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文(语言)工具"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同样的道理,回答"语文(语言)工具"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首先应当弄清楚"工具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回答"工具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首先应该回答"工具是什么"。
工具是什么?不就是主体目的实现或提高的质量与效率所借助的外物吗?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就具体的简单的行为活动而言,工具与运用工具制造出的产品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可是,事物的存在是复杂多样的,也往往存在层次性,如果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在复杂的行为过程中,事物的属性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到底是工具还是运用工具制造出的产品,很难说清楚。
比如笔墨纸砚,在传统观念之中,显然是工具,但对其制造商而言,其本身就是最终的产品,是制造的目的。
而具体到张老师所言的"语文作品",其实更复杂,表面上看,有的可能是最终"产品",如纯粹的日记,而大多数,既是阶段性的"产品",又是实现下一个目的的工具手段,如书信,如文学作品。
如果探讨其最终目的,则可以说都是工具:日记起码是表达自我的工具,还可能是以后作为反思自我欣赏的工具。只看到事物存在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层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不足取不可取的。
具的根本属性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追问一句:人类要(制造)这"工具"干什么?
人类要(制造)"工具"干什么?通过使用提高目的实现的质量与效率啊,如果不是因为这,我们要它干什么?这样一来,"工具"的根本属性也就不言自明了--不就是"使用"吗?
对于具体的工具而言,其本质属性取决于什么?
这个问题切不可拘泥于死的概念,拘泥于死的概念,只会将学术问题庸俗化,得出错误的结论。
具体工具的本质属性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工具的根本属性--"运用"。
具体的"运用"决定着此时此刻具体工具的本质属性,甚至,其本身是否是工具,即使是同一"工具",由于运用主体的运用目的不同,其工具属性也会因此发生本质上的差异。
为了更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在我们面前,有质地形态完全一样的两把壶,一把用来盛茶水,一把用来做装饰品,那么,前者是"实用工具壶",而后者就不是--因为,人们的意识形态里,"壶"是为了用来盛茶水的,后者的性质("运用"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异,彻底异化成了"装饰壶",其本质属性与花瓶、与字画之类的东西反而没有了本质区别。
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运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工具并不一定总是持有人们制造时赋予它的那个属性。
我们不妨称之为"常规属性",异化现象其实同样司空见惯,甚至,不少工具,制造时人们就常常有意识地让其拥有多样性的"属性"(如许多精美的实用工具,"装饰"作用可能也是其制造者制造的主要目的之一),到底是不是工具,是什么工具,只有根据具体运用实践才能判定。
张先生的大作中,为了辨识所谓的"工具"与"工具性"举的那个例子,就存在严重问题。"砖块"是"建筑材料"是一个常识,可现在被人拿来当成"锤子"用,此时此刻,其"常规属性"就发生了严重变异--以后,它当然可以回归其"常规属性",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它就是一把"锤子",一种"工具",只不过不是专门制造的罢了。
笔者认为,只有"工具"才有"工具性",有了"工具性"就是"工具",原始人折断树枝就可以作为"武器",这树枝虽然简陋,却是工具,具有了"工具性"。
壶的"常规属性"就是盛茶水的"工具","装饰壶"当然也是壶,但此时此刻却丧失了"工具性",因而就不成其为"工具":"工具"与"工具性"是不可分的!
"语文工具"的"常规属性"是什么?
语文就是语言,语言就是语文,二者名异实同,指的是同一种"交际""交流"的工具,"交际""交流"就是其"常规属性"。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