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胜银
世界一流的外交家。我觉得,他是个带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
1974年的6月初,章含之参加外交部下乡收麦工作。一天,她回到家天已全黑,累得抬腿都困难,洗过澡,她就躺在藤椅上。
晚上9时刚过,乔冠华回来了。他快步直奔书房说:“你看,我给你带回来一样新奇东西,你猜猜叫什么?”
他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两个浅棕颜色、形状大小似鸭蛋般的东西,放在她手里:“知道这是什么吗?”
她摸摸软软的果子,因为从未见过,只好说不知道。
乔冠华得意地说:“这叫Kiwi Fruit!今天晚上,新西兰大使举行宴会,最后上的水果就是这个。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就给你带了两个回来。”
章含之看他手舞足蹈的,得意得像个孩子,不禁好笑。她说:“你这堂堂部长,人家大使请客,你捡了两个水果装在口袋里,太不像话!”
“那有什么了不起!中国的好东西外国人没见过的更多。我对大使说:‘今天,我夫人去割麦,和农民一起劳动。我把这两个果子带回去慰劳她,告诉她这是新西兰的Kiwi Fruit,她一定高兴。’大使马上吩咐拿一箱子给我,我说,就要这桌上的两个才有意思。其实,这个玩意还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人不吃不看,倒让新西兰人运到中国来!”乔冠华理直气壮,边说边剥开果子,递给她吃。多年之后,中国市场上也出现了这种水果,名为猕猴桃。
第二天,新西兰大使送了两箱猕猴桃到外交部。乔冠华让值班人员分给党组的领导以及办公厅值班室的同志。
章含之说:“你这连吃带拿的,多不好,会让人说闲话的。”乔冠华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谁爱说就叫谁说。我没工夫去研究别人对每件事说什么。”
有一次,中国代表团访问法国,在法国外长举行的优雅晚宴上,有一道菜是鸡腿。大家都温文尔雅,一声不吭地用银刀一点点地切着鸡腿肉,叉住后小口地往嘴里送。
吃到一半,乔冠华突然对法国外长说:“西方人用刀叉吃大块肉食,东方人把肉切小后再加工成熟食。我觉得,后者食用起来更方便。如果您允许,我想像你们平时在家一样,用手抓着鸡腿吃,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法国外长很幽默,他说:“阁下的建议实在太好了!如果您同意,我建议大家都动手吧!”一时间,晚宴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外交官们都拿起了自己盆中的鸡腿。
一次联大开会期间,中方代表出席巴基斯坦驻联大代表举办的晚宴。在宴会前,乔冠华与后来任美国国务卿的布热津斯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当时,周围有许多听众。每当乔冠华置身于热烈的讨论中时,他往往会不顾周围的环境,全神贯注于他的辩论。
这一次也是如此。
正当他讲得极为专注时,一个服务员端着银盘来到他的面前。银盘上面有一个很大的高脚玻璃杯,杯中是鲜红的番茄酱,银盘上,还摆着一圈粉红色的熟虾,还有餐巾纸和带彩花的竹签,如果客人喜欢,一般都取一张餐巾纸,一根竹签,然后用竹签插上一只熟虾,蘸一下番茄酱,点头谢过服务员之后,最后优雅地放进口中。此时,服务员站立在乔冠华身边,向他伸过银盘,但乔冠华视而不见,既不取虾也不示意不要。服务员见他不置可否,也不敢走开。
章含之当时任他的翻译,见状轻轻推了他一下,意思是问他要不要。乔冠华似见非见,似懂未懂,看了一眼服务员的银盘,一边还在说话,同时却看都不看,伸手就把那偌大一个玻璃杯一把抓在手里,并接连不断地吃起虾来,片刻,他就吃掉了一小半。周围的人都含笑看他一边吃虾,一边争论。
章含之有点着急了。如果乔冠华把这十多只虾都吃了,岂不闹笑话!她赶紧从他手里拿过玻璃杯,放回银盘,并向服务员道谢。乔冠华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仍旧滔滔不绝地辩论。
事后,听众中有个外国代表走过来对章含之说:“请转告你们的团长先生,我太喜欢他了!他如此雄辩,如此幽默,又有如此独特的风格!他是世界一流的外交家。我觉得,他是个带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