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目标,尤其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提出将每年4月23日(世界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的逝世纪念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来,组织群体性的读书活动,已成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借助于这股东风,中国的家长也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图书馆、博物馆。
(1)告诉孩子图书馆、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除了传统藏书以外,还有视听资料、音像等,通过声频、视频等手段,直接记录图形、文字、声音的文献资料。在这里,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获得所记录的信息。主要形式包括唱片、幻灯、录音带、录像带、影片、缩微胶卷、胶片、磁带、光盘等。
有的图书馆还有计算机检索手段。你只要在家中安装一台终端设备,不必出门,打个电话,就可以通过屏幕检索所需资料。
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基本上就是博物馆的努力方向。博物馆以实物为主,能够给人以真切感受,很容易成为孩子们喜欢去的观光景点。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拥有藏书22007万册(件),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文献信息收藏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外文文献收藏基地,承担着国家总书库和为中央国家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球6大馆之一。
中国政府鼓励馆际间的文物展览交流活动,鼓励民间合法收藏物的展示和交流。根据规划,2015年以前,中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建1000座博物馆,使每个中等城市都至少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2)和孩子一起走进图书馆、博物馆
1997年1月,国家九部委开始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0年又确定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基础上,每年12月为“全民读书月”。
如此一来,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就有了更多的理由和便利条件。
例如,全国各地图书馆在每年4~6月的“世界读书日”、“五四”青年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六一”儿童节,都会集中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此外,还会利用寒暑假和“全民读书月”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
在此基础上,从2004年5月1日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现免费,对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来成年人子女参观的,未成年人享受免费待遇。江西省博物馆甚至推出了“参观年票”,只要花费一张普通门票的钱,就可以全年参观馆内所有基本陈列和新展。
2004年4月,国家图书馆打破国际惯例,降低未成年人的借阅门槛,开始为未成年人提供以下服务: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免费接待有家长陪同的少年儿童参观,人数不限;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免费开设“未成年人参观接待日”,预约接待有组织的中小学生集体参观,限额100人。参观时由专人带领参观、阅读室、读者活动工域,介绍有关馆藏和服务情况。
在文津街7号设立“少年儿童多媒体阅览室”,提供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少年儿童报刊、链接少年儿童图书馆等信息资源,采用VCD点播等服务手段,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服务。
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和特点,聘请专家学者,举办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讲座、培训等活动。2008年2月7日,国家图书馆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同时全面减免收费项目。国家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保持基本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对于提高国民读书热情、保护和强化社会的文化底蕴意义深远。
教育专家认为,与其带孩子到那些拥挤不堪的景点去看“人”,还不如到附近的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电影院等进行高雅文化消费,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