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东北的、上海的、北京的,有戏剧学院毕业的,有部队话剧团转业的;有最早的配音老演员,也有入厂较短的年轻人。在他们中间,取得成功,蜚声影坛者不乏其人,像邱岳峰、尚华、毕克、胡庆汉、于鼎、苏秀、李梓、赵慎之、杨成纯、童自荣、乔榛、施融、王建新、刘广宁、程晓桦、丁建华、沈小谦等等。有些大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声音作品却被喜爱他们的观众赞誉为人声的极致。
上海电影译制厂是我国目前最具实力的电影译制厂家。2003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有员工69人,平均年龄46.5岁,其中40岁以下的职工有13人,占总数的18.8%。全厂专业技术人员有33人,其中有配音演员13人、录音师8人、剪辑师4人、翻译5人、放映字幕技师3人。再从学历情况看,全厂职工中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有21人,占总数的30.4%,有中专(含技校)学历的有10人,占14.5%。由于近些年来电影市场逐步放开,一些新的电影译制单位涌进市场,使本来生产总量就不多的电影译制业竞争加剧,上海电影译制厂已经有吃不饱的情况,好的经济效益就更难以保障。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情况反映了目前我国电影译制行业的基本现状。如何吸引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充实电影译制专业队伍,闯出新路,重振雄风,让中国的电影译制单位健康发展,在艺术成就和经济效益上双赢,这是摆在广大电影译制行业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组
近些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人员使用和生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1994年以来,在我国资深电影人王进喜先生的带领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译制创作人员大胆改革生产管理模式,勇闯市场。他们首先打破了人员使用的界限,不分厂内厂外,广泛聘用贤才,尤其是在选聘配音演员方面,谁适合就聘用谁,使生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提高了配音效果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八一电影制片厂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强、艺术业务精湛的电影译制创作人员,使本厂专职人员和相对稳定的厂外临时聘用人员相结合,剧组的人员安排更加灵活多变了,保证了一部影片都是面貌一新的高质量佳作。由于在生产管理上灵活机动,人员配备上合理有序,译制片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符合当今电影市场快节奏运行的特点。如《黑客帝国III》的发行公司就要求该电影推出后即在全世界各地同时放映,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受了这部影片的译制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电影的译制工作,达到了国外电影发行商提出的要求。
四、北京其他电影、电视片的译制现状
1978年以后,由于对外开放,外国影片的进口量逐年增多,电影的译配工作开始进入了兴旺时期。特别是电视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电视片的制作,大批的外国电视片的进口,令电视片的译配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配音演员的队伍逐年扩大,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影视配音大军,为全国各电影厂、电视台生产的影视片和进口的外国影视片进行译制配音工作。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地。这里有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北京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制片厂……随着电视艺术的普及,各种录音像公司,各种视听中心应运而生。大批参加配音的演员主要是从话剧团和电影演员剧团及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集中而来的,而话剧演员占绝大多数。如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十几个话剧团体都有演员参加配音工作。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不但参加电影厂、电视台的配音工作,同时还独立进行配音工作,配译了一批很有质量的中外电影、电视片。
但是,北京没有成立专门的译制片厂,配音演员队伍虽然初步形成,但仍在原文艺单位工作,有了配音任务就凑到一起。就这样,北京译制、配音的电影片、电视片已达数百部之多,产量可说是比较高的。
五、广州的电视片译制、配音工作
广州的电视片的译制、配音工作正是随着电视片进口而兴盛的。广州是最早的开放城市,它同香港的特殊地理关系,为其引进国外电视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香港供给的片源,对广州配音艺术的兴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州没有专门从事电视、电影译制的专业单位和厂家,他们依靠的力量是从事话剧艺术的院团的话剧演员,由广东电视台负责把将其组织起来,进行配音工作。他们译制、配音的电视片、电影片面比较广、占比重较大的是日本的电视片和香港的电视片。
广州的配音演员是来自广东省话剧院、广州话剧团、珠江电影制片厂、广州军区话剧团等文艺单位。广东省话剧院实力最强,是广州配音演员的主要力量。受到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的简肇强、姚锡娟、李霞禹、柏崇新、张家齐……都是广东省话剧院的演员。
目前,广东省话剧院已经能独立进行译制、配音工作,他们有整套的配音设备和设施。在全国的话剧院团中,广东省话剧院的译制、配音工作也是属于走在前列的,他们不时地推出新作,丰富着电视荧屏。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影视配音艺术
如今,“译制片”这样的话题似乎已经快被列入怀旧的范畴。尽管现在每年的20部“引进大片”仍需要进行严格的译制配音,但有关译制片的最美好的记忆却仿佛只属于20世纪80年代了。这是因为当时的译制片是蛮荒过后的第一份艺术滋养。在伤痕小说和朦胧诗风行的时代,看译制片似乎是时尚文化的代名词。无论是《虎口脱险》还是《简·爱》,也无论是《流浪者》还是《追捕》,留于人们记忆当中的,绝不会是一段剧情或者一组画面,而是那些耳熟能详、精彩绝伦的对白。那是融合着文学、戏剧、画面、表演、语言艺术的极具感染力的综合审美体验,陶醉在影院当中的人们就像在享用精美的精神盛宴。反复收听译制片的录音剪辑,交流看译制片的心得,模仿译制片中的台词,成了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年轰动一时的译制片有不少完成于“文革”时期,这些为少数人译制的内部影片往往被冠以艺术参考片之名。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生死恋》、《冷酷的心》、《红菱艳》、《巴黎圣母院》、《简·爱》、《沉默的人》、《蛇》,北影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都完成于那个年代,在1978年文化解冻之后,这些译制于黑暗年代的影片陆续闪耀在银幕上,不但打开了封闭已久的西方文化之窗,也成为译制片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对译制片热爱,产生了一连串的移情作用,幕后的配音演员破天荒地成为观众热切关注的偶像。在许多文艺晚会上他们的风头盖过了影视演员。
20年后,由于五彩缤纷的艺术形式的复苏和繁荣、多元的文化思潮冲击和泛滥、飞速加快的经济和文化生活节奏,使得整个电影市场的热力减退,译制片随之也不再处于20年前的盛世,但这并不标志着它魅力大减。译制片不但完整地继续存在,而且依然感动一代又一代人,许多80年代出生的人也成了经典译制片的推崇者。直到眼下,音像市场上怀旧氛围浓郁,经典译制片的配音版本持续在各地热卖……
不久前,上海电影译制厂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沉寂多时的上译第一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业配音演员。消息发布后,有300多人报名,其中不少是放弃优厚报酬前来应聘的。经过三轮考试,留下了20位外围演员。日前,已经确定录取4位新人,给演员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在2006年上半年推出的《达·芬奇密码》、《冰河世纪2》等新片中我们已经听到了新生代声音的风采!
这些都表明,关于译制片的话题尚不应止步怀念。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译制片的诞生与发展。
2.观摩对比一部优秀译制片及其原版片,体会其翻译、配音、制作过程中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