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你生性谨慎,为何今日却肯犯险南下,其中原由,可愿与我细说?”
高澄当真很好奇赵彦深究竟是出于什么打算才自荐出使南梁,因此哪怕已经下了政令,却依旧屏退众僚,只留了赵彦深一人询问原由。
并不是只有高澄对赵彦深的性格有个大致了解,同样,赵彦深与高澄相处半年,知道他是一个喜笑谈,也就是喜欢说笑的性子,试探着道:
“世子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先说说假的吧。”
“自然是感激世子恩德厚重,想为世子分忧。”
赵彦深笑道。
高澄挑了挑眉,说实话以前他对赵彦深的印象完全来自于史书:谨慎、细致、有能力。
今天才发现这人原来还有点幽默细胞。
“那真的咧?”高澄的兴趣越发浓厚。
赵彦深正色道:“下吏以为此行必成,特向世子求取晋身之资。”
说话倒也坦诚。
“你怎么就知道这次议和必定会成?”
高澄确实记得天平三年的小关之战南梁并没有掺和进来,也就是说议和应该是成了,这就让高澄犯难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历史上是由谁出使南梁。
“因为梁人短时间内不愿再与大魏开战。”赵彦深朗声道。
“梁人既然不愿开战,为何梁帝上月会下诏北伐?”
高澄所指的是十月乙亥日,梁帝萧衍在建康下诏举兵北伐东魏。
今年十月初,东魏定州刺史,大将侯景领七万人协同尧雄攻陷南梁楚州,侯景趁势进军淮北,在大雪天气中却被陈庆之击败,侯景抛弃辎重引军北还。
在萧衍诏集各军北伐时,侯景还未战败。
赵彦深继续为高澄解释道:
“世子,去年陈庆之两次北侵,尽被尧刺史所败,豫州地势平坦,利于骑兵纵横,只怕梁人已经深有体会,梁帝北伐诏书在前,侯刺史兵败在后,而梁人却不乘胜追击,顿足在淮北已有月余,下吏以为所谓北伐,只不过是以战促和,梁人根本没有大兴刀兵的打算,或者说去年两次犯边不成后,短时间内梁人无力北上。”
赵彦深所指的尧刺史两次击败陈庆之都发生在去年。
去年年初,南梁名将陈庆之引军进攻东魏豫州,豫州刺史尧雄伏击南梁先锋部队,生擒梁将李洪芝、王当伯等人,之后陈庆之领大军逼近豫州州城,尧雄亲自引军出战,身受两处伤却不后退,麾下所向披靡,杀得陈庆之同样抛弃辎重而逃。
不久,陈庆之再次引兵围攻东魏南荆州,尧雄面对求援,决计行围魏救赵之策,领兵进攻南梁军事重地白苟堆(今河南正阳),成功吸引陈庆之回援,并在陈庆之赶到之前,攻陷白苟堆,俘虏镇将苟元广以及两千梁军,陈庆之再次饮恨而还。
一次以勇取胜,一次以智谋取胜,这就是他们高家少有的能够上马统兵,下马安民的大将尧雄。
有尧雄与侯景镇守河南之地,高澄并不畏惧南梁北伐,他只是担心派出的使臣完不成高欢下达的和议任务,让高欢觉得自己没有识人之明。
“梁人当真是虚张声势?”
这时候的萧衍虽然已经找到信仰,沉溺佛教,但也不是彻底没了心气。
同样在去年,他趁宇文泰大军在东部与高欢对峙之际,命北梁州刺史兰钦袭取西魏梁州,成功夺下汉中,值得一提的是兰钦之子兰京就是刺杀高澄的那个厨子。
赵彦深满怀自信地肯定道:“世子请放心,只要议和使者南下,梁帝必定下诏班师。”
有了赵彦深喂的这颗定心丸,高澄总算放下心来:
“去了南朝万事小心,等你功成,我自不会亏待你。”
“下吏绝不辜负世子期望。”
两人又继续闲聊了一会之后,李顺终于把温子昇带了过来。
“温常侍,父王命我遣人出使南梁议和,我听说梁帝喜好你的文章,打算派你出使,你可愿往?”
高澄用商量的语气问向温子昇,这时候温子昇如果敢拒绝,他隐约记得这人的下场是受原主猜疑而后被关在牢里活活饿死。
温子昇并不知道高澄心里是另一番想法,不过对他来说往南朝走一趟,不存在什么危险,毕竟他每有诗文传出,梁帝萧衍总要派人收集,可是事关议和大任,他也不敢怠慢:
“回禀尚书令,下官愿往,可子昇不过弄笔一文人,恐担当不起议和重任。”
“议和之事你且放心,我会派遣我的心腹幕僚赵彦深为副使。”说罢,将一旁的赵彦深介绍给温子昇,继续道:“到南朝后,议和事宜都要以彦深的决断为主,莫要自作主张。”
高澄这番话说得有点直白,但他也是担心温子昇到时候文人脾气发作,别等到了南梁,啥事都要与赵彦深相争。
温子昇本就是个不敢担责任的柔弱性子,这时候听说自己名为主使,其实主导议和另有其人,心中喜悦还来不及:不仅不用自己与人苦苦争辩,一旦事成,属于正使的那份功劳同样跑不掉。
“下官领命。”
温子昇答应得痛快,但他根本没想到,一旦议和不成,高澄就准备拿他来当替罪羊,至于赵彦深,只会夸夸其谈,一并送去晋阳平息高欢怒火便是。
挥手让温子昇与赵彦深退下,回去早做准备尽快出发,而高澄自己则招来他的老笔杆邢邵为他书写奏章,正式上表天子以散骑常侍温子昇为大鸿胪少卿、吏部员外郎赵彦深转任大鸿胪丞,携带使团出使南梁。
李顺拿着奏章去得快,回得也快,回来时手里拿着一道加盖了天子印玺的出使诏书。
高澄当即便确定了出使名单,在勾选人员时,他顺道将御史宋钦道与崔瞻也塞进了使团镀金,这两人一个与自己有姻亲,另一个虽然在御史中年纪最小还未满十八,却极具才华,甚得高澄看重。
使团是在第二日一早就启程往建康去,事情急切,片刻不能延误。
果然一如赵彦深所料,甚至带着国书的使团还在南下的路上,梁帝萧衍在知道东魏遣使议和后,就迫不及待地在十一月底下诏,命原本调往淮北抵御侯景的各部军队班师,再不提北伐。
这时候高澄依旧不敢大意,直到南梁军队真的回到建康之后,高澄才彻底放下心来,果真如赵彦深所说是为了以战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