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指出,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培养孩子的知识技能来得更加重要。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在学习中,能否提高学习的能力,将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其中,记忆是学习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好的记忆能力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现在就打开学习锦囊,做个记忆“王子”吧!
90%的记忆靠课堂
课堂上我除了学习,还会想很多事情。也许是老师讲课时的一句话,也许是同学回答问题时的一句话……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后,我再也不能专心地听讲了。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不听讲的坏习惯,进而听课的效率越来越低,很多知识也记不住了,学习成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1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凡是自控能力差的大多是不爱学习的,一般来说,都伴随着爱动的习惯。因此,可以安排自己学习围棋、练习毛笔字等需要静心的事情来锻炼自身的自控力。
2注意听老师的提问。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理解记忆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的需要同学来回答,有的则是老师自问自答。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为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抓住老师的讲课思路。再把这些问题很好地记录在你的课堂笔记上,对于以后的复习会十分有效,方便记忆。
3边看、边听、边琢磨。若想让自己专心致志地学习,就要在上课时眼睛盯着老师,仔细看老师的动作、板书、推导和演算过程;耳朵跟着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细节;仔细琢磨相关知识的联系,总结规律和方法。
4掌握老师授课时的推导过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在授课时都会针对某一结论进行一个推导过程,目的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方便同学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如语文课文的结构分析,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等等。
5抓住关键,及时消化。一般而言,听讲的关键内容主要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式等;教师补充的重要内容;教师点出的学生最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预习时未完全弄明白的学习内容。
6注意提示性语言。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所说的提示性语言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接下来所说的就是老师的教学思路了,也就是需要你准确理解记忆的知识了。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所以,当你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语后,一定要认真听讲,以免遗漏知识点,给以后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7积极思维,学思结合。俗话说:“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积极思考、学思结合对记忆知识多么重要。
中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兴奋,上课时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班上有点风吹草动,他总是第一个知道,第一个被吸引过去;其次,对该学科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时,自然就会开小差,不认真听讲;再次,不喜欢任课老师。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不喜欢任课老师时,就会失去听讲的欲望;最后,没有正确的听课方法。一节课一般45分钟。而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也就在20~30分钟左右,有些孩子根本不懂得利用这个时间,往往该听的时候不听,因此漏掉了很多重点知识。所以,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对于记忆所学知识也尤为重要。
正确预习不可少
每次上课时,我都会很努力地听讲,可听课效果还是不好。常常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很陌生,不容易理解,感觉就像吃“夹生饭”一样,在上课的过程中,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来不及思考老师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很被动。当我向老师说出困扰时,老师一语点破了我的症结所在——没有预习。
1预习两遍,间隔一天。对于一些较难的科目和章节,我们可以提前一周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如化学卤素这一内容,我们可以在周一用30分钟预习一遍,周三再用30分钟预习一遍。这样到了周五老师讲到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把握重难点,轻松记忆了。
2预习应在课本或笔记本上留下痕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必须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明白了,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哪些地方有了感受,都应在课本上做出批注或在笔记本上加以整理。在听新课时,可以对照这些记录去听,不明白的地方重点听,掌握住听课的重点,有利于记忆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3找对预习方法。如句型练习可以采用找一找,归一归,比一比的方法;阅读练习可以采用划一划,查一查,写一写的方法,等等。
4学会尝试。拿数学来说吧,在预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解数学题,可以帮助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往往每课时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预习时应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的能力。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5合理分配时间。如果时间允许,预习时应完成部分练习题。结合预习,做几道自选练习题,及时验证预习效果,对达到预习目的也很重要。因为在独立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检验预习的实际结果,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对记忆新知识也有一定帮助。
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听课效率,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在课堂上找到发挥自己的舞台。同时,课前预习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成语“笨鸟先飞”中的“先”,就是先学一步。对于新知识,老师开讲前先预习,可以让我们学起来心中有数。因为是新课,预习时可以不求甚解,只做到知其然,同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再甚解,搞清预习中的难点、疑点和重点,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新课时先有准备,心中有数,自然会减轻学习难度,学起来轻松多了。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还能记得更牢。
做好读书笔记
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知识点实在是太零散了,哪怕是一个生字、生词都要花些时间才能记住,而且知识点也十分复杂,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为此,我有时几乎都想放弃了。可为了高考,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前程,我又不得不认真学习。可每次都会很累,效果也不够理想。一天,同桌看我很苦恼,就告诉我说:“学习的秘诀在于做好读书笔记。”
1摘录式笔记法。在读书时,把书上精彩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不必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使用。
2批注式笔记法。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一般有三种形式:“眉批”,即批在书头上,“旁批”,即批在句子或一段话的旁边;“尾批”,即批在一段话或整篇文章之后。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思想高度集中,而且可以提高阅读记忆的效果。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3体会式笔记法。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出来,即读书体会或读后感。体会式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4提纲式笔记法。写出提纲,弄清楚书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写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孩子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强记阅读法。读完文章后,立即回忆一遍主要内容,力求记住。重复阅读同一文本时,每次间隔的时间尽可能地长一些。记忆应尽可能准确。如果内容不太多,要尽力一次记住,如果内容较多,可以采取分段记忆。
6书签式笔记法。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书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有空读一读,记牢了之后,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7符号标记法。用各种符号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做标记,以便于应用时查阅和再阅读时注意的一种阅读方法。其做法是在重要的句子下划横线;在重要的段落旁画竖线;将关键性的词语圈出来;在有疑惑处画问号;在有感悟的地方画感叹号。这样便于应用时查找,有利于对重点内容的记忆,便于利用很少的时间对重点内容的再阅读。
8卡片式笔记法。就是用厚一点的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按照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携带方便,每天可以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日积月累,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一边阅读一边摘记,可以使人避免杂念及外界因素的干扰,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记忆效果好。因此,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此,古人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所以,做好读书笔记是一种高级的记忆形式。这是因为,在学习活动中,既用眼睛看,又用嘴巴读,还要动脑筋思考,加之动手做笔记,感官的多通道协同活动,其效果远高于某感官的单方面活动,因此记忆效果好。
作业——记忆的重要保证
我知道老师让我们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每当遇到难题我就弃之一边,还蒙骗家长说做完了。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借同学的作业本抄袭。我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就难以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容易养成依赖心理和投机取巧的坏毛病,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容易忘记。所以,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1认识写作业的意义。如果没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即使完成了作业,也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要想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必须先认识到写作业的意义:一是作业是课堂的延伸,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以便及时补救;二是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三是写作业时需要思考,这就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记忆知识的长久性。
2按时完成作业。为了按时完成作业,你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作业计划,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完成。这样,不但能记牢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还能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明白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害处。做作业要讲究实效,如果你把今天的作业留到明天做就没有了效果。这就好比本该今天的吃的菜,你却留到了明天才吃一样,不仅失去原有的味道,甚至变坏。做作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4树立自信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思考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缺乏信心,只要不是一下子就会做的,就认为是难题,随之弃之一边。这时,就要要求自己认真思考,当自己做出来后,给予及时的鼓励,这样就会增强自信心,提升记忆的兴趣。
5自我检查作业。知晓自我检查作业的方法,并养成习惯,而不应该让家长代替检查作业。这样有助于摆脱依赖心理,杜绝抄袭作业的毛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6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任务。如果能够专心完成,要给予一定奖励,让自己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任务。如果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写作业的时间。
7学会调换顺序做题。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不要每遇到一个不会的题目就去问父母,否则既容易打断做作业的安静氛围和专心程度,又浪费时间,不利于知识的记忆。
8比较归类。如果在做作业时,善于把几种解法进行比较,找出“思路正确、方法对头,步骤简明”的最佳方案,并进一步通过比较把习题进行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做一道题可以抵上百道题。以后见到同类题,就可以很快地做出来,这是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最好的办法,而且还能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记忆其他知识。
9错题要订正。订正一道错题,比多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因为,从错处暴露了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缺漏,是审题问题、计算问题,还是概念问题、推理问题。经过更正后,就可以补上自己的欠缺。更正错误时,最好用彩色笔把错误的地方划出来,在旁边注明正确答案。到复习时,看看经过自己更正的作业,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避免犯同类错误。
提到作业,每一个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也是每个学生一上学就开始接触的一项学习任务。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某知名教师说过的:“完成作业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前提。”的确,这一重要性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学生都重视作业。但是,你知道吗,做作业也是有很多学问的,掌握不好,你会既费时又费力;掌握好了,才会起到一定的成效。所以,一定要掌握科学的作业方法。
学以致用才能记忆好
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在生活中不会应用;背了不少古诗词,但从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学习新知识后,答题考试还可以,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不行了。真不明白,我的功课是怎么学的。
1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时你就可以问老师、问父母、问同学,就在这一问一答中,便学会了观察生活,学会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靠。
2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场景。既可以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窍门,也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
3将知识掌握牢固。学习的知识不会应用和知识掌握不牢固有关,因为记得不牢,所以在应该应用这个知识时,不能从头脑中反应出来。所以,需要对所学知识多练习,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