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是7~9岁,父母应该懂得一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知识。
7~8岁的孩子喜欢集体游戏,可以好几个人在一起玩很长的时间。集体进行恶作剧这种现象,一般从8岁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孩子会经常打架,而又可以立即和好。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孩子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到了二年级,孩子才比较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成员,个人应该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的任务,热爱集体,产生集体荣誉感,初步形成集体意识。
9岁以后,男女孩子对许多活动、兴趣及态度出现了差别。常常是男生女生分开做游戏和交友。从这段时期开始,孩子之间形成了小团体,团体出现领头人,这些小头领往往有支配性。这时期的孩子对同伴的讥评或承认很介意,很容易受同伴的意见和暗示的影响。这时期的孩子对装束打扮不在意,甚至对身体脏污,内衣外露也会不介意。
在情绪方面,7~8岁的孩子,情绪很容易波动,对父母情绪变化的很敏感。与幼儿期相比,他们的情绪变得比较复杂,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激情开始减少,发脾气的阶段已经过去。
9岁以后,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孩子已经不太腼腆,自我克制的能力增加。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常常需要他人的爱护和同情。
在接受能力方面,7~9岁的孩子对声音的高低的鉴别,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10岁的孩子与成人已经差不多了。孩子对距离目测的正确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在学习方面,六七岁的孩子一般都会渴望上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分化尚未完成。这时孩子已经能够默默地思考问题了。
7岁左右,孩子因为语言能力的增强及词汇量的明显增加,对概念的理解渐渐向理论性方向分化。一二年级的孩子的理解是比较具体的,对抽象概念理解起来常常比较困难,但依靠阅读而理解的语汇数量明显增加。一年级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发展还很贫乏,只会做比较简单的加减法。他们对货币的价值还不能充分理解。一般来说,六七岁的孩子对机械性记忆比较容易,而对理论性记忆却比较困难。
9岁以后,孩子对读书内容已经开始有所选择了,男孩和女孩之间出现了差别。这段时期的孩子对所有事情都产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理解很肤浅。孩子的词汇数量很明显地增加。
在适应性方面,六七岁的孩子常常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但学习成绩还能凑合;八九岁(三年级)是咨询学习障碍问题最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纪律更差,不爱写作业等现象。
6岁左右是孩子准备入学的年龄,这一时期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迅速的发展。脑电图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脑的发育并不是匀速发展的,在4~20岁期间,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一个是五六岁之间,另一个是十三四岁之间。6岁的孩子将结束自由自在活动的日子,要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要在许多方面学会约束自己,总之,孩子从这时起,开始学习适应学校生活。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优劣的标准,因为这时期的课程都很简单,孩子们大都能得到90分以上的成绩,而在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却对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等,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等,而这些问题在八九岁时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所以,父母在孩子6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比如上课能否坐得住,上体育课成绩怎么样,会不会跳绳,协调性方面是否显得笨拙,等等。
§§第三章 最根本的是要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