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课堂应当注意落实以下四个层面或者说方面的教学:一是弄清"写了什么"(基本内容);二是弄清"写作目的何在"(文章主旨);三是弄清"怎样写的"(文章结构或者说作者的行文思路);四是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此类文章的行文规律及其后面隐含的人类思维的规律)。
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根据个人长期语文教学的体验与对中国语文教学现状的观察,笔者发现,由于我们在理论方面没有予以澄清,实践过程中广泛而严重地存在着不少糊涂认识与行为。
比如,第一层次,我们的学生一般(也应该)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因为,我们读的是汉语作品,即便学生有些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己解决嘛(特别低的年级,像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当然应该除外),如果还不能解决(如果有这样的习惯,人数不可能太多),可以以个体的方式求教同学或老师嘛。
可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这个最应该体现学生"自主"意识与能力的领域,由于不信任,我们的课堂教学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第二个层次是实现交流提高交流(包括读者个体感悟与评价)质量的基础,很重要,我们以前以"学科"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表面上很重视,但实际上,由于教学师生没有认真研究探询方法与规律的意识与习惯,这方面的能力太有限,过分依赖教参权威的现象广泛存在,郑重其事的探询其实是"伪探询",探询出的"主旨"很多都是"伪主旨"。
现在,不少人又为了所谓的"个性"与"创新""创造",自觉不自觉地极力淡化这方面的教学,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后两个层次其实是实现读写一体的基础,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比较重视第三层次,第四层次方面的教学重视的就很不够,更重要的,我们没有通过特别的强调强化,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与习惯,运用于个人的阅读实践中去。
由于过分强调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他们平日的阅读就是读,就是念,就是背,由于没有理性的自觉参与,导致我们学生的阅读一直停留在最浮浅的层次上,阅读的效率不高,以读促写的目的更无法实现。
仔细想想,单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总是走不出"少慢差费"的泥潭,也应当说是一种必然。
语文教学呼唤"专题式语文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搞,什么阶段搞什么样的专题,很值得研究。
小学低年级以前主要任务是识字,课文的内容与形式非常简单,搞不搞"专题"当然无所谓。
小学高年级以后,"专题式语文学习"就非常重要了。要圆满完成上面提到的第四个层面的教学,就需要这样一个"专题"--这里的"专题" 应当是以"形式"(文章结构)的"专题"。
因为,一篇文章(一个"例子")难以充分说明一类文章的行文规律,也不容易给学生以非常强烈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多次阐述过他的"例子"说,说法虽略有差异,但实质都是一样的,都反对过分拘泥于具体的"例子"而一再强调"举一反三"。
为什么反对过分拘泥于具体的"例子"?因为那样只会导致对言语内容的关注(我们的教学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要强调"举一反三"?因为,阅读有阅读的原则与规律,写作有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人类思维有其内在的形式与规律(有点语文学习或者教学经验的人我想都不会否定这一点),理解掌握这些原则、规律、方法、技巧,就能有效锻炼学生语文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最终实现举"一反三"亦即"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标。
运用语文是一种复杂的技能,其中包含诸多的技能要素,为了提高训练效率,应将这些要素合理拆分一项项地强化训练后再综合训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也可以说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启迪。
强化训练的当然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形式,思维形式训练需要的当然是大量的典型的"形式"而非"内容"的"例子",需要的是我们"形式"的而非"内容"的"专题"。
语文教学当然也需要"内容"的"专题",不过,应该是在"形式""专题"进行过后,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文章的各种"形式",再借助这种"专题"进一步训练其"形式"运用的灵活性。
这种"专题",对七年级学生为时尚早,由于我们语文教学长期的"少慢差费",对目前的大多数高中的学生来说,似乎也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