五个弟子之一。从学医的第一天起,陆健祖白天跟随父亲学习疗伤的手法和中药丸、散、膏的制作与应用,晚上背方剂、汤头歌诀。1975年9月,学业初成的陆健祖被分配到鄞县天童公社卫生院,开始独当一面地支撑起该院的中医骨伤科工作。
5年过去了,陆健祖调回到邱隘联合卫生院。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陆健祖渐渐地感受到了中医疗伤的局限性,在其后的四次进修学习中,这样的感受更加深刻。尤其是1989年,通过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西医骨科与上海瑞金医院的专题进修,陆健祖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视野,开始探索中西结合发展陆氏伤科之路,并首次为一位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实行骨科手术,获得成功。
不过,陆健祖认为,汲取西医理论,运用骨科临床操作技术,并不意味着陆氏伤科传统手法的放弃,或陆氏伤科的传统手法完全不如西医骨科。因为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却是“治病的人”,这是中西医不同之处。理论不同,治法差异,但其目的、效果却是一致的——去病健体。所以,如果能够结合两者的特点、优点,选准其结合点,因病择医,灵活运用,其治疗效果必然更好。
1990年,刚担任鄞县骨伤科医院副院长的陆健祖,遇到了一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55岁女病人。对此病例,若按陆氏伤科的原处理办法,就是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中药外敷、内服进行常规调治。用这种传统的治疗办法,大概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够完全康复。但是,陆健祖选择了中西结合办法——先采用西医骨科技术,开刀、不锈钢固定、缝合整复手术,术后再给以具有陆氏伤科特色的中药调理,从而使疗程整整缩短了二分之一。手术两个月之后,该患者就能下床,行动自如、生活自理了。
探索中,陆健祖发现,西医骨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陆氏伤科却能予以弥补或解决。如对高龄患者,因骨折后不愿手术或手术后骨不连的治疗,西医骨科难以很快奏效,而陆氏伤科的秘方,却有显著疗效。也就是说,与西医西药相比,陆氏伤科的用药效果,也毫不逊色。有一位88岁的冯某,因右股颈骨折,在一家大医院施行了西医骨科手术,术后出现了骨不连,慕名求诊于鄞州区骨伤科医院。经陆健祖诊视后,给予祖传陆氏秘方治疗。服药4个月后冯某行动恢复如前,经X光摄片显示:骨折线消失。
对于一些西医认为需要手术治疗的伤科病例,陆氏伤科也有其自成一体的非手术治疗办法,并取得西医骨科所难以达到的理想效果。
有一位50岁左右的嵊泗渔民陈某,因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长期在当地医治,病情不但不见减轻,反而连行走都感到困难。无奈之中,由儿子背着,投亲靠友,去上海求医,转辗了几家大医院,医生都认为要进行手术治疗。陈某既担心高昂的手术费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又害怕术后出现医生所说的后遗症,影响劳动能力,减少经济收入,手头更拮据。甚至,陈某还想到了术后要是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思量再三,陈某决定,干脆不治了,仍旧由儿子背着乘轮船回嵊泗,听天由命。
谁知,买好回嵊泗的轮船票,躺在上海十六铺码头候船室地上的时候,意外地碰到了一位也去嵊泗的邱隘人。交谈中,那位邱隘人向他介绍了陆氏伤科,建议他去邱隘联合卫生院试一试。闻听此言,陈某马上让儿子退了回嵊泗的轮船票,改买了去宁波的。由儿子背着,进入邱隘联合卫生院大门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碰巧,陆健祖坐门诊。经仔细查体,陆健祖觉得,陈某的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尝试一下陆氏伤科的非手术治疗办法。征得病家同意,陆健祖将陈某收住入院。采用手法复位、马钱子散十味煎服等办法,精心医治。一个月之后,陈某的儿子就回嵊泗了,因为陈某日常生活已能自理,不需要儿子的帮助了。
又住了一个月院,陈某就自己整理好日用品,轻轻松松地走出邱隘联合卫生院的大门,自行回嵊泗的家了。此后20余年,陈某的病再无复发,但来宁波时,总要去邱隘陆氏伤科转一转,看一看,叙一叙旧情,道一声谢谢。
有一位14岁的小男孩,与同伴一起玩耍时不小心跌倒了,导致左肱骨髁间骨折,其父为了医治儿子的骨折,带他去了多家医院就诊,那几家医院的医生都主张开刀、钢板内固定治疗。那位父亲爱子心切,既不愿意让儿子遭受手术之痛苦,更不愿意儿子因治疗不当而落下残疾,四处打听两全办法与求医去处。经人指点,慕名来到鄞州区骨伤科医院找陆健祖。
面对忐忑不安的父子俩,陆健祖仔细读片,认真查体,借助X光片子的显示和自己触摸所获得的手感,觉得此病可以采用陆氏伤科的传统办法给予医治。于是,真诚而又坦率地告诉他们:“有一定的把握。”
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再加上陆氏伤科的用药,仅仅两个月时间,该男孩的肱骨髁间骨折完全愈合,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在陆健祖成为院长、事业有成的同时,其弟陆祖安也医名渐起,成了鄞县骨伤科医院(陆氏伤科)的顶梁柱。
2005年,鄞州区骨伤科医院又增挂了鄞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虽然医院发展如此快速,但陆氏伤科特色依然。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西医骨科的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宁波市内几家医院的骨科常将此类病人介绍到鄞州区骨伤科医院就诊。据2008年的粗略统计,2004年以来的治愈好转率为90%以上。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陆氏羌活汤”。如福明书香景苑居民余某、镇海庄市陈某反复发作的腰骶部疼痛、腰背部僵硬,经用此法治愈,五六年来无复发。
治疗风湿病、四肢关节肿痛病例,陆氏伤科的“牛蒡子汤”有独到之处。东阳的金某,因此病曾慕名来陆氏伤科就诊。治愈回家后,竟成了陆氏伤科的“义务宣传员”,隔三差五地介绍当地病人来鄞州区骨伤科医院就诊。
在甬地,陆氏伤科除了在鄞州(县)的陆海昌父子、陆海亮父子之外,还有一直在宁波城区的浙江省名老中医陆海善父子。
除了甬地,还有沪地,那里有陆银华的长女陆芸香。
陆芸香(一称云响),出生于1913年,从小随父练武习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15岁就能独立应诊。1937年,陆芸香和她的丈夫陆清帆由陆银华带着赴上海,在石门一路开设了陆氏伤科诊所,以其家传的理筋接骨手法、银质针针法、陆氏伤科的伤膏伤药为人疗伤,成为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1985年陆芸香去世,享年73岁。其子陆念祖、女陆安琪皆传其业。
陆念祖,出生于1945年6月,196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学会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针灸杂志》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在治疗肩周炎、肩关节脱位、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面部神经瘫痪和中风后遗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及疗效,尤其是采用银质针结合自己研究的送接手法治疗肩周炎,一般两次即可治愈,被人称之为“上海滩的肩周陆”。
如今,陆氏伤科的第七代,都已年迈,也有老去的。他们的儿女们,即陆氏伤科的第八代,多为名医,事业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