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平
每个生命都不可践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
二战期间,在波兰维尔那集中营里,一个名叫大卫·博格的犹太人,在被纳粹杀害之前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我希望有人记得,一个名叫大卫·博格的人,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
1953年,自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建成伊始,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搜集在大屠杀中每一位死难者的个人资料。到现在,他们共搜集到6200万份各类和大屠杀有关的文件、档案,近27万张照片,以及数千份影音资料。他们提出的目标是:“直到每个人都有名字”——那些死去的人,不仅仅作为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被记住,更要作为有自己名字、有自己面孔、有自己尊严的人,而被记住。
2004年11月22日,“犹太人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建成,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用这个数据库查询到300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的姓名和个人资料。如出生地、职业、国籍、父母及配偶的名字、战前的居住地、遇难地点等等。
“直到每个人都有名字”,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记住一段历史、记住一个教训、记住一个人曾作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而且还更在于记住每个生命都不容忽视,每个生命都不可践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