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与译文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是正当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是可耻的。”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说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国家有道,要言行正直;国家无道,行为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都有仁德。”
【原文】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亲自种植庄稼,却最后都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原文】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有时不够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教诲吗?”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外交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最后由子产来润色定稿。”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于人、宽厚慈爱的人。”又问到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到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仁人,他剥夺了伯氏骈邑的三百户采地,使伯氏只得终生吃粗茶淡饭,可是伯氏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其才干是绰绰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种小国的大夫。”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做一个完人又何必一定要这样呢?只要其见到财利时能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国家危难时能临危授命,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久处穷困也不忘昔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算是一位完人了。”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的为人,说:“公叔文子先生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到该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义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财。”孔子说:“原来是这样吗?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借其防邑而请求鲁君立其后代为卿大夫,虽然有人说他这样做不是在要挟君主,我是不相信的。”
【原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其师傅召忽自杀殉节,但同是其师傅的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而不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 这就是他的仁德!”
【原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百姓到了今天还在享受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人了。管仲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谁也不知道呀。”
【原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公叔文子的家臣僎,由公叔文子推荐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公叔文子将来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原文】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译文】孔子在谈论卫灵公的无道时,季康子说:“既然如此无道,为什么他没有败亡、不失王位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办理外交,有祝管理宗庙、主持祭祀,有王孙贾统率军队、保家卫国。 像这样有贤人辅佐,怎么会败亡而失位呢?”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按其诺言实际去做就很困难了。”
【原文】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向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位大夫报告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知道大夫的职责,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啊。君主却说‘你去向三位大夫报告吧’!”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可欺上瞒下,而应犯颜直谏。”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通达仁义;小人浑浑噩噩,日日沉沦,通达财利。”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学问和道德,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向别人炫耀。”
【原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落座,然后问道:“蘧老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错,但未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真是一位好使者啊!真是一位好使者啊!”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包括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老师在说自己啊!”
【原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常常评论别人的短处、批评别人的过错。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和指责别人。”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和本事。”
【原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和推测别人的欺诈行为,也不主观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能及时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样的人应该是贤人吧。”
【原文】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孔子说:“我不敢花言巧语、卖弄口才,而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它的品德。”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如何呢?”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公平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苍天吧!”
【原文】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对季孙氏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知孔子,并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将其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原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其次是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其次是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其次是逃避别人难听的恶言。”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位贤人了。”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夜。早晨看门的人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坚持去做的孔丘吗?”
【原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过了一会儿又说:“真可鄙呀!硁硁的声音好像在诉说没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算了吧。《诗经》中说,‘水深,就穿着衣服泅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原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君薨,百官总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居丧守孝,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的。国君死了,继位者三年不问政事,在这三年中,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而听命于宰相。”
【原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为政者依礼办事,那么百姓就容易听从指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