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有两节是专门教应用文写作的,其中自然包括信件,甚至还提到了电报——信件有要求每个学生实际操作;电报则是因为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低于电话的普及速度,因此并不要求去邮电局拍发。
就是这个使得我家的抽屉里曾经长期躺着一叠信封——当时老师要求所有人写信到学校,作为这节课的实操,正巧家里的信封要么是印了父母工作单位的不能使用,要么是装着各种各样东西的,所以干脆就买了一叠。我至今记得这些信封上印了彩色的百合花,还有两个酒杯的图案,旁边写着两个楷体字“坚毅”。从小学以后这十几只信封就没派上过用场,连带着几张邮票也躺在我的抽屉里。
前面说到,子孚和我第一次碰头时派了信使给我送了一张问卷。正式交往之后这种机制得到了保留,确认关系后的第三天,还是那个姑娘带着一张折过的信纸找到了我。这时候称之为情书就很恰当了,况且周围的学生情侣们只要不是一个班的没法天天腻在一起,都很流行这一套。只要你写了,总有人乐得帮你传递书信(路上很有可能她/他就看过了),并且在你收到回信之后饶有兴致的凑过来看。子孚的信使换了一个又一个,有几个我甚至都叫不出来名字,我没法确定她的书信有没有被人偷看过——拿那时候年轻的眼光来看,写确实还算浪漫,现在看来要么会流泪要么会笑得乐不可支。所不同但是子孚的字风格统一且秀气,我的字东倒西歪全无章法,这点上她与我父母难得的保持一致,希望我写的好点。
我总是担心让人送信会侵犯我的通信隐私,故而在让人送了一两次之后很快转而用邮局送信,这也就很快地消耗掉了我的库存信封。子孚从第三次开始送过来的信都是写在专门买的精美信纸上,这让我随手撕一张白纸的行为显得很low。于是我生平第一次踏进女生去的饰品店,给自己拿了一叠信纸。那几年可能是这类产品最后的黄金岁月,商家抓住了校园情侣互相写信的需求,因此有各种还算好看的信纸可以买到。我用过现在看起来很非主流的“SD娃娃”和各种花草装饰的信纸,也不知道子孚看到之后有没有觉得我一个大男人用这些是不是奇怪。
我那时候还没看过鲁迅和许广平以及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通信集,估计子孚也没看过,因此也说不出包含情意且有诗意的话来。这两种意义的标准是大多数母语为汉语的阅读者能读得懂或者说借他人的解释能听懂的。然而我和子孚的对话充满着中二少年少女的奇思妙想,对经典文学的浅薄理解以及庸俗的流行文化。举例来说,我往往能从一句流行音乐的歌词强行扯到唐璜,又回过头来跟她讲自己最近在看窗外发呆的时候因为感冒发烧头昏脑热。本书开头的时候我已经交代了自己是一个文艺青年,这类对话自然是不会少的。子孚也文艺的很,只不过她更喜欢宋词以及一切中文写的古体诗和近体诗。我对这些同她一样熟悉甚至可能更熟悉一点,但是那时候也相当肤浅,觉得自己能按平水韵写写不像老干部体那么尴尬的律诗就很不错了,因此总爱在她面前炫耀,比如有次古诗文创作大赛命题咏荷,我写了残荷,拼凑出了“枯黄萧瑟当年岸”这么尬的句子,还要拿来给她鉴赏,当真觉得自己是当代的李商隐了,其实连爱新觉罗弘历的水平不如——姑且不论乾隆自己的御制诗有多少是自己写的,但凡有五百分之一是他自己写的,那就写的比我多,而且质量只高不低。子孚也写一些,我记得她曾经化用易安居士一剪梅里面的“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但是罗衫和兰舟她暂时都没有,于是“轻解脏衣”,而后描述了她淋浴时的奇思妙想。
除开这些文艺的内容,我们俩也会聊各自的生活。像我一向啰嗦,习惯于把班上的各种八卦全都塞进信里跟子孚分享,也不管她是不是感兴趣。子孚就更喜欢说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后来我们两个班真的因为我们俩的交往,关系变的近了很多,这些八卦也变得了有了意义。但比起周围的人,我们俩更多也更喜欢的是互相撒娇,照子孚的话来说,这就是要我“说点好听的”。后来她有段时间都要我电话里“说点好听的”才肯睡。
她觉得我有段时间回信内容少切频率低,冷落了她,会文绉绉的来一句“吾人好生思念先生的文字。”让我笑得眯起了眼睛。倘若书信来往多,现实中碰头少了,她有会抗议“书信交往那么多,见面却少,这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很微妙”,这时候我就知道也要定期跟她约个小会,免得她相思入骨难成眠,甚至一怒之下跟我分手了,让我在13岁体会一把孤家寡人的感觉。
我们还想着各种各样的愚蠢的,肉麻的昵称。有段时间她叫我猪头三,我叫她猪头四。这种奇怪的昵称持续了一小阵,当时很流行给喜欢的人起跟猪有关的爱称,现在已经没人用了。
体己话,或者说肉麻的话是放在结尾的P.S.里面说的,这也算是后来睡前“好听的话”的前身。年轻时候的小情侣非常容易满足,往往满足于一个个虚无缥缈的许诺或者关于永远的誓约。但毕竟身心都还是13岁,这些事情答应了,往后基本都会被两人遗忘或者作废。我记得我们当时常用的一个P.S.是“二硫碘化钾”,这玩意(倘若真存在)的化学式为KIS2。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也只是我们在信件结尾的矫情问候,真正亲吻还要几年之后。至于其他的俏皮话或者肉麻话,其实更接近于一种仪式感,有时候会索性抄歌词表达心情或者要说的话。
在我和子孚通信来往的期间,这些信件被我塞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主要是夹在我课本的封皮里,字典里或者不大换的大衣的口袋里。有几个周末我睡前会把子孚的来信放在床头柜里,醒来后就会找出来读一读,读着读着有时候就容易会心一笑或者留着眼泪笑。这时候就有点《饮马长城窟行》的味道了,有时候我们确实会学着像书里那样去笨拙地关心彼此,但是也没有特别多,更多的则是对这段感情或者对我们理解中的爱情的塑造和探讨。比方说,有次子孚在信中问我:
“你知道什么爱和喜欢的区别在哪吗?”
我知道她既是在试探我,又是在引导我,因此我老老实实地告诉她,“我觉得没有实质区别,就是爱更成熟?”
下一封少女的回信甜甜的:
“喜欢是小小的爱,爱是大大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