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2500000056

第56章 在北京大学(1966~1977)(18)

但是,问题还没有完。仍然是那一位张先生,命令我同中文系一位姓王的教授,每天推着水车,到茶炉上去打三次开水,供全体囚犯饮用。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位王教授会同我并列。据我所知,他并没有参加“井冈山”,也并没有犯过什么弥天大罪,为什么竟受到这样的惩罚呢?打开水这个活并不轻,每天三次,其他的活照干,语录照背。别人吃饭,我看着。天下大雨,我淋着。就是天上下刀,我也必须把开水打来,真是苦不堪言。但是,那一位姓王的教授却能苦中寻乐:偷偷地在茶炉那里泡上一杯茶,抽上一烟斗烟。好像是乐在其中矣。

(十二)特别班

这一批牢头禁子们,是很懂政策的。把我们这“劳改罪犯”集中到一起,实行了半年多的劳动改造。念经、说教与耳光棍棒并举。他们大概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是采取分化瓦解的时候了。

“特别班”于是乎出现。

牢头禁子们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标准,从“劳改罪犯”中挑选出来一些人,进这个班。

这个班的班址设在外文楼内。但是,前门不能走,后门不能开,于是就利用一扇窗子当作通道,窗内外各摆上了一条长木板,可以借以登窗入楼,然后走入一间小教室。这间教室内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摆设?我不清楚。在我眼中,虽然近在咫尺,却如蓬山万里了。

我是非常羡慕这个班的。我觉得,对我们“劳改罪犯”来说,眼前的苦日子,挨打,受骂,忍饥,忍渴,咬一咬牙,就能够过去了。但是,瞻望将来,却不能无动于衷。什么时候是我们的出头之日呢?我眼前好像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海,却没有舟楫,也看不到前面有任何岛屿。我盼望着出现点儿什么。这种望穿秋水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啊!现在出现了“特别班”,我认为,这正是渡过大海的轻舟。

“特别班”的学员有一些让人羡煞的特权。他们有权利佩戴领袖像章,他们有权利早请示,晚汇报,等等。在牛棚里,党员是剥夺了交党费的权利的。“特别班”学员是否有了权利?我不知道。我每次听到从“特别班”的教室里传出来歌颂领袖的歌声或者语录歌的歌声时,那种悠扬的歌声真使我神往。看到了学员们一些——是否被批准的,我不清楚——奇特的特权,我也是羡慕得要命。比如他们敢在牢房里跷二郎腿,我就不敢。他们走路头抬得似乎高一点儿了,我也不敢。我真是多么想也能够踏着那一块长木板走到外文楼里面去呀!

后来,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一直到“黑帮大院”解散,“特别班”的学员也没能真正变成龙跳过“龙门”。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度尼西亚语的教员

这一位教员原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南京东方语专业转来的学印尼语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人非常聪明,读书十分勤奋,写出来的学术论文极有水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留学印尼时,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我也曾尽了点儿绵薄之力。因此我们关系很好。他对我毕恭毕敬。

然而人是会变的。“文化大革命”北大一分派,他加入了掌权的新北大公社。人各有志,这也未可厚非。但是,对我这一个“异教徒”,他却表现出超常的敌意。我被“揪”出来以后,几次在外文楼的审讯,他都参加了,而且吹胡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胜过其他一些参加者。看样子是唯恐表现不出自己对“老佛爷”的忠诚来。难道是因为自己曾反苏反共现在故作积极状以洗刷自己吗?我曾多次有过这样的想法。否则,一般的世态炎凉、落井下石的解释,还是不够的。

然而政治斗争是不讲情面的。

有一天早晨我走出“黑帮大院”,钦赐低头,正好看到写在马路上的大字标语:

打倒反革命分子某某某!

我大吃一惊。就在不久前,在一次审讯我的小会上,他还是“超积极分子”。革命正气溢满眉宇。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反革命分子”了呢?原来有人揭了他的老底。他在夜间就采用了资本主义的自杀方式,“自绝于人民”了。

对于此事,我一不幸灾,二不乐祸。我只是觉得人生实在太复杂,太可怕而已。

(十四)自暴自弃

在牛棚里已经待了一段时间。自己脑筋越来越糊涂,心情越来越麻木。

这个地方,不是地狱,胜似地狱;自己不是饿鬼,胜似饿鬼。如果还有感觉的话,我的自我感觉是:非人非鬼,亦人亦鬼。别人看自己是这样,自己看自己也是这样。不伦不类地而又亦伦亦类地套用一个现成的哲学名词:自己已经“异化”了。

过去被认为是人的时候,我自己当然以人待己。我这个人从来不敢狂妄,我是颇有自知之明的。如果按照小孩子的办法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的话,我毫不迟疑地把自己归入“好人”一类。就拿金钱问题来说吧。我一不吝啬,二不拜金。在这方面,我颇有一些“优胜纪略”。十几岁在济南时,有一天到药店去打药。伙计算错了账,多找给我一块大洋。当时在小孩子眼中,一块大洋是一个巨大的财富。但是我立即退还给他,惹得伙计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这种心理我以后才懂得。1946年,我从海外回到祖国,卖了一只金表,寄钱给家里,把剩下的“法币”换成黄金。伙计也算错了账,多给了一两黄金。在当时一两黄金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我也立即退还给他。在大人物名下,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对一个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也不能说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

到了现在,自己一下子变成了鬼。最初还极不舒服,颇想有所反抗。

但是久而久之,自己已习以为常。人鬼界限,好坏界限,善恶界限,美丑界限,自己逐渐模糊起来。用一句最恰当的成语,就是“破罐子破摔”。自己已经没有了前途,既然不想自杀,是人是鬼,由它去吧。别人说短论长,也由它去吧。

而且自己也确有实际困难。聂记革委会赐给我和家里两位老太太的“生活费”,我靠它既不能“生”,也不能“活”。就是天天吃窝头就咸菜,也还是不够用的。天天劳动强度大,肚子里又没有油水,总是饥肠辘辘,想找点儿吃的。我曾几次跟在牢头禁子身后,想讨一点儿盛酱豆腐罐子里的汤,蘸窝头吃。有一段时间,我被分配到学生宿舍区28楼、29楼一带去劳动,任务是打扫两派武斗时破坏的房屋,捡地上的砖石。我记得在28楼南头的一间大房子里,堆满了杂物,乱七八糟,破破烂烂,什么都有。我忽然发现,在一个破旧的蒸馒头用的笼屉上有几块已经发了霉的干馒头。我简直是如获至宝,拿来装在口袋里,在僻静地方,背着监改的工人,一个人偷偷地吃。什么卫生不卫生,什么有没有细菌,对一个“鬼”来说,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了。

我也学会了说谎。离开大院,出来劳动,肚子饿得不行的时候,就对带队的工人说,自己要到医院里去瞧病。得到允许,就专拣没有人走的小路,像老鼠似的回到家里,吃上两个夹芝麻酱的馒头,狼吞虎咽之后,再去干活,就算瞧了病。这行动有极大的危险性,倘若在路上邂逅碰上监改人员或汇报人员,那结果将是什么,用不着我说了。

有一次我在路上拣到了几张钞票,都是一毛两毛的。我大喜过望,赶快揣在口袋里。以后我便利用只许低头走路的有利条件,看到那些昂首走路的“自由民”绝不会看到的东西,曾捡到过一些钢镚儿。这又是意外的收获。

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在“黑帮大院”的厕所里,掉在地上的钢镚儿最多。从此,别人不愿意进的厕所,反而成了我喜爱的地方了。

上面说的这一些极其猥琐的事情,如果我不说,绝不会有人想到。如果我自己不亲身经历,我也决不会想到。但是,这些都是事实,应该说是极其丑恶的事实。当时我已经完全失掉了羞恶之心,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寒而栗。我从前对一个人堕落的心理过程发生过兴趣,潜意识里似乎有点儿认为这是天生的。现在拿我自己来现身说法,那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然而谁来负这个责任呢?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牛棚生活,千头万绪。我在上面仅仅择其荦荦大者,简略地叙述了一下。我根据“以论带史”的原则,先提出了一个理论:折磨论。最初恐怕有很多怀疑者。现在看了我从非常不同的方面对“黑帮大院”情况的叙述,我想再不会有人怀疑我的理论的正确性了。

“革命小将”们的折磨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他们绝不会暴露自己心里的肮脏东西,别人也不便代为答复。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劳动改造”。我在上面已经说过,这种打着劳动的旗号折磨人的办法,只是改造人的身体,而决不会改造人的灵魂。如果还能达到什么目的的话,我的自暴自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折磨的结果只能使人堕落,而不能使人升高。

这就是我对“折磨论”的小结。

牛棚转移

时令已经进入了冬季,牢房里也装上了炉子,生上了火。虽然配给的煤不多,炉火当然不能很旺。但是,比起外面来,屋子里已经是温暖如春了。

可是劳改的队伍却逐渐缩小了起来。一来二去,剩下的人不多了,就都受命搬到一间大屋子里来。什么原因呢?我不清楚,当然也不敢问。我此时反正已经堕入阿鼻地狱,再升上一级两级,是鬼总是鬼,对我无所谓了。

屋子里显得空荡荡的。大概是因为人少了,连老鼠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大白天里,竟敢到处乱窜。我从家里带回来的一个干馒头首当其冲,被老鼠咬掉了一些。我想赶走它们,它们竟敢瞪着小眼睛,在窗台上跟我玩捉迷藏。也许老鼠们也意识到,屋子里住的不是人,而是“黑帮”,等级不比老鼠高,欺负他们一下,谅他们也不敢奈自己何。

大家虽然不大敢随便说话,不能互通信息,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没有不透风的墙”,我逐渐知道了,聂记革委会改变了对待“劳改罪犯”的“政策”,不再集中,而要实行分散,把各系所处的“罪犯”分回各自的单位。

姗姗来迟,东语系也把我们几个“罪犯”提回系里。我们的“牛棚”转移了,转移到外文楼去。

前些日子,“特别班”还在外文楼时,我是多么希望能进外文楼来呀!

现在果然进来了;却是依然故我。我们几个“罪犯”被分配住在二楼北面的缅甸语教研室里,都在地上搭地铺。靠窗子有一张大桌子,我们的牢头禁子睡在上面,居高临下,监督我们。他外号叫“小炉匠”,大概是姓卢的青年学生。最使我吃惊的是,“我们”又增加了新人,是“黑帮大院”中没有见过的。他们也是“罪犯”吗?我心里纳闷。反正现在是同我们一锅煮了,彼此相安无事。

在这里,生活比较平静了。不像在“黑帮大院”里那样,时时刻刻都要把神经绷得紧紧的,把耳朵伸得长长的,唯恐牢头禁子喊自己的名字时答应晚了,招致灾难。现在牢头禁子就高踞在同一间小屋的桌子上,用不着把神经弄得那样紧张了。

但是,日子也并不好过,也不可能好过。我仍然是“劳改罪犯”。这楼上有许多办公室,大多是各专业的教研室。在我被“打倒”以前,我当了20年的系主任。这些办公室我都是熟悉的。周围的气氛当然是非常好的。

我是这里的主人。而今时移世迁,我一“跳”(自己跳出来也)而成为阶下囚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我当“反革命”已经有一年多了。

我并不是留恋当年的“威风”,我深知自己已被“打倒在地”,永无翻身之日了。我只求苟延残喘而已。

现在,在整个大楼里,我只有三个地方能进:一是牢房,二是厕所,三是审讯我的屋子,最后这一项是并不固定的。至于第二项则是“黑帮”同“白帮”(“革命者”)共同享用的,因为“黑帮”虽然是鬼,也总得大小便呀。——真鬼大概是不大小便的,待查。

此外,这里也颇有令人难堪之处。“黑”“白”杂居,抬头不见低头见。

中国是礼仪之邦,见了面,总得说点什么。可我们又缺少英美人见面说的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或者单纯一声Hello!现在习用的“早安”之类,是地道的舶来品。我们过去常用的:“你吃了饭了吗?”是举国通用的问候语,我想缩为“国候”。现在,在外文楼,见到了以前很熟很熟的人,舶来品不敢用,“国候”也不敢用。只有低头,望望然而去之。“白帮”怎么想?我不得而知。似我“黑帮”却实在觉得非常别扭。有时“白人”在某一间屋子里,讨论什么问题,逸兴湍飞,欢笑之声中溢满了“革命气”,在楼道里往复回荡。这“革命气”却一点儿也没有熏到我身上。我们现在是“谈笑之声能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能闻”者,能听到也,这是别人的声音,我们是不能有声音的。我们都像影子似的活动着,影子是没有声音的。

同类推荐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名人传

    名人传

    本书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了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书中多侧面地表现了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作者通过对三位传主的刻画表达了其英雄观念的命运图式: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热门推荐
  • 生世两不弃

    生世两不弃

    夏莫颜剑兰城城主,神,却因一些原因,短时间内法力只能一点一点恢复。因被人从悬崖推下去,无意间凌云剑认主,自己被迫加入凌云宗。在这期间自己不信他人,被陷害至经脉俱断。自己重新进入凌云宗,洗清冤屈。而后想起前世往事,与男主结果如何?欢迎收看。
  • 绝世小少爷

    绝世小少爷

    叶宇是叶家的唯一少爷,为了学武学医求天文地理,拜师隐居于万迎村,五年后重回叶家,开启了新的一番生活......
  • 死神之御风刀

    死神之御风刀

    正因为我们看不见,所以才可怕:故事的主人公叫“余烬”,他重生在《死神》之日,正是桧佐木修兵带队前往现世魂葬之时:作为朽木露琪亚的同期生,猪脚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学得一手神乎其神的瞬步,Cao着一流的御风剑法:左手鬼道、右手斩魄刀·九十九,从此开启了一个以“最强队长”为目标的死神生涯……(面对疾风吧,哈撒给!)(作者非久保带人,不能完全契合原作,不喜勿入!!)
  • 怎言戏子无情

    怎言戏子无情

    她,是长安城中出了名的戏子;他,是长安城中出了名的将军;一见钟情便是喜欢;但也仅仅只有喜欢.
  • 冥皇日记

    冥皇日记

    驱使恶鬼、祭炼鬼刀,呼风唤雨、叱诧风云。冥皇精彩一生,就在冥皇日记。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本书从艺术培养、习惯养成、学习方法、阳光心态以及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交际能力和良好品行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最新观点。
  • 祖国祖国

    祖国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我的祖国母亲,让我为你唱一首歌,赞美你的伟大和辽阔。
  • 天黑有你

    天黑有你

    【青春校园金融才子VS小财迷1v1】踟大外语系周晗烟不谈情只谈钱,典型的财迷一个。财迷就算了,偏偏还是一个夜盲,夜盲就算了还是一个不爱吃胡萝卜的夜盲。踟大金融系系草秦译辰,伸手将只是刚好路过的周晗烟拉着,对面前样貌出色又才气逼人的系花说:“她是我女朋友,请你以后不要纠缠我,我不想任何人破坏我和我女朋友的关系,更不想我女朋友生气。”只谈钱不谈情的周晗烟戳着秦译辰的手臂,“劳烦结一下,演你女朋友的演出费。”秦译辰:“······”小财迷。后来,秦译辰大方,给了周晗烟一张卡,“我要雇你一直当我的秦太太~”
  • 至尊吃货懒药师

    至尊吃货懒药师

    谁说特工就不能是吃货了?谁说吃货就不能穿越了?沈凌,一个实力顶级然而却嗜吃如命,任务都能不接就不接的超级……懒特工,终于…………她把自己吃死了……再次醒来她成了异世大陆的胎宝宝,打定主意这辈子混吃等死的她,究竟能否如愿?敢打她主意?扔去喂狗!作为一只吃货,她的愿望就是吃遍天下美食……什么?这个世界竟然不止一个位面?那就提升实力,上去继续吃!不过……这不应该是美食文吗?这个实力撒狗粮的男人是什么鬼?……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