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禅法本来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讲空,讲简,讲闲,讲无事,讲无言。禅是活生生的事实,在这里,思辨的痕迹全被洗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悟禅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不说破;疑其意;禅机;行脚。
不说破意思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己身便是佛,不必向外人问;要人知道便无佛可作,无法可求,无涅槃菩提可证。悟禅时,即使是高人,也从不肯轻易替人去解说,只教别人自己去体会。有两句诗可以说明这个方法,就是:“鸳鸯绣取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禅被说破,便无法自悟,便成口头禅,使人并未了解,不再追求,哪能有自得之乐?
修禅讲求半信半不信,就是表示学者要会疑。因此必须自己去想,去体会。因为怀疑才能自己去思索,去想,若完全赞成,便不容怀疑,无疑就不想了。所以“疑”是悟禅的第二法门。
禅机,又称为机锋。普通人以为禅机含有神秘性,其实真正的禅机,不过给你一点暗示,因为不说破,又要叫人疑,叫人自己去想,所以高明的禅师会想出种种奇怪的方法来。如打、笑、拍手、捏鼻……等等。又有所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头,这种方法,名曰禅机,往往含有深意,就是对于某种因缘,暗示一点出来,让你慢慢地觉悟。这些禅机,都是于有意无意之间,给人一点暗示。
行脚,是指参禅之人不懂,只好再问,问了还是不懂,有时便不免受些外在的皮肉之苦了。
故事1.炉中灵火
沩山灵佑年轻时就在百丈怀海禅师的身边随侍,怀海禅师不经意的开导往往使他心光闪亮。一个冬天,百丈怀海在方丈室中参禅打坐,屋里烟气鼎盛,大概是取暖用的火炉快要灭了。沩山灵佑就进来看是不是要加点炭火。
百丈怀海听见脚步声,知道是弟子进来了,就问:“是谁呀?”
沩山灵佑答道:“是我,灵佑。”
百丈怀海心中突然一动,就决定考验一下他的慧心,同时也开导他一下。于是,怀海就对他说:“你拨拨看,炉子里可还有火么?”灵佑心想,我就是来看这个的呀。他就拨拨炉子说:“没有火了。”
于是,百丈怀海表示不信,就说:“让我来看看。”说着就亲自起来,在炉子深处拨了一拨,拨出几粒火炭来,夹起来对灵佑说:“瞧,这是什么?”
一瞬间,灵佑突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也领悟了师父的苦心,决心时时参悟佛法,找回那被压在纷繁世界之下的真谛和本心,不让那一点灵火在生命的流逝中熄灭。
人生启迪:
悟是一种智慧,悟禅得道往往也需要很高的智慧。开悟得道的禅师是智慧的拥有者,他们往往利用生活的平凡小事中,以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打开弟子通往真理的大门。
故事2.沉默的云门
按照佛教的规定,每年夏天天气闷热的时候,为了防止僧众因心情烦躁而滋事,全体僧众都必须安居一处,不能够随便外出,这就叫做“结夏安居”。
五代时灵树寺院有一年结夏安居的时候,后汉王坚持邀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大众全体到王宫内过夏,禅师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汉王对佛教十分虔诚,每天都请禅师们轮流讲法,宫内的宫女们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马上向禅师们请教,禅师们也乐意向宫女和太监们说法,一时之间,王宫内热闹非凡。但是唯有云门禅师一人在一旁默默坐禅,宫女们都不敢亲近他,也不敢向他问长问短。
有一位在大殿值班的官员,亲自向云门禅师请示佛法大要,但是每一次云门禅师都是默然端坐,一句话也不说。官员也懂一些禅理,见状不但没有怪罪云门禅师,反而更加尊敬他,而且为了表达这种尊敬,他在碧玉殿前贴了一首诗: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
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人生启迪:
智者总是勤于学习,慎于言行。在现今社会中,时常会看到有的人一知半解却满口大话,而高明的人则往往谦虚谨慎。不能悟者是体会不到此中道理的。
故事3.雪峰悟道
雪峰禅师未悟道的时候,为了解除心中的迷惑,曾经不辞辛苦,跋山涉水,九次去拜访洞山禅师。一次,雪峰拜访洞山禅师时,住在洞山禅师的禅院里。禅师们都是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的,所以即使雪峰远道而来,仍然要帮助禅院里做事情。一天,洞山禅师巡视的时候见雪峰正在淘米,就问雪峰:“你在干什么?”雪峰据实回答:“报告禅师,弟子在淘米。”洞山禅师并不罢休,考问道:“你是淘沙去米,还是淘米去沙?”雪峰立即回答道:“禅师要是这么问,不如沙米一齐去!”洞山笑道:“一起扔了,那么大家吃什么?”雪峰不答话,只是真的掀翻了米桶。
洞山看着地上白花花的大米,并不生气,只是惋惜地说:“我不可惜我的大米,倒是可惜你的缘份不在我这里。你到德山那里去吧!”
雪峰依言来到德山禅师那里,一见面便沮丧地问:“禅师,你看我还有大乘佛教的根器吗?我有希望学成吗?”德山不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当头一棒打过去,大声骂道:“你这臭小子,胡乱嚷些什么?”
雪峰摸着头上的包,虽然很痛,心中却豁然开悟。后来雪峰云游的时候,在鳌山被大雪阻住了归程,就对岩头和尚谈起这件事情,记忆犹新地说道:“我当时受了德山禅师那一棒,真是值得呀!那时我的心里豁然亮堂堂的。”岩头却大声喝道:“呸!你那就叫悟了吗?你没听俗话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吗?佛法必须是你自己心中悟出,脑中想出,胸中流出,那才是真正接近了佛法!”
雪峰忽然大悟,对岩头禅师倒头礼拜说:“以前我以为自己悟到了,今天才知道,我今日才真正是鳌山成道啊!”
人生启迪:
屡次以为自己已经懂了,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总是一筹莫展,这是很多人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其实那是似懂非懂。只有虚心好学,才会最终悟出真正的智慧,否则就只能一辈子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