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出身于清代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俯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58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俯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俯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曹雪芹在北京西山开始了《石头记》的创作,其实,早在乾隆八、九年也就是他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小说的创作了。最开始时叫《风月宝鉴》,是一部劝世戒淫的书,所包含的情节内容、思想意义都比较单一。“红楼梦”里描写秦可卿、贾瑞、秦钟等人的短命夭亡就存有《风月宝鉴》的痕迹。然而随着曹雪芹的经历遭际的播迁和他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学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创作动机、作品构思、创作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升华。在《风《红楼梦》元妃省亲月宝鉴》的基础上,他重加炉冶、再出机杼、不断修改,正如《红楼梦》第一回所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又名《石头记》。
曹雪芹写《红楼梦》跟着了魔一样。他随身携带纸笔包袱,无论是家居闲谈还是出门访友,一旦听得合适的传闻、趣事、言语或看到美妙的景物,便随时拿出纸笔记下来,有时对一些一时难以写下的好景,他干脆画下来回家琢磨。到西山后,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想写就写,即只要一有灵感产生,就什么也不顾地写起来,时常拿石头当书桌,甚至和石头说起话来,整个身心都进入他作品的情节之中,与人物一起喜笑哀乐。有一次,他正在茶馆里与人聊天,说着说着,忽然拔腿就往家里跑。好奇的人跟着去看,只见他已趴在炕上埋头写他的书了。有些不了解他的人都称他是“疯子”。
因生计所迫和为了给书稿谋求一位乐于出资出版的东道主,乾隆二十四年秋,他曾应聘到南京两江总督尹继善处作幕。谁知命运乖舛,乾隆皇帝在皇八子永璇处竟发现了手抄本《石头记》,于是龙颜震怒,一心要查清这部“邪书”的来龙去脉,幸永璇设法搪塞,才未酿成大案。而尹继善得知消息后则极为害怕,遂悄悄让雪芹托故离职。雪芹两手空空,只好又回到离别一年的西山村居。
曹雪芹在西山住了几年,原配妻子就在贫病之中死了,他只得续了一位妻子。前妻所遗之子,是他唯一的骨血,也是唯一的希望。在困顿穷愁之中,他看到爱子绕膝,一天天长大,心中充满了快慰、乐趣。
乾隆二十八年,京城痘灾流行,这场瘟疫于秋天竟无情地夺去了曹雪芹视为自己生命的爱子!儿子的夭折,对他是个致命的打击,他悲痛万分。传说他天天到地藏沟儿子的小坟上去徘徊,痛哭,这时酒也喝得更厉害了。不久便感伤成疾,一病不起。当然他也仍然念念不忘他的《石头记》。他系念着这一未了的夙愿,未竟的事业。他又时时想到失去的爱子,想到自己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厄运,心中充满悲伤,每天泪眼不干。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这一天,外面一片香烟爆竹,风雪交加,一代文星曹雪芹怀着悲伤、怀着怨恨、怀着缺憾搁笔长逝了——“书未成,芹为泔尽而逝。”只留下琴剑在壁、笔砚零落和未竟的书稿。
曹雪芹应对骂财主
香山四王府村只有两眼水井在街中心,一眼在财主张伯元家后花园里。张伯元依仗权势,硬把街中心的井给填了。人们要吃水只好到他家里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个瓦罐,谁要挑水就得放进一个铜钱。乡亲们都恨透了他。这个骂他是横行霸道,那个咒他准会得痨病,让他把搜刮来的水费都变成药钱。有人还说要到衙门里去告他,非要他花钱把街中间那口井挖开不可。
张伯元眼看着犯了众怒,又舍不得花钱挖井,就想出一个鬼主意来。他在井台旁边搭起来一座牌楼,提笔写了上联:“丙丁壬癸何为水火。”张伯元扬言:只要有人对出下联,他就认输,不再收水钱。
曹雪芹得知后,心想,这有何难。他叫人拿来纸笔,挥笔写道:“甲乙庚辛什么东西。”
上联丙丁为火,壬癸为水,下联甲乙属东,庚辛在西,不仅对得工整精妙,还骂了张伯元。从此,四王府村的人吃水再也不需花钱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
○假做真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
鲁迅——中国人的脊梁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绍兴
生卒年:1881—1936
身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青年失去了一个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
1鲁迅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这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
2鲁迅被称为“民族魂”。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3鲁迅还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影响深远。
鲁迅于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趋于败落的封建地主家庭。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大约12岁时,进入三味书屋读书,他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他在课余除了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白话小说外,主要的嗜好就是搜集画谱和抄书。他把过年所得的压岁钱,用来买了《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等画谱,反复观赏、临摹。
鲁迅13岁那年,他祖父在一桩科场案中惹下大祸,被捕入狱,他们全家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家境的衰落使他为避祸而逃到乡下。少年的鲁迅常来往于药铺与当铺之间,紧接着的灾难便是多病父亲的病故,从此全家人过上了一种凄凉、贫苦的生活。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做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1898年,鲁迅18岁时考入了洋务派开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因不满这里的乌烟瘴气,他改考入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这里,他初次接受西学,懂得了达尔文关于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从而形成了他的社会发展观: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鲁迅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1906年,由于革命事业在国内很难进行,所以不少革命者远渡日本,鲁迅也回到了东京,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
鲁迅手迹1909年,鲁迅因生活窘困回国谋职,在杭州绍兴教学。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官场生活使鲁迅感到难以忍受的寂寞,辛亥革命的失败更使他感到悲愤。这时,《新青年》杂志向他约稿,于是《狂人日记》发表了,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1930年3月2日,由鲁迅、郭沫若、茅盾、钱杏邨、蒋光慈、郁达夫、柔石等50多位作家发起,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鲁迅成为“左联”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出了中国文艺革命的方向,对进步作家提出了正确的要求。后来“左联”在思想斗争和培养文学新人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这与鲁迅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东北三省先后沦亡了,1932年又发动“一·二八”事变。鲁迅与茅盾、胡愈之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反对蒋介石政府对日妥协,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933年,鲁迅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社会活动以外,他还以多种形式发表抨击时政的杂文。他的文章迂回于刀枪剑戟之中,极具讽刺性,让反动当局见了他的文章毛骨悚然。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理发
鲁迅不修边幅,懒得理发,而且往往一忙起来数月不理。朋友们开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
有一次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他,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不仅不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开始攻读。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格兰斯特拉特福镇
生卒年:1564—1616
身份:剧作家、诗人
代表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
——马克思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包含的精神方面的真实性远远超过看得见的行动。
——歌德
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着名作家。
2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3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18岁时,莎士比亚便结了婚。几年后,他们便有了三个孩子。他们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举步维艰。但莎士比亚“对童年时代家庭幸福生活的向往”时时促使自己重振家业,建功立名。
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