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荣过去以配英俊青年闻名,他在《佐罗》、《黑郁金香》等片中的配音十分有光彩。但有些影片中对他不当的使用,也曾使很多观众对他产生误解。不过,童自荣还是个很有潜力的演员,他的戏路也不仅是风流小生这一类。他在《茜茜公主》中为侍卫警官的配音就是一个突破。而在《靡非斯特》中,童自荣又以他的勤奋、努力和他所具备的性格化方面的才能,保持了原片的光彩。
相信这一点会得到观众的承认。
有趣的是,影片中赫夫根有一段台词用的是巴伐利亚方言,这是他模仿一个山区来的观众对靡非斯特所作的评论。译制时,我们也就选择了中原地带的方言来配这段戏。作为译制片,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尝试,不知能否为观众所接受。
2.修改润色剧本
修改润色台本是译制片导演要做的特色性的工作。就像一个移花接木的园丁,首先要保证花木移栽的环境水土是否合适花木的存活和生长。
一个译本的基础好坏是大不相同的,水平高的翻译的译本口型准确,词意表达也准确、漂亮。这样的剧本不需要作太多的修改。如果有些剧本翻译得粗糙,修改润色的工作量就加大了。
一个段落中只要有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在翻译的背景、语法规范的不同、俚语用法等等方面没有弄透,戏就顺不下去,也非常容易造成观众的困惑。这里就要求导演要有认真负责、刨根问底的工作作风。不妨我们来看几个有趣的例子,这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着名导演苏秀老师在多年的译制生涯中修改台本的一些经历:
传说背景方面
法国电视连续剧《玛丽安娜——拿破仑的一颗明星》中,拿破仑回到行宫,意外地听到美女在歌唱。一曲终了,他说: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水手情愿送命也要请人为自己松绑。
原来西方国家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海上有个会唱歌的女妖,歌声迷人,船上的水手忍不住跳到海里去找她纷纷送了命。于是为了免受诱惑让人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可是一旦听到她的歌声,就情愿去死也要让人给自己松绑去找她。于是为了让观众明了传说的含义,保留拿破仑对玛丽安娜的赞美,改成:
——原来歌声这么迷人,怪不得那些水手情愿送命也要跳海去找那会唱歌的美人鱼。
语法词法方面
《古堡幽灵》是由伍经纬做译制导演,苏秀任口型员。影片中,父亲要买一座古堡,让儿子去古堡了解情况。儿子回来后,父亲问:
——那个老太婆怎么样?
大家完全糊涂了,古堡的女主人是个年轻姑娘,怎么出现个老太婆呢?
可是这句话字面很简单,不会有误。苏秀忽然想到,俄文中无生命的物体常常有阴阳之分,例如书是阴性,桌子是阳性,德文是否也如此呢?一问翻译,果然是。古堡正是阴性的物体。原来父亲实在问:
——那个古堡怎么样?
俚语使用方面
在一部描写囚犯的影片《普洛贝卡》中,一个黑人囚犯对另一个年轻的黑人囚犯说:
——你看这个野兔的乳房多丰满。
那年轻人立刻激愤起来,两人厮打一处。弄不懂此句的来头,也不知那人为何生气。后来询问一个外语学院的美国留学生,他听后大笑,说这是黑人惯用的粗话,意思是要那年轻人跟他搞同性恋。原来如此!为了让观众听懂,只好完全撇开原文,改成:
——小子,今晚来跟我睡觉怎么样?
习惯用法方面
广东电视台1984年译制莎剧《李尔王》,苏秀和尚华整理口型本。那个忠于李尔王的格洛斯特被挖去双眼,在旷野遇到他的儿子埃德加。儿子看到父亲眼睛上缠着血迹斑斑的布条,惊呼:
——噢,我亲爱的眼睛!
他俩怎么都觉得这时候喊这样的话有点别扭,于是找来翻译商量。翻译说:Oh,my sweet eyes!这句谁都看懂能翻啊,没错。找来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也是这样译的。苏秀还是觉得不妥,建议找来大辞典看看有没有别的解释。
尚华一边自言自语:这种情况下,该说“哎呀,我的天哪!”翻译正在此时兴奋地接话:“一点不错!这句话十六条解释,最后一条就是‘哎呀,我的天哪’!”
于是改成:
——哎呀,我的天哪!
导演还需要与翻译和口型员一起完成口型校对工作。口型员的工作本来是译制厂一个特殊的岗位,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像上译这样的专业厂家也没有为它单独设岗,多年来基本由导演、翻译、配音演员在做。着名配音演员邱岳峰由于台词功夫好,理解原片透,多年兼任口型员工作。口型的校对大致从两个方面来注意:
加字减字
在日本影片《华丽的家族》里苏秀为相子配音。她为了显示身份总是用皇室常用的敬语:“晚安”两个字被她说得有六七个字的口型。于是只好改成:
——晚安。
——那就请您休息吧。
动作和谐
同是日本影片《砂器》,证人说:
——他(三木警官)曾受过三次嘉奖。
可是原片中演员在说完台词最后一字时才伸出三个手指,怎么都觉得有些节奏不合拍。于是改成:
——他受过嘉奖,有三次。
应当注意的是口型空需要加字时千万不要让人感到重复、累赘;需要减字时也不能不顾语法和上下文意思随意删字。这时,需要根据前后文,统筹安排,巧妙组合。改变句子的前后次序也是这样。
3.选择演员、搭建班底、指导排练
一个演员班子就像是一支乐队,有各种乐器。导演就是这个乐队的指挥。而音乐指挥的任务是解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基调和内涵。他了解每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内容和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去安排各种乐器之间的关系,协调他们的个人风格,并作出必要的安排和处理,还要取得平衡。他需要精通业务,熟悉各种乐器的表达方式。
导演选择演员时一般先由性格音色气质构想人物声音形象。
选择演员的三个条件——音色、气质、表现力,其中后两者更重要。导演就要像音乐家熟悉自己的乐器一样了解自己的班底成员的声音特色,做出妥善的选配。但有的时候,还应该给演员空间,不能一味地为演员定下框框——他(或她)只能配什么样的类型的人物。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戏还有一个整体的搭配问题。既有不同的声音造型,又不忽略和谐的配音整体。例如《悲惨世界》、《尼罗河上的惨案》
等影片的配音班底就是绝佳的组合,真是人各有貌,恰如其分。
选好了配音的班子,就该进入群体观摩——人物对号——导演阐释阶段了。
导演需要深入研究原片,在理解原片和阐释人物方面常常有独到深入的见解。任何一部作品,一经他的解释,演员们便了然于心。
统一认识以后,导演开始指导排练。
译制导演应该能把自己的理想意图清晰地传达给每个配音演员,再由他们传达给观众。他主导着配音的速度、语言力度、强弱变化,一个优秀的导演对语言应有洞若观火、沦肌浃髓的理解,让每一个语句都渗透出非凡的表现力,深入人心。导演还是一个好教练,在他调教指点下每个演员的声音都生机勃勃、创造力无限。他还是个心理学家,他了解每一个演员的性格、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批评及鼓励的方式。他精雕细作、不厌其烦,有时故意有所保留,演员到正式配音时才会产生即兴效果,因为他知道过度的感情宣泄和过分的自我控制一样都不利于表达。
4.实录完成阶段
对台词的最后把关需要从内涵、语气、节奏、风格、分寸等方面来细细关注,尽量做到完美。将实录好的声音进行技术的处理,注重其整体和层次感,最后进入完成阶段。导演还需要与录音师、音响师共同工作,指导把关语言、音乐、音效的比例层次,合成影片,使之完美。
为了达到口型符合之上的深层创造,导演必须在配音的全程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是一群理性和激情同样充沛的人,并且善于表达和启发感染别人。
三、配音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电影译制工作者们总结出了一套条理分明,行之有效的配音的工作程序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即看原片、初对、复对、排戏、实录、鉴定、补戏、混录这八个阶段。其他译制厂虽然没有进行这样的理论总结,但也都是按照这样的一套程序进行生产的。这其实就是译制一部影片所必需的八个环节、八道工序,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每道工序都要完成一项核心的、关键性的工作,有些工序还在技术或艺术上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掌握了相应专门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由此可见,我国电影译制工作者已经掌握了电影译制的基本规律,而且在大量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满足电影译制生产各种需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手段,从而使我国电影译制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健全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个专门行业。
1.看原片
翻译台本是经过导演和翻译初对之后确定的剧本。这个剧本出台以后,导演组织演员、翻译、录制技术人员开始看原片。分配角色,这里需要通过看片完成两个重要的工作:
一是导演根据原片向全体工作人员阐述自己的构思与创作意图,对原片的特点、时代、主题、体裁、风格、角色的性格特征、人物间的关系、戏的层次发展,重点与高潮等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原片的场景或自然顿歇来划分段落。对重点段落作详细介绍。这样可以使演员知道自己的戏在哪些段落,哪些是过场,哪些是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一般的影片剧情不复杂不会引起主题或理解上的争议,但是有点影片由于时代历史背景的复杂,或剧情的复杂离奇等可能会造成参与译制人员之间的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需要沟通,甚至必要时请历史或文学专家参与交流。只有达成统一的理解方可开展配音工作,否则,将分歧带入录制的过程既耽误时间,又影响质量。
二是演员通过看片,可以全面了解剧情和自己所配的人物在剧中的作用,向原片寻求塑造语言、声音形象的直接依据。根据原片描写的时代和主题找寻到人物语言的时代感和基调色彩;根据原片的画面构图、场景色调、节奏气氛,去感受语言的风格样式;根据原片角色表演的眼神、动作细节探寻角色内心世界,设想处理语言的强弱明暗;直接感触片中的音乐以激起情感共鸣。总之,演员感受得越多,越充分,理解得越深透,对后面的配音创作就越有帮助。
2.初对
我们的汉语普通话与任何一种外语的发音,在音节、口型、声调、重音、停顿,甚至遣词造句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尽管演员此时手头的台本已经是导演和翻译初对过的,但是在演员的初对过程中一定还多多少少会发现口型和语句的不贴切之处,这需要和翻译导演协商,再对台词进行修改。语言填不满时要加一些虚字,或改变描述方式但不改变意思;语言过长时要精简到恰到好处;开口闭口不和谐也要尽量找到口型相似的汉字;语言也要尽量同形体动作相吻合,将来配出观众看着才会舒服。
译制片中人物语言是根据原片演员说话时的气口和断句去停顿的。演员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在剧本上大致标出特殊的气口和停顿处。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停顿是可以比正常的生活里的普通话更自由更有个性,但也有一个准则:不能破坏人物的语言逻辑。因此初对时还必须按逻辑和特殊的气口捋顺一遍语言。例如美国故事片《小贵族》里有一句原片翻译是:“这是几百年以前,你的祖先们。”可原片的口型是3音节、4音节、5音节。如果配成:“这是几——百年以前——你的祖先们。”显然不合逻辑。经过研究后改成:“他们是——你的祖先——几百年前的。”这样既不失原意、口型又合适、逻辑也顺畅。
初对是演员反复理解原片,吃透原片的过程。初对也是保证将口型与原片做到准确无误的关键,是配好片子的基础。
3.复对
在对好口型、划分好气口和停顿处以后,一定要关掉原片的声音再进行复对。因为实录时录音棚的原片是无声的。初对时在有原片参考声时节奏比较容易掌握,关掉声音就不容易对准口型了,而这一切是不能在实录的时候一遍一遍对口型去浪费时间的。
复对时可以通过两个方式来找准口型。一是关注人物的眼神、手势、形体动作,把这些动作节奏和语言节奏的结合点找准,帮助自己把握好每个口型。二是画里画外交替时说的,要通过画面的特征来帮助自己找到开口的合适位置,使画里画外衔接合拍。与对手合作的配音段落,可以根据自己配的画中人物和对手画中人物的情绪、动作、口型来帮助自己把握好口型。大段的对话台词需要根据对话台词中的逻辑链条来大致记住,并熟练起来。
4.排戏
这是一个揣摩、实践的过程。可以自己去完成,也可在导演的指导下排练。一般在传统的译制环节中,演员可以在一个循环放映室内一遍一遍重复排练自己的段落,做到口型、情绪、烂熟于心。这些都是实录前的必做的功课。谁的功课做得好,在实录的时候成功率会高一些。
影片的高潮戏重头戏有时需要导演和参与配音的演员一起排练找准声音形象、口型以及情绪把握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