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相当长的历史内,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皮影戏被誉为“最中国”的卡通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一节皮影戏出世的传说
关于皮影戏的出世,历来有诸多传说。这些有趣的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民间皮影的身世。
一、孔子施教
山西地区传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因为长相非常丑陋,怕影响听众情绪,授课之时用布帘遮挡自己,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秦统一六国后,有人便将一些历史故事,仿效孔子隔帘讲学的办法,用说书形式进行演说,后来又有人结合剪纸艺术并配上民歌说唱来表演并延续到现在,因此陕西的艺人还把皮影戏叫做隔帘说书。
关于孔子和皮影的第二个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孔子的弟子卜子夏带其门徒田子方、段干木到孝义(孝义在战国时期属魏国)讲学,传授孔子的儒家学说,为了吸引听众,就利用皮影戏招揽众人。现场夜风习习,讲堂上,大家宽袍大袖,席地而坐,一会儿是书声琅琅,一会是皮影婀娜;老师一会儿讲解,一会儿用皮影道具演示;学生听得如醉如痴,在新颖而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教化,学到了知识,实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皮影戏就此诞生,伴随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流传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
二、汉宫起源
传说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于是他让画师画了她的像,挂在甘泉宫里时常追忆。画像看得多了,刘彻越发思念李夫人。这时有一个齐国来的方士少翁自告奋勇,说自己能为武帝召李夫人的魂魄前来相见。汉武帝听了,立即把少翁召进宫。一天,少翁用皮雕刻了李夫人的侧面像,涂上颜色,猛然看去倒像李夫人。又在室内挂起白色方形帷幕,帷内点着灯烛,通明亮堂,让汉武帝坐在方帷的外面,对着帷帐观望。少翁贴着帷帐操纵皮人,那影子就仿佛是李夫人姗姗而来。
汉武帝一看,果然是自己最宠爱的李夫人,不由高声喊道:“夫人,我多么想你,快来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吧!”
“万岁呀万岁!我每天都在思念你,真想和你坐坐谈谈心事,可我俩相隔着一座白云山,怎能同坐在一起呀?”
“我要把这座白云山砍掉!”
“万岁使不得,你要把白云山砍掉,咱俩就再也见不到了。”
“那该怎么办呀?”
“万岁莫难过,每月十五日夜晚,我都在这里同你相会。”
说完,李夫人的影子(其实是少翁的皮影人)便不见了。
汉武帝为了与李夫人每月十五相会,就留少翁在宫里专门为他放皮子雕成的李夫人雕像。
少翁使用最早的光影游戏,让汉武帝如临梦境。如此说来,他就是皮影戏的始祖了。
又有传说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时,一位美丽聪颖的宫娥巧手将桐叶剪成各种人形,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在窗子上的影子上下飞舞,逗得小太子开心地笑了。“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的歌谣从此被流传了下来。这也被传说是皮影戏的起源。
三、张良弄影退敌
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智退了项羽三千大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在台湾一带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四、观音演经
北京西派皮影传说观音曾三渡陕西华阴县。有一次观音发现华阴县将有灾难降临,便在离华阴县很远的地方,以佛光为幕,以竹叶为影,自己坐在蒲团上,演绎劝善故事,把华阴县的百姓引来看戏,化解了一场灾难。
五、黄龙真人影戏退敌
山西皮影艺人认为黄龙真人为皮影戏神。黄龙真人为殷纣时代故事人物,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门下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之一,修道于二仙山麻姑洞。在一次为周武王守城战中,设空城计,以纱糊住城门,张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
六、纱窗影戏苗庄王
相传,古代兴隆国国王苗庄王膝下无子,只有三位公主。大公主苗因、二公主苗缘,都已招了驸马在朝为官,只有三公主苗善未曾成亲。苗庄王意欲招新科状元徐建生为三驸马,主持朝政,将来好继承自己的江山社稷。
可是,苗善自幼喜读经卷,不看四书,不学五经,不愿嫁人,驸马江山都不要,一心想着入佛门。一日,借替父王到大香山白雀寺祭祀之机,出家为尼,永不回宫。
为此,苗庄王染了大病,久久不得痊愈。
一日,南海观音菩萨打坐莲花台,白鹦哥来往传法,观音突觉心悸,袖手一拈,原来凡间苗善已到脱胎换骨之时,当前去点化于她。于是把苗善变成一位道长,让其沿街行医,声称可包医一切疑难杂症,大臣闻讯,请“道长”到皇宫为苗庄王治病。
看过苗庄王的病,“道长”对苗庄王说:“药方好开,管保药到病除,可就是药引难找。”
苗庄王说道:“孤家拥有万里江山,还有什么找不到的药引!”
“道长”说:“需要你的亲人献出双手双眼。”
苗庄王命他的两个女儿前来,问谁愿意为治他的病献出双手双眼,但没一个女儿答应。此时苗善显出真容,献出了自己的手眼。
苗庄王看了血淋淋的手眼,吓出了一身冷汗,不久病愈。
此后,苗庄王日夜思念三公主苗善,群臣无计可施。丞相段标就用皮子雕刻出苗善的形象,为苗庄王在帷帐后借灯光表演。苗庄王越看越高兴,像见到了真苗善一样。因为苗善为自己治病失去了双手双眼,苗庄王就下旨封苗善为千眼千手观音菩萨,并将三皇姑二月十九的生日定为她享受人间祭祀的日子。又让段标雕刻了许多皮人,把三公主苗善的故事编成了皮影戏,领了一班人马离开宫廷,走向民间,广为传播。
因此,碗碗腔纱窗影戏班社公认苗庄王为祖师爷。碗碗腔纱窗灯影班社每到一处,第一件事就是供奉苗庄王牌位。
七、观音点化丑善人
传说古代滦州一个外号叫“大嘎奔儿头”的汉子,这汉子长相出奇的丑,满面大麻子,一只胳膊长,一只胳膊短。老天爷给予这样的人总是十分艰苦的环境,大嘎奔儿头也不例外,他家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日子过得挺穷,都四十好几了还娶不到媳妇。
大嘎奔儿头人穷心善,又是个孝子,自己怎么着也不能让老娘饿着,难得还一心向佛,见庙磕头,见佛烧香。
有一年,南海的观音菩萨来东土劝人行善,来到翼东滦河边,见到给人拉纤的大嘎奔儿头。观世音知道这是个好人,就打算救助他,于是便变了个白发老婆婆来到大嘎奔儿头面前,问道:“小伙子,想不想把日子过好点?”
大嘎奔儿头说:“我的老奶奶,我能不想吗?可我这傻大黑粗的,又没个能耐,咋能过好呢?”
老婆婆说:“你不是挺会唱吗?就耍皮人儿吧,劝人行善,不是挺好的吗?”
“咋个耍法呢?”
“用驴皮刻成人形,着上色,用线吊着,边唱边耍,教人学好行善,你也可以好好养活你老母了。”
“我长得丑,又怕见人,再说我唱男的还中,要是唱女的,大老憨嗓子还不把人笑死?”
“那不怕,搭个台子,前面支上个窗户,四面用布围上,人们从外边只看见皮人影儿,看不见你,唱女人时你掐着点嗓子,嗓音不就细了?”
说罢,观音现了原形,大嘎奔儿头才知道见了菩萨,赶紧叩拜。从那时起,大嘎奔儿头开始唱驴皮影戏,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皮影戏就此流传下来。
第二节皮影戏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皮影戏的产生,我们听到了很多传说。这些传说为我们了解皮影戏的起源提供了线索,但不能以此为据断定皮影就是某代某人的创作。应该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的“光”和“影”的原理,发明和创造了一种融绘画、雕刻、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它是聪明睿智的中国人民极具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产物。“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历史风貌。
一、皮影戏的萌芽
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面对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地震洪水、疾病灾害等自然现象的无知、迷惘和无奈,出于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并相信神灵可以主宰命运、主宰一切。在两万多年前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相信灵魂是人的影子和映象,与人的生老病死相关,一旦灵魂离开人体,人就会生病或死亡,就要施以治病去痛、驱凶化吉的巫术,使灵魂归位,这就需要还魂术。于是“巫师”、“方士”应运而生,他们被誉为神的使者和化身,普遍受到人们的尊崇。于是,在中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弄影还魂术”。在当时,这种方术属于方士掌握的秘而不宣的技能。他们利用梦、影、幻觉,使其想象与观察巧妙结合,使帝王们相信生命可以无限延续,相信不死,结果使之相信了灵魂的存在,使“弄影还魂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方术,后来即成为皮影戏的前身,因而就产生与这种方术有关联的汉武帝和他的爱妃的一段传说。
在这一时期,由方士的“弄影还魂术”衍生演变而出现的影戏(还不能称为皮影),只是一种简单的光影游戏,服务对象只限于帝王宫廷,一般平民百姓无缘得见。这一时期就是皮影戏的萌芽孕育时期。
二、皮影戏诞生和成熟
隋唐时代,一方面方士、道士仍然利用“弄影术”进行说教,另一方面他们服务的对象已逐渐从帝王转向一般庶民。经常有道士或者隐士拿影子替人算卦相面之事。
《酉阳杂俎》记载:“宝历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张灯相人影,知休昝。言人影欲深,深则贵寿。”“山人”在当时多指山中道士或隐居者。
隋炀帝大业九年,唐县有个叫宋子贤的人善于驾驭光影之术,能在自家楼上表演迷惑人的影像。他经常取光弄影,时而变成神佛的样子,时而变做蛇兽的形状,因而被周边不少人奉为神灵。从这个时期开始,“弄影术”的秘密逐渐为广大平民百姓所接受和了解。
到了唐代,自唐太宗开始,唐朝的统治者积极提倡宗教,频繁举行各种宗教佛事活动,寺院戏场既是老百姓祈福求神的场所,同时又是民间宗教活动的中心。当时的寺院中盛行弘扬佛法(俗称讲经说法),分为“讲经”与“俗讲”两种。前者的听众是出家人,后者的听众是世俗百姓。用于“俗讲”的文字名叫“变文”,在“变文”中,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为了能把佛教经义讲得更加生动活泼,宫廷教坊依据讲法师们讲法时的声调,创作谱写了歌曲,广为传播,使得“俗讲”形式不拘一格,有说有唱,引人入胜。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了许多宗教与世俗题材的长篇“变文”,“变文”中构造了大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了吸引和吸纳更多的听众,讲师们在宣讲变文时常用绘制的画图来释解教义,这些画被称为“经变画”或“变相图”。例如敦煌现存的《降魔变文》中,舍利佛降六师片断,在变文卷子后面皆绘有舍利佛与劳度差斗圣的变相图,就是当时讲唱艺人所使用的真实变图。变文的内容和变相图画是一致的,每幅图画描绘的场面,都与经文内容环环相扣,随着绘文的演进,演讲者会卷动画册,变换画面,使图像故事与经文内容相符,目的是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思想受到深刻的感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纸影演故事”。
后来,在原来由僧尼组成的俗讲队伍中又加入了民间艺人,讲述表演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佛经教义,增加了如《舜子变》、《王昭君变》、《伍子胥变》等大量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和民间传说。
《全唐诗》中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诗,描述的就是女艺人一面说唱变文并转动画卷,一面请听众观看变图的情景,其诗云: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从这首诗中描述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所讲的内容已不限于佛教经义,还有历史故事。同时,运用画卷做道具,辅助演讲,以增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