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旧称“广州湾”,但是当地人都习惯性的称呼它为“港城”,这座城市不大,但却在特殊的时间,一位老人画的圈之中,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这个城市很特殊,没有火车站,但却有一个不大的机场,一条跑道通向四面八方。你要想来到这里不选择陆路交通,就只能依靠航空,这也是最快最高校接触这座城市的方式。
今天,周斌就将要飞到这里过夜。周斌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安保人员,按照业内的俗称就是“拿屁股挣钱”的人。航班上,除了巡舱,多数情况就坐在那里。今天他的飞行任务是从韩国济州岛飞到湛江就可以休息了。周斌还从未去过湛江,以前只是飞到过当地,在飞机的舱门口远眺了下远处城市的风貌。很小,很原生态,茂密的热带植被覆盖了他视野所能及的每一处角落,再远便看不到任何高耸的楼宇,现代化的都市,过多的都是当地居民自建的民宅。可别小看民宅,在一个三线城市建一栋三层小楼需要的资金不亚于在一线城市市区买一套一百平房子的价格。每个地方人的思维观念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有钱了会去大城市炒房,而有些人则会回到老家去盖楼,这是当地观念所致,也是社会多样性的一点。
落地到湛江是下午三点,机场很小,应该算是国内最小的机场了,没有廊桥,只有客梯车接驳,旅客需要自行的走到机场,如果旁边有飞机需要推出滑行准备起飞,那不好意思,只能先等着。周斌倒是觉得新奇,显然这么小的机场运行效率是很低的。旅客下完客,做好了最后的工作流程,周斌和同事们也下了飞机,刚出舱门,一股股热带地区沿海城市特有的热浪夹杂着微微海水的淡咸味道扑面而来。此时刚过完春节,国内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春寒料峭当中,出门还得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昨天虽在济州不是国内,但按照地理位置,也和中国的江苏上海在同一个维度,所以依旧很冷,这两极间温差的转换让周斌确实有点不适应。
机场一般是建在郊区,但湛江这座城市太“精致”了,开车到酒店也就十分钟左右的路程,酒店是在市中心的鼎盛广场里,旁边就是大型的商场,虽不是周末,依旧有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消遣,大部分都是成双成对的情侣,彼此相依,好一份你侬我侬的场景。酒店装修很新,内饰都是按照国内四星标准建设的。周斌由于航空公司工作的性质特殊,在全国包括东南亚,日韩都住过不少的酒店,但酒店的好坏往往不是以城市的等级来划分的,这次就是,在湛江这样经济一般,人口每年流出比流入翻倍的情况下能住到这样环境的酒店,周斌是很满意的。
在酒店稍作休整,周斌换上了适合跑步的短袖短裤,他有个习惯,不论在哪里,只要有时间,每天都会出去跑一跑,流流汗,减减脂。一开始是被动的跑步,因为周斌的职务需要每个月进行体能的训练和考核,像周斌这种飞了五六年的“老同志”体能多半都是大不如前的,甚至于考核三公里及格线都达不到。拳怕少壮啊,体能肯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在走下坡路的,而且周斌还有个抽烟喝酒“癖好”,这属于给自己的体能下降吃了颗“强心剂”,没办法,只能每天跑一跑,健健身,慢慢的恢复呗,至于酒嘛,是不可能断的。
周斌沿着“港城”的老街漫无目的的跑着,他是个很有方向感的人,不论跑得多远,都能找到回去的路,所以他并不担心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迷了路。冥冥之中有种莫名的吸引力,牵引着周斌朝着海边的方向跑去,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湛江的海滨公园,虽然港城的四季炎热,但是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海岸线要比正常时退居不少,可以明显的看到,岸边茂密的水杉根茎都暴露在表面,远处的轮渡发出沉沉低沉的轰鸣。周斌不懂船舶的原理,是要靠岸,还是要出港,又或是向前方的船只发出警笛声。周斌边跑边欣赏着这座城市独特的美景,他很喜欢海边,不论是济州纯净的海,或是海南那样富有活力,又或是像湛江这样安静却不乏生机,都能让周斌觉得心旷神怡,仿佛看着这海边的风景能让人心情放松下来,不像上海鳞次栉比的楼宇,有的只有压迫感。
此时手机里的跑步软件提醒已经完成了三公里,周斌一般跑步习惯性跑三公里然后再慢走个三公里,按照他目前的体能素质,今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了,训练也是要循序渐进的嘛。他放慢了脚步,继续欣赏着这海边的风景,吹着微微的海风,听着看不到身影的海鸟声,观察着海边休闲放松的人群,也许他们和周斌一样,被这美景所吸引,可这座城市并不像很多热门旅游地,外地游客如织,能看得出,绝大部分是本地人,来这海边公园休闲好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他们的面庞中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带来的安逸感,没有太多经济和生活的压力,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