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配音演员介绍
[着名配音演员介绍]一
向隽殊
向隽殊原籍四川巫山,1925年生于北京一个没落书香之家,父亲早亡。不得已,她在少年时代便远离家乡,来到哈尔滨。1949年到华北大学文艺部戏剧科学习,那时她就崭露出话剧的表演才能,她曾在《雷雨》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些都为她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组织上挑选了她和白景晟等几个同志来到长影,与担任过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配音工作的张玉昆、吴静、肖南以及长影的徐雁、孙敖、陈汝斌等同志组建了长影译制片组。同年,她参加了新中国第二部译制片《俄罗斯问题》的配音。之后的几十年,向隽殊参加了近三百部影片的表演和配音工作,其中译制片有二百多部。
她的嗓音是那般的美妙多姿,变化莫测。它可以是《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中贝尔达那样的温柔甜蜜,也可是《静静的顿河》中阿克西妮亚那样的放荡不羁;它可以使人感到像《卖花姑娘》中花妮那样贫家女儿的纯真挚朴,也可以使人感到像《人证》中巴杉恭子那种贵妇人的色厉内荏;它可以为我们展示如同《没有说完的故事》里女医生那种无私忘我的宽广襟怀,也可以使我们窥探到如同《没落之家》里资本家大小姐苦闷绝望的心境……她的声音融温柔、娇媚、端庄、善良于一体,《复活》中的玛丝洛娃、《蝴蝶梦》中的德温特太太、《女奴》中的伊佐拉、《流浪者》中的丽达、《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古兰丹姆、《无名英雄》中的顺姬……当观众被这些动人的艺术形象所感染的同时,也被向隽殊完美的配音艺术所倾倒。在中国的译制片中,向隽殊的声音是不可重复、难以泯灭的,她所配音的角色,无论是老是少,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角色,那语言,都具有拨动心弦的力量,具有耐人寻味的美,正如清泉在岩石上流淌,如北风在山莽中呼啸,又似月下箫管般如泣如诉……
向隽殊认为,配音演员同银幕上的演员具有同样的使命,都是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她说,理解是准确表现的唯一依据,是使人物复活的襁褓。因此,对原影片,她总是一丝不苟地进行审视和剖析。对于角色的每一句台词、每一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要吃准是什么样的感情内涵,即使是句子之间的停顿,也要找到潜台词,做到句断而情不断。为了更好地去理解人物,她经常阅读有关着作,为她所配音的许多角色编写过“小传”……“直到把角色的话,在自己心中‘嚼碎’了,自己的感情能和角色融为一体时”,才去配音。
20世纪80年代末,向隽殊举家迁到北京定居。年过六旬的向隽殊宝刀不老,继续为译制片担任译制导演和配音工作。有一次她为电视剧《石人圈》中的一位老妇人角色配音,当时很多人都对她能否胜任怀有疑问,但向隽殊以深厚的功力折服了同行和观众。她对气息的控制和台词的处理所达到的完美高度,令与她一同配音的后辈们深深叹服。90年代初期,向隽殊因为身体原因不再继续从事配音工作。
从事配音事业40年,向隽殊获得过许多奖励和荣誉,她为主角配音的影片《舞台生涯》,荣获了文化部最佳配音奖。她还是一位获得金鸡奖的配音演员,金鸡奖的获奖证书上是这样评价向隽殊的:为表彰译制片演员向隽殊同志多年来对译制片的贡献及其出色的配音艺术,特授予特别奖。
回首自己的艺术经历,向隽殊深情地说:“现在我仍然无比热爱这项事业,配音是非常深奥的一门艺术,即使是倾尽毕生精力也难以把它做得更完美,对自己为这门艺术所做出的一切,我无怨无悔。”
[着名配音演员介绍]二
从连文
生于1933年,辽宁省新民县人。1950年考入东影译制片任配音演员,曾为《流浪者》等多部译制片配音,1955年6月至1958年12月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苏联专家班学习;1958年回长影,先后担任译制片导演、科教片编导、故事片副导演等职,1975年3月调峨嵋电影制片厂编辑室任编辑,1977年1月至1993年3月在峨嵋电影制片厂艺术室任导演,1993年3月退休。
从连文在五十多年的电影艺术工作中,参与了百多部影片的译制工作和导演工作。其中《法庭内外》获政府奖、文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他译制和拍摄的影片《流浪者》、《好兵帅克》,故事片《法庭内外》、《小巷名流》,均收入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出。
说起从连文的名字,很多人也许还很陌生,但若说到电影《法庭内外》、《小巷名流》的导演和印度电影《流浪者》、捷克电影《好兵帅克》中男主角的配音者,热爱电影的人应该说无人不晓。2006年4月1日,这位杰出的电影艺术家走完了自己74年行程,在深圳病逝。
作为新中国的电影拓荒者之一,从连文从16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从他的个人履历中可以看出,他是新中国影坛少有的全才艺术家,从表演、配音、编导到发行,电影制作的各个领域几乎都有涉猎,且都有丰硕的成果。1993年3月,他退休来到深圳,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组建了先科译制片部,为深圳的影视译制事业呕心沥血,直到发现身患绝症。
在五十多年的电影艺术工作中,从连文参与了数百部影片的译制和导演工作,其译制片代表作有《流浪者》、《好兵帅克》、《一仆二主》等。其中他担任配音主角的印度影片《流浪者》获配音金奖,他还导演译制了《荒凉的河岸上》、《前方在召唤》等。在从事科教片导演期间,从连文还曾执导了《为农业探测风云》等70余部科教片。1963年开始,他在故事片中任助理导演,先后参加拍摄了《英雄儿女》、《两家人》、《花为媒》等影片。1975年3月调峨影厂后,在影片《奴隶的女儿》、《孔雀飞来阿瓦山》、《我在他们中间》担任联合导演,此后他又执导了电影《法庭内外》、《小巷名流》、《梦想家》以及《公孙大娘》、《金钏奇情》等多部电视剧。从连文以前的同事回忆他的为人时,都夸赞他是一位勤恳敬业、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真君子。
着名艺术家于洋的夫人电影演员杨静是从连文的入党介绍人,对这位“小弟弟”,夫妇俩是厚爱有加。他们回顾说,从连文是一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人,1980年,他与妻子陆小雅联合执导了《法庭内外》。影片讲述了一个法官严格执法的故事,第一次读剧本从连文就很感兴趣,故事从题材到内容都很新颖。他反复研究、加工剧本,把故事重点集中在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冲突上,深入挖掘人物的思想深度,以求真实可信。拍摄时,从连文没有将主人公法官尚勤处理成性格单一的人物,而是着力表现他的内心矛盾和忠于真理的精神,他提炼了尚勤的语言,如“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有时坚持真理比发现真理还难”,为突出人物坚定执着的性格锦上添花,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是需要相当的艺术勇气的。后来,《法庭内外》获得了政府奖、文汇奖、四川省优秀影片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提名。他执导的《我在他们中间》也在上海创作会议上受到评论家们的普遍好评,被誉为打倒“四人帮”后中青年导演的代表作之一。
着名导演谢飞说,从连文导演的《小巷名流》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该片根据小说《文君街传奇》改编,描写了川西某县城的古井小巷,它的历史曾流传下隽永的千古佳话,它的昨天又闪现过一幕人间悲剧……住在这里的三户人家——开工艺美术社卖花圈的司马寿仙,开旧衣铺的卓寡妇母女以及杀狗为生的牛三,原来他们互相嗤之以鼻,老死不相往来,“十年浩劫”却使他们变得命运攸关、相濡以沫,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同恶势力进行生存的抗争。这是部冷峻、幽默的悲喜剧,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市井小民的命运,展示了颇有特色的川西风情。今天看起来,也是同类题材的最优秀影片之一。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领导谈到从连文的配音艺术,认为他为《流浪者》中的拉兹、《好兵帅克》中的帅克等人物的配音已是中国电影配音艺术的代表作品。从连文以其感性而有吸引力的嗓音,把拉兹、帅克等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起来,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影评家巴乔深情回忆了观看《好兵帅克》的经历,他最早是在电视里看到这部捷克喜剧故事片,当年的记忆都已十分模糊,但那妙趣横生的配音却记忆深刻,剧中扮演帅克的演员长了一张胖娃娃脸,给他配音的从连文抓住了角色玩世不恭却又机智异常的性格,运用多变的声音造型,将这个被“大人物”称为“白痴”的人物配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从骨子里透出天赋的幽默来。从该片配音取得的艺术效果来看,与上海电影译制厂后来译配的经典影片《虎口脱险》有异曲同工之妙。
[着名配音演员介绍]三
张桂兰
1934年9月生于辽宁省金县。1949年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翻译组任配音演员。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演员专修班学习,毕业后曾在《生活的浪花》、《红日》、《伤疤的故事》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1963年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任解说组副组长。1973年调北影任译制片导演。1982年任儿影厂导演室副组长。
四十余年来为两百多部中外影片、电视片和广播剧主角配音,其中有两三岁的幼儿、男女少年、中青年乃至老年妇女。1985年为电视连续剧《父女之间》女主角查里多配音,获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1986年为电视连续剧《阿信》主角少年、青年、中年阿信配音,获第七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配音演员奖。她的配音作品还有《丹娘》中的卓娅、《刘三年轻时的张桂兰姐》中的刘三姐、《五朵金花》中的金花、《海霞》中的海霞、《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另外,她还录配了大量的纪录片、广播剧、小说和电台的有声读物。
2001年因病不幸去世。
张桂兰声音音色甜美,透明晶亮。感情处理细腻动人,声音塑造能力极强。尤其在为孩子配音的时候,既能体会和表现孩子的特性和情绪,又能通过声音的控制、呼吸的调整真实再现孩子的声线,常常达到乱真的地步。例如《闪闪的红星》一片中的潘冬子,声音和小演员祝新运的形象贴合得天衣无缝,许多人得知这是张桂兰的配音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张桂兰老师在演播小说《万卡》时,用温情的解说、天真可怜的万卡的内心独白、爷爷高亢有力的声音等多种声音造型抽丝剥茧一般把一个浸泡在苦难中的孩子的心声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小小的万卡在种种压迫中怀着梦想,企盼温暖和幸福,企盼亲人的爱,给爷爷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所有的期盼,最后却写上了无法投递的地址投进了邮箱,穿着单薄的小小的孩子带着甜蜜的笑进入梦境,梦里有爷爷,雪地和大黄狗……每一个用心的听众听到最后,都会泪流满面地沉浸在这个艺术氛围当中。
张桂兰老师用心血塑造了这些无价的艺术珍宝,也相信她们会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二节 《简·爱》
一、影片介绍
片名:《简·爱》
产地:美国
导演:德尔伯特·曼
主演:乔治·C.斯科特
苏珊娜·约克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译制
翻译:陈叙一
译制导演:陈叙一
主要配音演员:简·爱——李梓
爱德华·罗切斯特——邱岳峰
剧情: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过着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与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之后,被送进罗沃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这些都给年轻的简·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毕业后留在孤儿院任教两年,她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恩费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女管家和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戴尔,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这个女孩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来简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另外,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火。简短的对视和对话中两人都发觉彼此暗生情愫。
之后,罗切斯特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他向一位名叫布兰契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契母女的嘲讽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其实罗切斯特也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感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开始不敢确信,之后激动地答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