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德育、美育“三育一体化”教育方法述评
邓太萍
全国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最高奖——“铸魂金杯奖”获得者,全国德育名师黄学规教授用其一生心血凝聚而成人生三部曲-《挫折与人生》、《人格与人生》、《审美与人生》,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人格教育与审美人生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三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是高校品德教育教学模式的新创举,同时也是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挫折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人一辈子都不遇到挫折,人的成长过程是永远和挫折相伴的。“面对这种不能避免的人生挫折,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勇于进击。”《挫折与人生》一书首先全面论述了挫折存在的普遍性,同时对挫折的构成、挫折两重性、挫折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有效地战胜挫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战胜挫折的过程,不仅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更是一个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过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开拓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不断地加剧,人们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理想与现实冲突、升学与就业的抉择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上的挫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挫折。这些挫折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休学、自残、自杀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所以,如何适应高科技和网络时代的要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讲,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所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挫折教育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
人格是做人的根本。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格整合的过程。一个成熟的个体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维系民族、社会的巨大力量,也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人格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智能、性格、思想、道德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其中思想和道德对人格动机和行为起主导作心育、德育、美育“三育一体化”教育方法述评287用,决定着人格结构整体的性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格教育包含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构成了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不仅强调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而且注重受教育者人性的完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它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社会对个体的价值认同。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格教育,不仅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特色。培育健全的自我意识,养成良好的个性,以成功人士作为榜样,在现实人际环境中实现人格的升华,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科尔伯特曾说过:“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求知与修养、修养与成才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社会和人民,也就不可能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人格与人生》一书,以道德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跨世纪人才。阅读该书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一种发自内心的向上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要站在传统美德垒筑的高山之巅,站在由现代文明标识的新世纪起跑线上,确定自己人生的方位,标识自己的人生坐标,选择勤劳、正直、诚实,选择自爱、自尊、自信、自律,选择理想、勇敢、坚忍,选择良知、公正、道德,追求崇高与卓越。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统一。审美教育的最终意义和终极目标,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美育是个人格教育的升华,美是道德高尚、精神丰富的外在表现。审美教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情感得到沟通。“在现代社会,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进一步的追求应该是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唯有人格的完善,才能赋予个体做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人在一生中追求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黑格尔曾精辟地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所以,这种寓真于美、寓善于美的审美教育才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作为一种具有形象化、动情化的教育特性,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人性,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和谐为终极追求。审美教育强调的是“韬养”,是主体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让你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行为道德规范,而最终能成为君子则要凭借乐教。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
心理教育、人格教育与审美教育三者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与教学系统。在这三位一体的模式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审美境界的提高则是上述教育的升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教育着手,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就学生层面而言,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而进行品德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渗透作用;从学校层面而言,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状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健康的人格是人们快乐生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保证。歌德曾说过:“你如果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你如果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如果失去了人格,你就失去了全部。”大学生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所以,学校教育应当将教育的重点定位于人格教育,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美学家朱光潜曾说:“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追求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则是追求审美人格,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最高境界。美育的心理机制,就在于在审美中自由地表达,这是一种情感活动,而这种情感活动是推动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动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教育是“三育一体化”教育的最高层次。
(作者系心理学硕士,浙江财经学院教师)
“三育一体化”教育是提高德育
实效性的教学创新
李晓娟
黄学规教授提出的心育、德育、美育“三育一体化”,不仅是理论上的教学创新,更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验证而总结出的一系列成果。作为黄学规教授的助教,我曾经一节不漏地听过他整整一个学期的课,黄教授将“三育一体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及取得的显着效果,我深有体会。
“三育一体化”,体现在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阐释中在很多人看来,德育课是一门比较“通俗”的课,仿佛没有太多的理论深度。许多大道理学生都懂,教师很难在理论上开拓和创新。但黄老师却利用“三育一体化”将授课内容作了最大的拓展。
例如,在讲到“理想信念”这一章时,黄教授将理想与主体心理状态相联系,指出:“一个人达到一定的自我意识水平、心理成熟程度,在心灵上出现了对精神需要的渴求,才能萌生理想。这是理想的基础。”“一个人在内心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而又有深度的情感,如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事业感、自尊感、荣誉感等等,才能确立理想。这是理想的支柱。”“一个人具有排除万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有决心、信心和恒心,才能实现理想。这是理想的动力。”这样,将“理想”的确立与个体的心理成熟程度结合在一起,使授课内容变得更有深度和说服力。再比如“人生价值”章节,黄老师用如下的一段话作为结语:“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能都经历一段痛苦的摸索。假如你昨天失去了美好的机遇,今天不必悔恨与消沉;假如你昨天曾经有过辉煌与骄傲,今天也不必陶醉与炫耀。在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上,重要的是把握住今天。唯有善于过好每一个‘今天’,一个人才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实际上是将心育蕴含在德育之中,使学生对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了一个思想上的准备,无形中提高了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同样在讲授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黄老师在引用一些历史名人如秋瑾等的事迹时,还着意介绍了秋瑾墓等与杭州相关的名胜古迹;在讲到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需珍惜时间时,引用了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青春》,让学生在对诗歌和景点的美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对人生价值进行了一次反思。
“三育一体化”,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授课材料的安排上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越少感到教师教育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这就是“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这种心育是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保证。
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一门好讲的课,稍不小心就可能陷入空洞或肤浅,然而黄老师的每一次课都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在阐述某见解或理论之时,他总是辅以大量的事例、最新研究成果甚至古诗词等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做人的道理。记得黄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重要性的“绪论”部分,这一部分最重要但也最难讲,很多老师宁愿放弃也不愿意涉及。然而黄老师以“修身与人生发展”为标题,从高等教育价值的取向到上海交大老校长的名言,从中华民族的“八德”到各大知名企业家的用人标准,从情商智商的最新研究成果到自身治学为人的体会,用广博的知识从各个角度论证了“修身”同“人生发展与成功”的紧密关联。黄老师整堂课并没有提一句“思想道德修养很重要”之类直接“灌输”的话,而是用严密、生动的论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一点。还记得在另一次课上,黄老师强调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尝试科学研究。结果两周以后,就有学生尝试申报课题,请黄老师指导。可见,优秀教师的课,会真正地实现德育的目标——让学生入眼入耳入心。
如果说丰富的知识量和雄辩的说服力是一次课成功的关键,那么对各种知识的灵活安排则让一次课变得富有节奏感、充满美感。黄老师课上所列举的各种事例、资料等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经过精心安排,使理论与事例、文化与史实、理性与感性和谐地融于一体,仿佛高低起伏、舒缓流畅的乐章,让学生在一张一弛中感受为人处世的教育、文化的熏陶、美的享受——甚至更多更多。通过这一切,黄老师成功地将心育、德育、美育融入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