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典。伊斯兰教认为它是天神迦伯利口授给穆罕默德的,而实际上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的演说集,经其后代弟子整理编纂而成。
《古兰经》共有114章,每章有若干节。各章长短不同,全书共6200多节,在经文上大体又可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为界,分为两部分:即麦加章和麦地那章。麦加章是穆罕默德艰苦创教时宣谕的,经文章节多简短、明快,内容多半是宣讲教义的;而麦地那章是在伊斯兰教得到顺利发展时期宣谕的,多为长篇大论,以对已皈依伊斯兰教的绅士们阐述教法为主。
为达到传教目的,《古兰经》中还穿插引述了许多当时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古阿拉伯人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格言、谚语等。它的内容丰富,除伊斯兰的教义、教法外,还涉及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是研究古代阿拉伯情况的宝贵文献。
《古兰经》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文体上,其语句长短不一,自由奔放,洒脱多变,文辞虽不刻意讲究骈丽,但却典雅流畅;在文字的表现风格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是变化多端的,有时是严厉的警告,有时是温婉的劝说,有谨严的教法,也有优美的故事。
《古兰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阿拉伯语得到了统一和保存,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的诗歌总集,共20卷,收诗歌4500余首,经过多人多次编辑而成,8世纪下半叶成书。一般认为现存版本的编辑者是大伴家持。
所收诗歌的作者包括所有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有署名者和不署名者。柿本人麿、山上忆良、大伴家持等是有名的万叶诗人。内容上,万叶诗歌可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杂歌包括不能归入各类的诗歌,如羁旅、狩猎等场合所作的诗歌;相闻是以男女恋爱为中心的歌咏友谊与爱情的诗歌;挽歌为悼念亡人的诗歌、体裁上,万叶诗歌可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等,其中短歌数量最多。
《万叶集》的出现,标志着日本民族诗歌已从不定型的古歌谣发展为定型的和歌。万叶诗人用日本民族语言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开创了后世日本和歌的道路。《万叶集》也是研究日本古代史的重要资料,被视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四行诗选
《四行诗选》又译《鲁拜集》,是波斯诗人、哲学家、天文学家欧玛尔·海亚姆所写的诗歌集。
作者在诗中探讨人生的意义。他感到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他认为关于“彼世”的说教是荒谬的,从而否定了“地狱”和“天堂”的存在。对当政的权贵和宗教上层人士进行了谴责和揭露。所以被统治者所惧怕和痛恨,他们称海亚姆的诗是“吞噬教义”的毒蛇。海亚姆的诗歌创作继承了萨曼王朝时期的“霍拉桑体”传统,诗的语言鲜明流畅,简练朴实。
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是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武功歌”的代表作品。
中世纪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武功歌”很多,行吟诗人弹奏着简单的乐器,在热闹的集市上卖唱,有时也到封建郡主的邸宅中去卖唱。到11世纪末叶,这类歌谣才逐渐用文字记录下来。
《罗兰之歌》流传着许多抄本,其中以牛津大学收藏的抄本最为完善。全诗长4002行,分291节,是用当时民间语言罗曼语写成。诗的结构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写加奈隆投敌叛卖,是序幕;第2部分写骑士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遇上敌人伏击,全军覆没,是全诗的高潮;第3部分写对叛徒加奈隆的惩罚,是尾声。
这首史诗以描写查理大帝的胜利开始。查理大帝率大军在西班牙转战7年,无往而不胜。只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席勒国王尚未被征服,他面临查理大帝的大军压境,一面遣使求和,一面阴谋袭击敌军。查理大帝召集众将商议,他的外甥罗兰骑士主战。
另一骑士加奈隆受了敌人的贿赂,主张议和。罗兰建议派加奈隆去敌营探听虚实,这是一个有生命危险的使命。加奈隆怀恨罗兰,阴谋报复。到了敌营,加奈隆叛变。他与敌人合谋,设重兵在山谷中伏击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罗兰仓促应战,终于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查理大帝闻讯回兵支援罗兰,已无法挽回败局。查理大帝回到法国,严惩叛徒加奈隆,处以四马分尸的极刑。
《罗兰之歌》具有很大的传说成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观点和愿望。查理大帝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历史上查理大帝当政年代在768至814年之间。
他经过了长期的征战,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在后世人民的心目中,这是封建王国统一和强盛时期,人民可以得到生息繁荣的机会。因此诗歌中的查理大帝是人民理想的君主形象。罗兰忠君爱国,为了保卫疆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惜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是理想的封建骑士的形象。
整首《罗兰之歌》反映了人民对上升中的封建集权势力的期待,要求法兰西王国既无外患,又无内乱,建成一个使人民能安居乐业的封建等级制的君主专制国家。
与中世纪的一般文学作品一样,《罗兰之歌》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由于当时教会是文化的唯一掌握者,人民的文化修养离不开教会的影响,一切武功歌的最早手抄本也是修道院中的僧侣完成的,他们在传抄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作品加上宗教色彩,并认为这样加工是他们的神圣职责。
尼贝龙根之歌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13世纪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大约产生于1198至1204年之间。作者不详,根据书中内容推测可能是奥地利人,骑士出身。
全诗共有39歌,2379节,9516行。分上下两部,上部称《齐格弗里德之死》,下部称《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
主要内容是: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贝龙根族的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求婚。巩特尔在他的帮助下打败撒克逊人,娶得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然后同意他与克里姆希尔特结婚。10年后,夫妇二人回勃艮第省亲,一次姑嫂发生争执,布伦希尔特得悉巩特尔是依靠齐格弗里德的力量才娶得她,感到受了侮辱,唆使巩特尔的侍臣哈根杀死齐格弗里德,并把他所藏的尼贝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之后,克里姆希尔特为了复仇,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国王埃采尔。又过了13年,她设计邀请巩特尔等人来匈奴国相聚,指挥军队对他们大肆杀戮,最后抓住哈根,命他说出尼贝龙根宝物的下落,遭到拒绝,于是杀死巩特尔和哈根。她最后也死于部下之手。
这篇史诗源于民族大迁徙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的斗争史实。据史料记载,437年勃艮第国王巩达哈里和他的氏族被匈奴人消灭;453年匈奴国王阿提拉,即传说中的埃采尔,与希尔狄克结婚,于新婚之夜死去。希尔特是日耳曼少女的名字,史学家因而认为这是日耳曼少女为了复仇而杀死匈奴国王。这两件事就被联系在一起。
此外,史诗还吸收了其他的传说和故事,关于齐格弗里德的描写可能取自西古尔德的传说。据传西古尔德是古代战神奥丁的后代,遍身鳞甲,刀枪不入,只有背上一块地方可以致命。布伦希尔特的素材来自以抢婚为题材的古代北欧传说。希尔德布兰特和狄特里希则是狄特里希传说系统中的人物。神父庇尔格里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971至991年曾任帕绍教区的主教。
但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主要人物从部落的荣誉转而重视骑士的荣誉,封建社会的夫妻之爱超过了古代日耳曼氏族的血缘之情,原始社会中亲兵对首领的忠诚则以采邑制度中臣属忠于君主的形式出现。而对神父庇尔格里姆的描写说明了基督教给这部英雄史诗又涂上一层宗教色彩。
《尼贝龙根之歌》的韵体独具一格,亦称为尼贝龙根诗体。每4长行为一节,每一长行中间用一停顿分为两短行。每节前3行中每行有7个扬音,第4行有8个扬音。为了便于朗读,采用脚韵,每两行一韵。但由于多次加工改动,有些段落也用了头韵,因此亦可称混合诗体。
《尼贝龙根之歌》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在古代德语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已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包括汉语。
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法国民间长篇故事诗。
从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在欧洲,特别在法国,以动物为“人物”的叙事诗十分盛行。这些诗与寓言不同,其中的动物不但高度个性化、人格化,而且被赋予人的社会属性,犹如人在现实社会中分属于一定的阶级。这些诗假托写动物世界的故事,实际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列那狐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出自佛兰芒的教士尼瓦尔于1152年用拉丁文写的长诗《伊桑格里谟斯》、法国中世纪女诗人玛丽·德·法兰西的寓言以及犹太人佩得罗·阿尔丰斯于12世纪初叶写的东方故事集《教士戒律》。《列那狐的故事》包括1175至1250年间在法国产生的许多以列那狐为主人公的八音节的法文诗篇,计达2.5万行。
这些诗篇质量参差不齐,是民间流传的集体之作,其作者大部分已无从查考,现在确知的只有3人:皮埃尔·德·圣克鲁、里沙尔·德·利松和拉克鲁瓦昂布利的一位神父。这些诗原来各自独立,直到法国现代学者吕西安·富莱将它们按情节顺序编为27个分支,才有了完整的体系。
在《列那狐的故事》里,昏庸的狮王诺勃勒影射国王,雄狼伊桑格兰等强大的动物是豪门权贵,雄鸡尚特克雷等小动物是平民百姓。
中心角色列那狐是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表,它一方面欺凌和残害平民百姓,另一方面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和大动物勾心斗角,甚至向狮王挑战,并且总能以其狡黠战胜对方。以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的斗争为主要线索,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各种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情况。
对封建阶级的无情揭露和嘲弄,出色的喜剧手法,使《列那狐的故事》充分体现出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的独特风格,历来被看作法国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珍品。不仅在法国有许多续作,在欧洲一些国家也不乏仿作,歌德的《列那狐》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