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休闲限制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转变,出现了与早期研究不同的特点。首先是语言的改变:“休闲障碍(barrier)”一词逐渐被“休闲限制(constraints)”所代替。这不仅仅是语义上的差别,更反映了该领域研究重心的变化:前者不能涵盖限制休闲行为的所有因素,研究者仅仅关注介于休闲偏好与休闲参与之间的某一种类型的制约;而随着对休闲限制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广泛,后者能更具体地涵盖阻碍休闲活动的各方面因素。有学者提出,休闲限制是指任何影响主体休闲偏好、休闲决策过程及休闲体验,而导致其无法、不愿意或减少参与休闲活动的因素及其内在制约机制(Goodale&;Witt,1989;Jackson,1988)。
因此,休闲体育行为的限制是指任何影响个体的休闲体育偏好、休闲体育决策过程及休闲体育体验,而导致其无法、不愿意或减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及其内在制约机制。
2.2关于理论基础的研究综述
2.2.1关于运动行为理论的研究综述
1.运动行为主要理论和模型
运动行为的理论和模型主要解释人们有什么样的运动动机以及是如何坚持运动的;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动机以及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
(1)健康信念理论(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
Becker和Maiman提出了健康信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不会参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除非他们有一定水平的健康动机和健康知识,或认为自己易于受健康问题的侵扰,或认为环境条件对健康是有威胁的,或相信身体活动的效能及采取身体活动没有什么困难。这些因素受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统计学因素和行为暗示的影响。
健康信念模型研究的主体包括疾病、病人和预防性行为,并且有避免疾病的定向。许多人进行锻炼不是由为降低患病危险的动机所激发,因此,对于预测锻炼或身体活动的参与和保持,健康信念模型整体上并不成功。然而,人们比较支持健康信念对不参与锻炼的预测。
(2)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
Rogers的保护动机理论是一种与HBM相似的模型并发展为健康行为变化中“恐惧吸引力(fearappeals)”效应的解释。健康行为意向(保护动机)由“威胁评价”和“应付评价”的认知评价机制来预测。威胁评价由知觉到的易感性(可能性)和健康结果的严重性来决定,应付评价由效能感和采取行为的代价来预测。
虽然很少有研究在锻炼环境下直接检验保护动机理论,但还是有一些研究提供了间接的证据。人们对于以疾病恐惧或健康威胁为基础的动机感到不是很适应,并且注意到保护动机理论的研究结果在本质上更偏向于自我效能而不是健康威胁,但是保护动机理论的研究有可能清楚地表明锻炼和身体活动动机中的某些重要结构。
(3)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Fishbein和Ajzen的合理行为理论(TRA)是以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的假设为基础的,而意图是从态度和主观规范因素预测得来的。态度是由锻炼信念和锻炼结果的评价或价值决定的。主观标准包括对重要他人的信念和服从那些信念的程度。计划行为理论(TPB)是TRA变化修改的产物,它补充了量术语“主观行为控制(PBC)”
,这个补充有利于自愿控制相对较低的行为。
Ajzen把行为控制感定义为:知觉到的完成行为的容易与困难,它对意向有动机作用。Ajzen认为,行为控制感在接近实际控制时,对行为的预测非常准确。
尽管TRA和TPB理论模型对行为的预测效果比较弱,但在预测意图和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然而这些模型只集中在社会心理感知上,并不考虑以前行为的作用。
(4)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Theory,SCT)
在社会认知论中,A·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思想模式,对个体、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惠决定论。
该因果模型认为,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着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主体与其行为之间的相互决定意味着:一方面,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意向、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同样,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决定中,虽然环境状况作为行为的对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行为也改变着环境,以适应人的需要。主体与环境这一对相互决定的关系则表明,虽然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机能等是环境作用的产物,但环境的存在及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潜在的,并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把握。
(5)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SET)
自我效能理论最初是作为一个改变行为的理论出现的。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由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来解释的。自我效能指有能力完成任务并达到预期结果的信念,有四个主要的因素影响自我效能:成功的经验(行为的)、榜样(认知的)、言语劝说(社会的)、情感或生理的唤醒(生理的)。结果期望指预期的行为成功完成的结果,包括生理的、社会的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
论自我效能理论认识到自我效能信念和结果期望与行为本身一样需要具体化。因此,越具体的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就越强,在理解方面越不会产生歧义。自我效能理论作了一些与行为高度相关的理论概括。即使自我效能理论对效能测试方法的概念持不同的观点,但是,自我效能理论仍然是运动行为领域中最为成功的理论之一。解释运动行为时,与结果期望相比,人们更支持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是健康信念理论、保护动机理论和跨理论模型等理论的重要补充。自我效能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评价变量有不同的研究调查法。然而,得到支持的理论认为,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也能指出理论的普遍性规律。
(6)阶段变化理论(The Trans theoretical Model,TTM)
阶段变化理论认为,行为的变化是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
这种改变可能会呈前进式特点,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新阶段发展,但也可能出现后退问题,行为依此螺旋式特点不断发展直至完成所有的改变过程。在该理论看来,个体行为的变化一般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凝神阶段,此时个体尚未意识到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险,不想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二个阶段是凝神阶段,个体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认真地思考是否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三个阶段是准备改变阶段,个体开始计划、准备改变自己的行为,一些间断性的行为变化已经出现,但持续性的变化尚未出现。第四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此时个体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行为变化(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第五个阶段是保持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保持新出现的行为达6个月以上。
阶段变化理论之所以受到普遍的关注是因为:阶段变化理论包括了处于不同行为变化阶段的人;阶段变化理论认为行为变化是动态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阶段变化理论提出有不同的过程影响个体的行为变化状态,它为进行与行为变化状态相适应的锻炼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阶段变化理论强调除行为之外还有多种结果伴随着行为变化而变化。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该理论的变化阶段作为研究基础。
2.阶段变化理论
(1)阶段变化理论的产生背景
阶段变化理论脱胎于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中的主流理论的比较分析,最初是从研究戒烟过程发展而来的。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Prochaska博士在学校学习准备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时候,他的父亲死于酒精中毒和抑郁症。他没能够帮助父亲,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到死也不信任心理治疗。这使他在心理治疗方面进行了更多的钻研,并最终导致了跨理论分析的产生。依照Prochaska博士最初的一项关于心理治疗体系的着作,他对有关心理治疗和行为变化的18种主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来源于弗洛伊德学派思想中的意识唤起(consciousnessraising),来自斯金纳传统理论中的突变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和来自罗杰斯理论中的协作关系(helping relationships)等。因此,该理论综合了主要心理学理论的精华且又将这些理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改变行为的完整方法,这一理论又称为“跨理论模型”。
阶段变化理论最初由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年、1984年研究吸烟者的行为变化时分别提出,由临床干预发展到群体干预,后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为干预,被称之为认识和预测身体健康有关行为改变的基础理论(BessH.Marcusetal.,1992)。1994年,Prochaska认为,该模式可推广普及到12种问题行为干预,即戒烟、戒可卡因、控制体重、调节高脂饮食、青少年过失行为、安全性行为、避孕套使用、日灼伤筛查、氡气暴露、锻炼、乳腺照射筛查,以及医生对吸烟者的预防性干预等。
(2)阶段变化理论的内容
阶段变化理论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的模型,它把重点集中在行为改变方面的个体的决策能力,而非社会的、生物学的影响力。它是在综合多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系统地研究个体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提出,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变化过程发展。对所处不同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转换策略,促使其向行动和保持阶段转换。该理论模型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为什么会发生。
阶段变化理论的内容架构分为四大部分: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决策平衡;自我效能。阶段变化理论的四个组成部分结合了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和变化水平三个维度的变化。通过变化阶段反映人们在何时产生行为改变;通过变化过程体现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通过贯穿于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和决策平衡反映影响人们行为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体现了不同的变化水平。
①变化阶段
在阶段变化理论中,变化阶段是模型的核心组织结构,它指出了行为变化的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确认了行为变化的动态本质和朝着变化方向的运动发展顺序。阶段变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由五个不同阶段构成的过程:一是前意向阶段,也称打算转变前阶段,该阶段中个体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二是意向阶段,也称打算转变阶段,该阶段个体只有改变行为的意向,没有行为的改变;三是准备阶段,或称准备行动阶段,指人们形成坚定的想法在近期改变行为,并进行了一些最初尝试;四是行动阶段,指人们已经实验了新的行为;五是保持阶段,或称巩固阶段,指新的行为已经坚持了最低限度的期限。
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在这一阶段人们没有改变行为的意向,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人们之所以处于这一阶段,是因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不知道或感知麻木,或他们已试图多次改变行为但最终失败而心灰意冷。这些人属于无动机群体,他们常会提出一些理由来对行为干预进行抵触,不愿意参加健康促进或治疗。
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打算改变行为,但却一直无任何行动和准备行动的迹象,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这时候他们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益处,同时也会意识到改变行为的代价。利益和代价的均衡常使人们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导致他们在很长时间内停留在这一阶段。我们特称这一现象为行为拖延现象。
准备阶段(prepara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倾向于在近期采取行动(通常指在未来一个月内),并在过去一年中已逐渐付诸一些行动步骤。如制定行动计划、参加健康教育课程、购买有关资料、寻求咨询、摸索自我改变方法等。行动阶段(action)。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在过去(通常指在过去6个月内)已作出了行为改变,不是所有的改变都称之为行动,行动应该有明确标准。
保持阶段(maintenance)。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保持已改变了的行为状态。增加信心有利于保持这一状态。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他们就可能返回到原来的行为状态,即终止阶段(termination)。这种现象称为复返(rel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