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约翰逊指出:创新来自于创造性的思维,成功者的创新艺术,首先表现为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创造性的思维是思维的一种优秀品质,是在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通常同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另一方面又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点。它不能只是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关情况的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像并加以构思。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的重要一点,就在于它是有创造性的想像。
与常规性思维相比较,创新思维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
(1)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独创性,它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独具卓识,能提出新的创见、作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常规性思维是在遵循现存常规思维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思维,重复前人、常人进行过的思维过程,思维的结论也只属于现成的知识范围。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常规性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经常重复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2)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架,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架。它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并伴随有“想像”、“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因而,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它能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常规性思维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它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3)风险性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而不是过去的再现重复。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前人思维痕迹的路线上去努力发掘。
因此,创造性思维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成功,有时可能毫无成效,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它的风险。但是,无论它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即使是它的不成功结果,也向人们提供了以后少走弯路的教训。常规性思维虽然看来“稳妥”,但是它的根本缺陷是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斯宾塞·约翰逊竭力向人们推荐的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华莱士研究了思想活跃的各种类型人的经验后提出来的。
第一阶段——准备期。掌握问题、搜集各种材料、动脑筋的过程,即自觉的努力时期。
第二阶段——酝酿期。虽然开动脑筋也想不出好主意,因而感到苦闷,甚至想半途而废。然而,在此阶段中,潜意识在本人也不曾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着有力的活动。
第三阶段——启发期。解决问题的启示突然出现。这种“突然出现”是指人处于不工作情况下得到的,并且大多出现于疲劳后的小憩时,或者在为其他事务疲于奔命时。另外,“突然出现”的倾向是视觉形象多于语言形象。
第四阶段——验证期。推敲突然出现的启示,并且予以具体化过程。
G·华莱士调查了各种人的经验,提出了上述的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论”。如想搞发明制订新的研究计划,或者设计出版物内容的结构,开始阶段总是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加以努力,然而却难以理出头绪。连续几天地冥思苦想,却无论如何也归纳不出可行的办法。于是便焦躁不安,陷入悲观情绪之中,以致打算半途而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机遇,突然闪现出好主意来。思想与酿酒一样需要发酵期,经过第一阶段的有意识的努力后,获得的是稍高于一般常识但并不是成熟的概念。经过下一阶段的酝酿期,才像酿得名酒一般使概念趋于成熟。然而,一般人闯不过酝酿期,也不相信酝酿期的存在,所以在第一阶段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了解G·华莱士四阶段论的准备、酝酿、突然出现的机制,人们既能再加一把劲进入酝酿期,又能在自我训练方法上采用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