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六年,秋,十月十七日。
罗义同郑振赶到建州。
同日允州皇甫嵩所部似是得到消息有所异动,大军开拔向冀州临关方向进发,看来大魏不打算分兵攻打其他地方,想要毕功于一役。
不过根据苍灵探查得知,大魏兵马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所准备,不过因蝗虫肆虐,粮草运送艰难才拖到今日。
同月蝗灾造成的影响随着时间发酵开始显露出来。
青州,幽州部分蝗灾肆虐的重灾区,允州,中州大部分地区,明州全境,百姓储存的粮食近乎吃完,再加上粮商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让百姓无力购买粮食,现在多以树皮草根为生。
北方有蝗虫肆虐,南方也不好过。
涝灾频发使的收成不好,再加上朝廷频繁劳役,征粮,一年收成落到百姓手里也没多少。
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税收,以及制度崩坏,朝廷无力对地方上官吏监管,使的官商勾结,上下一通齐齐伸手大捞油水产生的各种苛捐杂税,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各种大大小小的起义逐渐增多,而大魏却又忙着讨伐苍灵,当地官府无力镇压,当地世家有意无意的放纵,让造反的势力逐渐壮大,声势也愈发浩大。
开元六年,秋,十月二十三日。
经过多日探查,罗义与郑振摸清鲜卑主力动向,制定反击策略。
同日,幽州涿郡涿县人刘备变卖家产,连同两位结义兄弟拉起一支兵马,驱逐乌恒。
同日,明州两兄弟连同一伙人杀官抢粮后逃走,第二日被官府发现其所在村子,抓住村中村民,审问完后以谋反罪论处,以示效尤,两兄弟连同那一伙人不知所踪,被当地官府通缉。
开元六年,秋,十月二十七日。
罗义以自身以及四千骑兵,六千步兵为饵,引诱鲜卑主力汇聚于草原之中狼山之上。
次日,双方全面交战时,三千苍天卫从侧方袭杀而来。
此战三千苍天卫再次展现出了足以镇压天下的实力。
其奔如雷,宛若浮光掠影,瞬间从远处杀进了鲜卑主力之中。
其锐如锋,万物不能阻也,所过之处一片残肢断臂,仿佛热刀切油脂一般,鲜卑主力不能阻挡其分毫。
趁着苍天卫造成的混乱,罗义大手一挥大军压上,鲜卑主力鏖战一段时间后逐渐崩溃,罗义郑振等人率军衔尾追杀。
三日之后,鲜卑死伤惨重,彻底溃逃草原深处。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二日。
大魏三十万大军兵临临关,主将依旧是皇甫嵩,副将司徒静,司空穰。
三十万大军兵临临关后,便开始了最直接的攻城,战斗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的激烈状态。
连续五日攻城未果,第六日有人自中州押送一批秘密武器直入大营。
三日后夜间有雷霆轰鸣,巍峨临关直接坍塌一个缺口,皇甫嵩趁机大军压上,刘尚拼死抵抗,双方围绕缺口鏖战一夜后,刘尚败北退出临关。
皇甫嵩占据临关后分出一支兵马追杀刘尚等人,其余人在临关修整。
两日后,五万兵马驻守临关,防止其他人截断大军粮草,剩余全军压境直逼邺城而来。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十一日。
罗义与郑振于建州与幽州交界处伏击乌恒主力,此战大胜,乌恒四万兵马尽数溃败。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十三日。
天气越发寒冷,明州发生大规模叛乱,官府威望一扫而空,无数人前往其它州逃荒乞生,以人为肉,易子而食之事多有发生。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十五日。
刘尚重新率领7万兵马,将皇甫嵩二十多万大军牢牢阻挡在清远郡中。
双方鏖战五日,将士皆筋疲力尽,依旧未果。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二十一日。
天降暴雪,鹅毛大雪纷飞,十米之外不能视物,粮草运输困难。
皇甫嵩被迫停止攻城,双方各自对峙。
同时,见天气酷烈如此,皇甫嵩上书魏廷,欲要撤军到临关,等待明年再战。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二十三日。
因仓官克扣钱粮,克扣衣物,多有士兵冻死者,大魏大营发生士兵哗变,曹操斩仓官头颅以平士兵怨气,平息哗变。
只是此后多有士兵潜逃者。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二十五日。
冀州寒风依旧刺骨,暴雪却逐渐减少,地上积雪近膝,双方依旧相安无事。
同日,允州发生大规模叛乱,叛军四处劫掠粮食,皇甫嵩等人的粮草被截断,驻守临关的魏军不得不分出七千兵马清理粮道,保证粮草运送通畅。
开元六年,秋,十一月二十七日。
见临关有兵马出关,暗自窥视已久的裴育,和刚刚赶来的郑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暗中尾随将其劫杀。
后八百多名苍天卫冒充战败魏军,裴育和剩余的两千苍天卫在其后状若衔尾追杀。
凭借苍天卫中一人的易容变音之法,成功骗开城门,一举杀进城中,经过大半日鏖战,苍天卫连同裴育所部成功击败临关魏军,占据临关,截断皇甫嵩所部后路。
剩余逃出的魏军,向皇甫嵩所部会合。
………………………………
“你说什么?”
皇甫嵩发须黑白交杂,英武的脸庞上满是深深的疲惫,此刻他瞪大了双眼,语气惊怒交加的向下方一名校尉问道。
周围人也紧盯着那名校尉,神色满是不可置信。
下方一名胸前被布条包裹,身上满是血污的校尉低下头羞愧道:“大将军,临关被敌军夺走,皇甫将军战死当场。”
皇甫嵩听后惊怒交加,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眼前一黑当场昏迷过去。
“大将军。”
“大将军。”
“皇甫将军。”
“老师。”
……。
见皇甫嵩吐血昏倒,所有人皆惊慌失措地冲了上去,现场一片乱糟糟的。
那名校尉也想冲上去,立马被曹操喝退。
“尔等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有何颜面靠近大将军。”
校尉停下脚步,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整个人羞愤欲绝。
片刻后皇甫嵩幽幽醒转,推开身边众人,对那名校尉道:“你将临关是如何被攻破的,期间发生的所有事情经过都给我讲清楚,任何一点小事都不许遗漏。”
“是,大将军。”
校尉开始将那天自己知道的,和事后一同逃出来的兄弟拼凑出来的整件事情,经过仔细讲述起来。
“那天,皇甫将军接到军报,称允州陈国发生大规模叛乱,有乱民四处劫掠粮食,朝廷运给大军的粮草也损失不小,而当地官府没有力量大规模清剿乱民,所以当地郡守希望皇甫将军派兵前去镇压乱民。”
“将军应允了郡守的请求,派出七千弟兄去清理粮道,保证粮草能安全运输过来。”
“后来,…………。”
校尉将当日的场景详细讲述了一遍,最后身体颤抖着,用一种不知是愤恨还是恐惧的语气道:“那些人像极了贼首的近卫军,刀枪皆不能伤,动起来时,身周一丈之内无论是人或物都被切成两半,而且人数越多,范围越大。”
听到这里,皇甫嵩和在场众人已经隐隐明白过来临关是怎么被攻破的了。
“我等兄弟几次冲阵死伤惨重,也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最后士气完全崩溃,越来越多的人躲在关内房屋中不敢出战。”
“见事不可为,彭越上将就想带皇甫将军撤离临关,但皇甫将军不肯大声喊道,他若是撤出临关,那大将军怎么办?身后二十多万将士怎么办?”
“最后,皇甫将军和彭越上将带领有修为在身的将士全部冲向了敌军。”
皇甫嵩闭上了双眼,一滴浊泪从眼角流下,他知道他儿的对手是什么人,因此他知道他儿绝不可能有逃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