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的常见临床现象。肝脏与脂质物质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使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的生理平衡。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堆积,若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按肝细胞贮脂量的多少,可分为轻度脂肪肝,其脂肪量超过肝重的5%~10%;10%~25%之间者为中度脂肪肝;25%以上者为重度脂肪肝。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较多,如饮酒、营养失调、肥胖、糖尿病。应用皮质激素、药物或毒物的损伤、妊娠后期等,其中肥胖、酗酒为常见因素。
自诊要点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因引起的原因不同而有差异,但下列症状基本相同。轻度脂肪肝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中度或重症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症状较明显。
肝脏肿大较常见,表现为轻度至高度肿大,但有时亦可见到重度脂肪肝在临床上无肝肿大。肿大的肝脏边缘较钝圆,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而无压痛。
一般而言脂肪肝并不引起症状。常见的食欲减退、恶心以及轻度的全身症状可能系由引起脂肪肝的直接原因,如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黄疸、肝脏的疼痛与压痛,多见于急性脂肪肝时包膜伸张所致,极少数病例疼痛有时酷似急腹症。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一般状况尚好,有的出现肥胖,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而伴有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患者尚可因一次酗酒而诱发肝性昏迷。
按摩方法
1.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患者取俯位,医者坐于患者一侧,以一手用一指禅推法治疗患者背部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自肝俞穴起,至肾俞穴止,然后再从肾俞穴返回肝俞穴,往返治疗3~5次,先治疗一侧,再治另一侧,手法移动要缓慢,力度应适当。
2.指摩右胁部: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一侧,以食、中、环三指摩法治疗患者的右胁部,手法须柔和,持续治疗数分钟。
3.推上腹部:患者及医者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一指禅推法治疗患者脐水平线以上的腹部区域,持续治疗约10分钟。
4.掌揉右胁部:患者及医者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指揉法治疗患者的右胁部,持续治疗数分钟。
5.指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指揉法依次治疗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一侧治毕,再治另一侧,于每个穴位处各持续治疗数分钟。
6.推右肩胛冈的上方: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单手拇指推法治疗患者右侧肩胛冈的上方,即冈上肌处,自内端推向外端,缓慢进行,每分钟不超过15下,持续治疗数十下。
7.推右肩胛骨内侧缘的内方:患者及医者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拇指推法治疗患者右侧肩胛骨内侧缘的内方,紧邻内侧缘处,自肩胛骨的内上角起,推至肩胛骨的下角处,每分钟不超过15下,持续治疗数十下。
8.指揉天宗穴:患者及医者体位如上,医者以单手指揉法治疗患者的天宗穴,一侧治毕,再治另一侧,于每侧穴位处各持续治疗20~30下。
9.指揉内关穴: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前方或侧前方,以单指揉法治疗患者的内关穴,一侧治毕,再治另一侧,于每侧穴位处各持续治疗20下。
10.拿肩井穴: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身后,以右手拿住患者右侧的肩井穴,左手拿住左侧,当右手做拿法时左手放松,左手做拿法时右手放松,如此一拿一放,持续治疗20下。
爱心提示
◎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肝患者,在医者指导下完成适量的运动,即最大强度的50%左右的运动,心率达到一定标准(20~30岁130次/分,40~50岁120次/分,60~70岁110次/分),每次持续10~30分钟,每周3次以上。
◎治疗原发病,尤其注意易被忽视的病因,如药物性肝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重症贫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状态等。
◎调整饮食结构,主食宜以糖类为主,尽量减少精白米、精白面粉,应适量多配一些粗、杂粮混食。选择肉类食品,应以鱼类、家禽、兔肉为主,减少过量食用肥腻的猪肉,尤其是猪内脏(如猪大肠)要限量。牛、羊肉含脂量也很高,只宜适量食用。多食用一些豆制品,对预防脂肪肝也有重要的意义。
◎力戒高浓度酒精的酒类饮品,绝对禁忌酗酒,因为酗酒对肝细胞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常为脂肪肝的直接致病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