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时,教会孩子观察特别重要。有一些家庭没有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做是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途径,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遗憾。李明还没上小学,就开始用铅笔画图、写字等,他觉得高兴极了。当发现母亲不用铅笔,而使用钢笔时,他即对钢笔产生了兴趣。钢笔不像铅笔要削,用起来比较方便,李明很想了解钢笔的构造。
母亲拿枝不能用的钢笔给他,并说:“实际构造妈妈也不清楚,你拿去研究看看吧!”意思是要他拆下来看。对一个未上学的孩子而言,拆钢笔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李明真有耐心,整天观察钢笔的构造,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妙。
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储藏起来,等到孩子有兴趣时,就交给他拆下来研究。李明的母亲真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孩子通过观察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孩子,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父母如果善于帮助孩子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观察,就能使孩子的“旧”知识变得越加牢固和灵活。
家长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时需要引导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来。2月正是初春的季节,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们来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而不仅会看并且会想的人,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他对学生们说。他看到,孩子们仔细地察看雪层覆盖的树枝,察看树木的外皮,倾听着各种声音。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们感到欣喜。每一个人都想找到某种新的东西。以后,他们过了一星期又来到果园里,接着每星期都来一次。而每一次,都有某些新的东西展示在孩子好奇的目光面前。孩子在低年级受过了这种观察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而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对此抱积极的态度。作为父母,请教给孩子观察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方法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孩子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大自然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可以引起孩子充满好奇的注意,这时教给孩子如何观察,引导他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是十分有利的。奇妙的大自然是我们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活“教材”。家长教给孩子观察和发现方法,就能从孩子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意料的“哲理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