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05年,小麦粉产量为3922万吨,食用植物油产量为1612万吨,肉类总产量为7743万吨(其中肉类制品850万吨),乳制品产量为1146万吨,啤酒产量为3062万吨,软饮料产量为338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42.2%、92.6%、26.4%、530%、37.2%和126.7%。
食品工业的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我国粮食加工业中,特等米和标一米占大米总产量的92%以上;特制二等以上精制小麦粉占面粉总产量的75%;全精炼食用植物油占食用植物油总量的比重高达60%以上;精深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11%;液体乳产量为乳制品总产量的91%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2)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和《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等规章以及一系列以食品安全标准为重点的食品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食品企业的主体资格和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更加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各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如肉类行业100强企业中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达到77家,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有61家。
(3)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我国食品工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骨干食品企业发展壮大,成长起一批知名企业,名优产品的市场份额明显提高。2005年,食品工业100强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987.9亿元,占全行业的25.6%;总资产4586.3亿元,占全国食品行业的28.9%;实现利税总额1920.0亿元,占全国食品行业的57.1%。部分食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较高水平,其中,乳制品行业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4.7%,饮料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39.5%,制糖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43.6%,啤酒行业3大企业集团的产量合计占全行业的31.6%。
(4)企业所有制结构呈多元发展态势,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
我国食品工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食品工业50强中,已有30多家在我国开办合资和独资企业。同时,一批民营食品企业迅速成长,在食品工业中已具有重要地位。2005年,规模以上国有食品企业2039个,实现销售收入3086.7亿元,占15.5%;集体企业1001个,实现销售收入753.4亿元,占3.8%;“三资”企业3910个,实现销售收入5367.5亿元,占27.0%;民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16497个,实现销售收入9664.5亿元,占53.7%,居于主导地位。
(5)食品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合理,企业集群式发展的布局逐渐形成
围绕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甘蔗、果蔬、牛羊肉、奶、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消费市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食品生产企业密集区和多个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特色和较为合理的区域布局,如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产业带,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大豆加工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加工产业带,华东、中南、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猪牛羊禽肉加工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乳制品加工产业带,广西、云南糖料加工产业带,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加工带等。
2.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及区域布局
食品工业发展要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按照量大面广、转化农产品数量多、出口增值大、就业容量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准则,确定重点行业及其发展方向,择优扶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1)粮食加工业
2005年,我国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8700家,实现工业产值3200亿元。目前,我国的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产业布局。
1)发展方向和目标
要重点抓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兼顾杂粮的开发。
小麦、稻谷加工继续以生产高质量、方便化主食食品为主,重点发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专用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面制品、预配粉等,推进传统主食品生产工业化;玉米加工除继续发展高质量的主食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等外,进一步发展应用前景广、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淀粉糖、有机酸、聚乳酸、变性淀粉、多元醇等精深加工产品;大豆加工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功能性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薯类加工重点发展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片)和方便湿粉等产品;杂粮加工重点发展荞麦、燕麦、豌豆、红豆等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加大粮食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提高糠麸、胚芽、稻壳、豆渣、薯渣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到2010年,要使粮食通过加工增值30%左右,深加工比例由目前的8%提高到15%左右,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的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由现在的33%增加到45%,日处理小麦20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由42%增加到50%以上。
2)区域布局
要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同时,发挥主销区的市场优势,重点培育联动作用强、辐射区域广的大型加工企业。
在北方、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要发展生产面包、面条、饼干等优质专用粉加工企业,形成优质小麦加工产业群。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小麦主销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主食品加工基地,推进面制主食品工业化。
通过重组、兼并等形式,在主产区和主销区,培育形成20家以上日处理小麦超过1000吨的大型制粉企业。
在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稻谷主产区,主要发展稻米的深加工企业,构建稻谷加工产业群,推进米糠、稻壳、碎米等的综合利用,建设年处理稻谷15万~30万吨的加工企业。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部分大城市等稻米主销区,建设一批年产2万吨的大米主食品生产基地。
在东北三省和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大力发展高油玉米、糯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优质专用玉米加工基地,逐步形成玉米深加工的产业群;在西南山地玉米产区、西北灌溉玉米产区和青藏高原玉米产区,重点发展特色玉米食品加工业。
利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建立杂粮和薯类加工基地,重点发展西北地区的荞麦、燕麦、大麦、小米、绿豆、蚕豆等加工业及东北、西南地区的马铃薯、甘薯和木薯加工业。
(2)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我国是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大国。2005年,我国的食用植物油生产总量达到1612万吨,花色品种日益丰富,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缩小。但是,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存在产能过剩、油料综合利用水平低、区域布局不够合理等突出矛盾。我国大豆油加工原料的国际依存度超过50%。加工能力的70%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1)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控制加工总量基础上,整合现有食用油加工资源,调整结构和区域布局,稳步发展花生油、大豆油、菜子油和棉子油等食用油,加快发展山茶油、红花油、橄榄油、米糠油、胚芽油等特色食用油,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的比重,提高油料综合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油料蛋白、生物活性物质等产品,同时推进传统豆制品工业化和新兴豆制品加工业的发展。
到2010年,要使食用油脂产量达到2500万吨以上,食用油精加工产品所占比例提高到70%,日处理大宗油料300吨以上的油脂加工厂的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45%,农村一、二级油的消费比例逐步提高。
2)区域布局
油料主产区以现有骨干加工企业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合理的规模;主销区重点培植生产规模大、联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
在东北和黄淮海等大豆主产区,重点发展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业和大豆蛋白、磷脂等新兴大豆制品加工业,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个日加工量1000吨以上的大豆制油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在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建成大型食用油深加工基地。
在南方油菜子主产区和黄淮海花生主产区,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培育形成若干家日处理油料1000吨及以上的大型菜子油和浓香花生油加工企业;在东北、西北等葵花子主产区,重点发展日处理500吨的中型葵花子油精深加工生产线;在新疆、山东、河北、山西等产棉区,重点发展棉子油、棉子蛋白和脂肪酸衍生物、甘油、棉酚等产品。
在东北、华东、华中等稻谷产区和玉米产区,大力发展米糠油和玉米胚芽油等谷物油;在西北、西南及中南地区,重点发展油茶子、油橄榄、红花子、沙棘、葡萄子、核桃等特种油料加工。
(3)果蔬加工业
我国果蔬资源产量居世界首位,果蔬产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我国果蔬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环渤海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浓缩苹果汁加工基地,西北番茄酱加工基地,东南沿海脱水蔬菜、罐头和速冻果蔬加工基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蔬产业仍然比较落后,采后损失率达20%~30%,果品和蔬菜深加工率不足10%和1%。
1)发展方向和目标
果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浓缩果汁、天然果肉原汁、非还原果汁、复合汁、果汁饮料、果酒以及轻糖型和混合型罐头;蔬菜加工业的发展重点是低温脱水蔬菜、速冻菜、蔬菜罐头、切割菜、复合果蔬汁。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果蔬预冷、分级、包装、贮运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果蔬皮渣综合利用和果蔬流通技术研究,开发果蔬功能产品。
到2010年,果蔬采后商品化率要提高到60%以上,采后损失率降低到10%~15%,果品和蔬菜的深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10%~15%和3%~5%,果蔬皮渣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
2)区域布局
在原料主产区,要重点发展浓缩果蔬汁(浆)、脱水果蔬、速冻果蔬、罐藏果蔬等加工业及提高贮运保鲜水平;在大中城市等主销区,要重点发展果蔬汁等终端产品,同时大力培育大型果蔬流通加工企业。
要结合地区优势,在山东、陕西、辽宁等地发展浓缩苹果汁;新疆等西部地区发展番茄酱、浓缩葡萄汁;河北、天津、安徽等地发展桃浆、浓缩梨汁;重庆、湖北等地发展柑橘浓缩汁与非还原柑橘汁;海南和云南等地发展热带果汁。
在东北、西北、西南等果蔬主产区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发展脱水果蔬产业和果蔬速冻产业,形成环形产业布局,增强出口能力。
(4)肉类加工业
我国肉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十五”期间,我国肉类加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4.8%,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但是,我国肉类生产集中度和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很突出,品种结构不合理、深加工转化率不高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1)发展方向和目标
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的生产,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积极推进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要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牛羊肉、禽肉制品。要广泛开展对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生产各种生物制品。要继续推行定点屠宰,稳步提高机械化屠宰的比重,完善肉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保障肉类食品安全。
到2010年,要使肉类总产量超过8400万吨,其中,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60%、20%和20%左右;肉类制品产量超过110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3.1%;上市流通的畜禽工业化屠宰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45%~50%;大中城市全部实行工厂化、机械化屠宰;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的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规模以上肉类企业通过ISO90001和HACCP体系认证比重达到90%。
2)区域布局
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的领先地区,而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则是肉类生产增长的主要地区。结合地域特点,要在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猪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原、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牛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中原和西南地区,重点建设羊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部和东部的家禽主产区,重点建设禽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