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法想象,在今天的这个社会上,有人在17岁之前是还没有上过学的,当然特殊群体除外;也无法想象,今天的社会里,有人仍需要靠着不停地争取才能去上学;更无法想象的是,这个故事本身发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美国,那个在教育上比我们好很多的的国家。可是,故事就这样子发生了,附带着的是一个人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个人的进化史。整个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对自我不断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过去不断告别的过程。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她不曾想过自己可以走得这么远。她人生中的很多个轨迹,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共同点,有些人选择了勇敢,有些人选择了妥协,有些人直接认怂,每一种选择,最终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故事从作者的父辈说起,他们的家庭原本应该是很多普通家庭中的一个,有一个聪明的母亲,曾经当过兵的父亲,母亲就是因为父亲的与众不同的性格而选择了他。婚后的日子,一开始应该是正常的样子,而后父亲渐渐开始不相信政府,不相信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也不让自家的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觉得那是对孩子的洗脑,带着一家人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父亲总觉得世界末日快要来临,不停地屯着很多的东西,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充当的不是慈父的角色,而是霸主。身为他的子女,不能是我们自己,得乖乖听他的便是。直到多年以后,作者才明白这种症状是躁郁症。只是父亲坚持的原则是不上学,不就医。所以,很久很久以前,从来没有人敢说父亲生病了。
整个故事跨越了作者的童年,少年,青年直至成年。看着看着,仿佛看完了一个人的一生。这一生的跌宕起伏,不过想换来当初自己被欺负的时候,父亲或者母亲的一句:保护。可是,直至最后,作者依旧没能得到这句打从心里发出的来自父母的保护。
直至作者17岁后开始上学,在书籍的引导下,在教育的启蒙下,她渐渐摆脱了父亲强加的很多的价值观,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在父亲眼里,在哥哥眼里,便是背叛。父亲甚至觉得她魔化了,他想让这个女儿再次皈依他的霸权,最终失败后,他开始告诉身边所有的人,不要和女儿来往,因为她已经被魔化了。作者在书的封面写道:“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是的,故事到最后,并不是像虚构小说那样给我们一个大好结局,作者虽然在这个过程遇见更好的自己,可是当初那些遇见的崩溃,自我怀疑的过程却一直留在心里,在人生的很多时候总会跳出来,让她因为曾经受到的伤害而变得敏感,所有的这些依旧没有被治愈。如果可以,余生里,愿作者的这些伤痛可以得到治愈,不管是以何种方式。
02
无可否认,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价值观会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成为我们的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很多时候,父母的价值观,喜好,性格都会影响到自家孩子的成长。我记得主持人董卿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父母就得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这便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同样的,在成长的路上,父母不仅有榜样作用,还有引导作用。每一个生命都是特殊的个体,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长成我们的复制品。在树立孩子成长的榜样之后,便是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去成长。很多的家长依旧有个误区,总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孩子,然后给他吃给他穿,那么长大了这个孩子就得乖乖地听他的话,这不是爱,这是一种控制。为人父母,你得教会孩子如何去看世界,如何塑造三观,又如何成为一个好人。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养过花,或者养过宠物,我们都知道洒下种子,花不会自然就开,宠物带回来不是一开始就很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去栽培的。孩子也一样,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好好培育,未来才可能成才。
书中作者的父母,父亲是家中唯一的霸主,母亲对他无条件服从。父亲坚持自己的想法永远是对的,从来不许别人否定他的看法。即使曾经发生过两次因为晚上开车出车祸,让自己身边的人受伤,后来父亲依旧会选择这件事。哪怕母亲因为车祸受伤,作者的哥哥因为车祸受了重伤,作者的父亲依旧坚持“不就医”,放任着受伤的身体自己好起来,把生命交给上帝的旨意。后来,作者的另一个哥哥同样因为在夜里开摩托出了车祸,头部严重撞伤后,作者的父亲依旧坚持把他带回家,最终作者选择把哥哥送去医院,挽救了他的性命。可这在父亲看来这是对他的反抗。
父亲的强硬性格其实也遗传给了哥哥,比如肖恩。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父亲的榜样,他们习惯会把武力当成维护他的权威的方式。不仅是对于他的妹妹,女朋友,或者后来的妻子,都是如此。在他们的心中,个人的脸面是最重要的,若是出现有人违逆他的意愿,不管是私底下或者公开场合,他们都会采用狠狠伤害的方式。十六岁的作者曾经在家乡,遇见的便是如此。他的哥哥会干涉他的交友,穿着,生活,仿佛妹妹是附属品,没有半点个人的自由。大概也是经历了很多次被哥哥拖着把头塞进马桶之后,离开的念头才会如此强烈。
教育这两个字,很多时候,谈何容易呢?当你为人父母的那天开始,直到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都要谨言慎行,因为一切都关于未来孩子的养成。
03
作者17岁之前没进过学校,曾经也曾想过,20岁左右嫁个某一个农场人,然后继续在固定的一亩三分地建立自己的家庭,生儿育女,然后慢慢老去。她知道父亲的性格,其实她并没有一开始就想要反抗,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去读书的。
后来的诸多选择,有着哥哥的欺凌,或者也有着为人父母的偏袒。当她长大后因为这些往事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她一直在回忆往事,当她被哥哥欺负的时候,母亲呢?她一直以为母亲是关心着她的,可是后来才想起,每次她被肖恩掐着脖子,把头塞进马桶的时候,母亲不可能没听到声响,可是这一过程却从来没有为她说过话,也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保护过她。也是在后来,她离开了,跑去读大学,当个人的见解和文化产生冲击,回首过去,她发现自己曾经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如此狭隘。当她变得越来越好,父母和哥哥好像也没有为她感到高兴,反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羞辱她,让她产生恐惧之心,最终不得不屈服。
事情演变得越来越激烈,作者一次次逃离他们的控制,当她的父母最后一次尝试要来叫她回去等待救赎失败后,等着她的是众叛亲离。不仅她的父母,还有姐姐,一些个哥哥,从此与他没有关系,甚至指责她,并没有选择和她站在一边。
很多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很多委屈,我们都可以选择不管或者反击的方式处理,因为他们是陌生人。可是,让人真正伤心的是,最亲的人却没有站在你这边,甚至反过来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指责。甚至为了让你服从,不停地说你的不是,把你说成一个人人近而远之的恶魔。在他们的认知里,仿佛最后没人和你统一战线便会对他们妥协。
这大概就是我们需要教育的意义,就像作者所说的,“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有人们接受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我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教育同时也教会我们信仰,信仰真理,信仰真善美,信仰人人平等。若是人类一直都是处于蒙昧时期,我们也不会是今天的我们。相信在曾经那些个让作者崩溃的晚上,让作者伤心的选择,让作者绝望的瞬间,她依旧可以坚强,不停地求生,大概便是教育对她的感化。当她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的获得好的成绩,拿到奖学金,甚至得到更高学府的升学资格,她收获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认可,同时也有对自我人生的把握。这些权力渐渐来到他的手里,而不是像以前的一样,握在父亲手里或者哥哥手里。
人生路漫漫,一个人真的是得等你学会好好爱自己的时候,你才会渐渐长成完整的你。就像作者分析了父亲的七个孩子,有几个是留在父母的身边,有几个是离开父母开拓自己的世界,对应的长大后的生活可以看出,谁开创了新的篇章,谁又在上演着上一辈的故事。这其中区别的最大的力量便是教育。
教育,读书,虽然不能带给你想要的一切,但是很有时候,它让你在做选择的时候,更有能力去选择,让你的人生遇见更多的可能,这便是我们推崇教育的价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