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陈爱娟与蒋红森老师的商榷文章(《如何引导初中生开展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笔者觉得有些话如鲠在喉,想一吐为快。
笔者认为,蒋红森老师对陈老师课例的评点(《中学语文教学》)中肯深刻,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倒是陈老师的商榷文字,总拿"创造"做文章,结果文章做过了头,出现了方向性
的大问题,很有进一步交流的必要。
陈老师大作首先"请蒋老师认清"的"几种现状"中的前三条分别从心理、阅读和阅历三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平心而论,应当说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问题出在第四条对"创造"一词"含义"的阐释上。
在这里,我想提请陈老师注意的是,凡是有意义的"创造"都是根植于一定科学理解(认识)之上的,只能是推陈出新"有上生新"的,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思考研究做基础,即便苹果砸破了头,牛顿也不会发现什么万有引力。
"无中""生"出的"有",如果不是歪打正着,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请问,"火车"的"出现"、"电灯"的"放光",哪一个是"无中生有"而不是原有科学认识"定格"基础上"创造"的?
纵观中外,洞察古今,陈老师能够举出哪怕一例真正有意义的纯粹的"无中生有"式的"创造"吗?陈老师如此热衷于这种"无中生有"的"创造"(其实并不仅仅是陈老师,这在如今的语文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时髦,因而也便更可怕),如何能不出问题?
并且陈老师已经清醒认识到,初中生心理素质不健全、阅读能力差、生活阅历浅,不太具备具有现实意义的创造力,这不正说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吗?
可为了彰显所谓的"创造",为了张扬什么"个性化阅读",陈老师以"这却不叫创造性阅读,而应该叫深入理解"、"没有必要让学生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基本定格的观点去看待孔乙己"为名,轻率地否定了蒋老师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提出'孔乙己会去告状吗'这个问题,并适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的建设性建议。
"深入理解"到底有什么不好?"深入理解"不正是"创造性阅读"的基础吗?"定格的观点"又怎么了?"定格"就意味着"陈旧"?
"陈旧"就意味着过错?抑或,为了时髦的"创造",我们就可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产阶级的苗"?陈老师师生的"创造"不具备现实意义,这一点陈老师也已经清醒认识到,那么,陈老师又如何能够肯定,这种"创造"一定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画家作画,绝不会去取已经被人胡乱涂抹的"半成品";师傅收徒弟,最忌讳接受那些接受过训练却极不正规的。
道理很简单,就像烧烤地瓜之类的东西,如果半生不熟的时候取出,一旦冷却,就再也不可能加工出它们的原知原味。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夹生",从心理学角度讲,叫做不良的思维定势--如果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势,要纠正可就难了,还不如完全空白的好。
这样简单的道理,如此普遍的事实,不知道陈老师怎么就这样熟视无睹?陈老师推崇的"创造"这样脱离生活现实,如此缺乏理性,陈老师只知一味鼓励而没有进行真正有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清醒地辨别出吗?
陈老师难道就不怕学生信以为真,自以为是地养成这样的"创造"习惯,成为"夹生"的"半成品",因而影响其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事业需要科学严肃的态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需要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个人的观察与思考。一味追逐时髦是不行的,"新理念"不一定就代表着先进与科学,即便先进科学,也需要我们真正的理解与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