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的社会治安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案件发生率大大下降,群众信访量大大减少,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不空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既害百姓,又害自己。空谈失去发展机遇,空谈贻误发展时机。沭阳创造了“一线工作法”、“现场会办制”、“满负荷工作法”等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用“强力推进,强行入轨”和“紧逼式、挤压式”推进各项工作,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在查处不落实的人和事上。实行直接交办、督办、查办,防止因层层转移责任而导致责任弱化、效率低下,坚决打通“上热下冷,中层梗阻,力度递减”的关节。在招商引资中,实行“百日会战”、“指标分解、末位淘汰”,对“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免职或调整岗位。在城市拆迁中,一个月拆迁1750户,18万平方米的房屋。今年年初开工的城区7条道路,开发区6条道路及绿化配套工程,仅用三个月全部竣工。
同期声:
沭阳在短短几年内所发生的变化是重大的、深刻的。特别是体制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是带有根本性、历史性的。沭阳早已摆脱了长期以来问题频发、困难重重、发展缓慢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加速创业、加快发展、后发进位的新时期。凡是到过沭阳或了解沭阳的人,看到沭阳几年来的变化,在惊讶之余,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1998年以来,到沭阳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有苏北地区的干部,而且有来自山东、河南、安徽、山西、河北、黑龙江等地的县、乡级领导干部。不少参观者做了这样的评价:沭阳成了江苏的“小温州”!有人预言,未来的铁道干线“新长线”,将串起江苏南北两颗耀眼的明珠:一颗是长江之阴的江阴,一颗是沭河之阳的沭阳。
我们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有了“团结一心,务实苦干,奋起直追,自强不息”的沭阳精神,并在“不争论、不畏难、不依赖、不空谈”的氛围中加快发展,沭阳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沭阳在思想解放,作风、软环境建设,管理考核机制完善,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沭阳的实践,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成为欠发达地区改革的榜样。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有了良好的开端,沭阳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更大的希望!平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鹏李耀威
在宁夏平原北部,平罗自古被称为朔方之天堑。自汉朝在此设置廉县至今已有约两千年历史;自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平罗县至今,已有280多年。
漫漫岁月长河中,平罗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在宁夏,素有“南中卫,北平罗”之称。民间绘画这一民间文化艺术,能够扎根平罗,以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发展,闻名于世,离不开这里文化包容的襟怀和崇文尚德的民俗民风。
据资料考证,平罗县民间绘画起源于清代,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由于当时平罗寺庙众多,宗教活动频繁,当时的民间画匠便多为庙宇、祠堂作画。据《平罗县志》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道人画匠阎合璧、农民画匠杨生智等人,曾为玉皇阁的雕梁画栋进行过彩绘。民国年间,平罗县较有名的画匠鲁福元、周登科等,也是以画为生,为他人在箱柜上绘画走兽、飞禽、花瓶、风景、花卉等。民间画匠们在以画为生的同时,将技艺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我县较有名的民间绘画艺人王洪谋、王洪喜、王洪林等便是这一技艺的传承之人。
由于农民们很少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学院派的美术观念对平罗民间绘画影响甚微。这让他们作起画来完全没有约束,正所谓“画由心出,随心所欲,自成一格”。生产之余,他们拿起画笔,用热情描绘熟悉的生活,用希望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尽情讴歌党的富民政策,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让一幅幅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勃勃生机。
平罗的民间绘画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民间绘画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的日常劳动和生活场景,是他们最熟悉、最热衷于表现的内容。从春种夏锄到秋收冬藏,从鸡犬嬉戏到节庆婚俗,无一不是他们绘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作品《邦不达归来》中,从清真寺沐浴归来的穆斯林们肩上搭着毛巾,踏着月色,一路谈笑。在《古城旺市》中,热闹非凡、人声喧腾的早市被民间绘画涂抹的酣畅淋漓。朴实的农村生活给农民画家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而这些,恰恰是专业画家们难以触及的领域。
构思巧妙、饱满充实而少有空隙,是平罗民间绘画作品的又一特色。也许是农民生活少有空闲,也许是勤俭节约已成习惯,表现在民间绘画作品当中,便是整个画面安排得满满当当,基本上没有留白。农民们没有文人画家“计白当黑”
的构图经营,更没有所谓的笔墨情趣的雅致,有的只是用最少的材料创造出最多画面的朴素观念。
在平罗的民间绘画作品中,我们常常被其活泼大胆、鲜艳明快的用色所折服。民间绘画的设色,多为原色或间色,复色运用很少;手法以平涂为主,没有深浅明暗的过渡调子,所以作品画面明快亮丽,绝少灰暗情调。在设色上,民间绘画也非常大胆,极富想象力。明明是绿色的叶片,在民间绘画中,就有了绿色、红色之分,明明是黑白混杂的烟尘,也变成了一缕缕曲折萦绕的彩带。从平罗民间绘画中反映出来的色彩概念,既不是西方传统的条件色造型,也不同于中国文人画传统的固有色造型,它随作者心意,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其美学基础就是“好看”,手法随意,大胆得令人瞠目。
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的手法,使平罗民间绘画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如果单从专业角度来看,民间绘画中的造型大都不合比例:鸡蛋甚至比鸡还大,玉米比树还高,侧面的人物脸上画着两只眼睛。这或许源于农民们很少学过绘画解剖知识,造型观不受自然物象的透视、比例、结构等因素制约,他们便大胆夸张,随意想象。但这也恰恰是民间绘画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局部处理上,平罗民间绘画也有令人叫绝的地方。一个人物,不管男女老幼,服饰都是色彩斑斓。一只青蛙,一头耕牛,都成了被装饰的对象,遍体饰以各
种花朵,色彩艳丽,连牛蹄也被装饰了许多花纹,活泼有趣,讨人喜欢。
任何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工具和材料。平罗民间绘画大都使用最为普通的图画纸、宣纸、毛笔、水彩、水粉、国画颜料,因为这些材料便宜、宜买、使用简单,农民们也不致因此花费太大。就是这些专业画家不屑一顾的廉价材料,到了民间画家手里,就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在平罗民间绘画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就是王洪喜。农民出身的王洪喜自幼跟随师父王洪谋学习民间绘画,而王洪谋正是民国年间画匠鲁福元的弟子——吴画匠为数不多的传人。得师父技艺相传后,王洪喜在农闲时为农民画箱描柜,开始了民间绘画的创作,艺术风格也日趋成熟,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县、市、区乃至全国民间绘画展览奖项。同时,他又将这一技艺传授给了弟子王洪林、王洪民等人。
王洪喜在民间绘画艺术上的成功,带动、影响了平罗县民间绘画创作队伍的发展壮大。到2001年,这支队伍已由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50多人,形成了以王洪喜、杨晓梅、安长孝、任俊霞、雍惠琴、石振业等为代表的创作队伍,爱好绘画的农民以能在画展上展出作品为荣,他们先后在自治区、石嘴山市和平罗县举办了七届民间绘画展。平罗的民间绘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可和重视。
然而,在平罗民间绘画创作队伍中,大部分农民的生活仍然很清贫,很单调,画画只是理想寄托之所,除了在精神上有所收获外,并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还得承担笔墨纸张等材料支出。近年来,迫于生计,许多的民间绘画作者不再进行创作,这些都让这项民间文化艺术在传播和继承上困难重重。
如何保护好民间绘画创作队伍,让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长久盛开在塞上田边,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黄渠桥镇是宁夏历史名镇,地处银北交通要道,距平罗县城15公里,109国道穿境而过。在这个看上去极其普通的古老镇子上,临街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餐馆,也就在这里,远近驰名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已飘香了近百年。
据《平罗县志》《平罗食品志》记载,早在民国初期,黄渠桥的忠兴饭馆、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有人赋诗,盛赞黄渠桥羊羔肉美味诱人的情景:
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
黄渠桥羊羔肉味道鲜美,驰名于外,全在于做法独特。
正宗的黄渠桥羊羔肉,是具有回族特色的风味美食,堪称一绝。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选材、用料都十分讲究。在羊羔选择上,一般选择15~20斤重的羊羔。
羊羔太小,肉嫩无味,羊羔太大,肉老不嫩。烹制黄渠桥羊羔肉,主要是在“爆”的基础上,兼用“焖”和“烩”的方法。大火爆炒,让香味进入肉中,使菜肴鲜嫩可口,香味四溢,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
(字幕)黄渠桥羊羔肉制作技艺
制作时,先将羊羔肉切成3厘米左右的方块,炒勺放于火上,倒入适量胡麻油,烧热后放入肉块煸炒,待羊羔肉呈棕红色时,再放入粉条、适量葱段、蒜苗及各种调料,然后翻炒,加入高汤少许,加盖焖大约20分钟,出锅,装盘。这样,一道美味鲜香的正宗羊羔肉就算做好了。这道菜品的特点是:色、香、味、形俱佳,肥而不腻,色泽棕红,肉嫩味香。烹制好的优质羊羔肉,既有鸡肉的清香,又有兔肉的软嫩。
黄渠桥因其盛产正宗的爆炒羊羔肉而声名远播,爆炒羊羔肉因黄渠桥而誉满天下。黄渠桥爆炒羊羔肉技艺的传承多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已经故去的回族厨师马少彰,1945年在黄渠桥的“忠兴饭馆”打工,跟随当地名厨“刘喇呼”学习制作羊羔肉的手艺。后来马少彰将手艺传给了儿子马忠民。随着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生意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了这项技艺,他们精心打造了黄渠桥羊羔肉的金字招牌,慕名前来品尝美味的人也越来越多,黄渠桥经营羊羔肉的餐厅一时间布满街头。从1992年到1998年的几年时间里,羊羔肉生意遍布了黄渠桥的整整一条街,店面有100多家。在这100多家里,又以马忠民、周家、马家、王建国等经营年代较长的餐厅最为出名。正宗的黄渠桥羊羔肉爆炒制作技艺,也在他们的口传心授中得到传承。
对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营养价值,曾有人赋诗一首,专说羊羔肉的好处:
“羊肉温中补虚寒,阳痿腰酸可解难。开胃泽肤又丰体,暖肾健力功效全。”正宗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值得推崇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它不仅形成了黄渠桥羊羔肉饮食文化,让爆炒羊羔肉成为黄渠桥镇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养殖业、屠宰业、饮食业的发展。
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制作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急功近利、变形走样,加之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经营发展缺乏引导、规范,致使竞争过度激烈,质量下降,使久负盛名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名誉受损,许多经营者无法维持经营。另外,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在制作技艺上对肉质、配料要求较高,但当地肉羊养殖规模萎缩,羊羔肉制作肉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中,“黄渠桥爆炒羊羔肉”还受到了商标被抢先注册的影响,制约了正宗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持续发展、壮大。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现在黄渠桥镇的爆炒羊羔肉经营者只剩下30多家,传承这项制作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黄渠桥爆炒羊羔肉虽然面临着许多困境,但在世人心目中,只有到黄渠桥吃羊羔肉,那才是最正宗的。为了保护这项传统的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平罗县人民政府已将此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行保护。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宁夏平罗作为众多文化的汇聚之地,佛教的发展也有着深厚久远的群众基础。佛教在流传、兴盛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绘画、建筑、音乐等技艺,对中国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起到了重要影响。
到今天,流传了近两千年的中国佛教,留下了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佛教音乐即为其中之一。
古代佛教音乐分南北两大体系,即南方韵和北方韵。南方佛教徒念经所用法器以禅钟、鼓为主兼木鱼、大磬、二磬,木鱼总司拍节。南方韵唱腔以咏唱拖腔、音阶变化多而慢,且细腻为特点;北方韵则干净利落,铿锵有力,器乐以铛、铰、鼓为主,仍以木鱼击节拍,大磬、二磬指挥唱念,而铙、钹或用于过门,或用于经行。随着南方佛教兴盛,遂逐渐统一于南方韵,北方韵便逐渐湮没。由于清朝朝廷信佛,经常宴八大刹僧众在皇宫作水陆道场,满族又原居于北方,便在北方韵(包括唱念、器乐演奏)中,加入了藏传佛教(藏、满、蒙)音乐,使音乐显得雄浑、粗犷。
流传在平罗县北武当庙的佛教音乐——渣渣子,作为一种佛教音乐的记谱方式,能够传承至今,不能不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渣渣子一般是记为半拍一击,一拍、两拍一击,习惯称“老板”,也就是说此处必须敲击,但演奏时依各人,只要“不离谱(老板)、不顶板”,尚可加入敲击的点数,也就是说演奏者还可以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即使用同一种法器,演奏效果也可以不同(实际上曲谱也就不同了)。但尽管不同,“老板”不能变,即主要的点眼必须按要求敲击。
有词有曲并配以法器的唱念叫赞偈,只有器乐的曲子演奏称吹打,以三吹三打以示“乐供养”。只记录打击乐器的曲谱由于在演奏者手中,可以加入一些花色点数,不要求定式,便被称为渣渣子。
在我国古代,词、曲、戏曲音乐都以工尺记谱。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佛教音乐“渣渣子”,是“工尺记谱法”以外的一种记谱方式。由于工尺谱只记录了乐曲中的音阶,渣渣子可以记录乐曲中节拍的时值长短,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出现完整的音乐曲谱。
正是因为有了渣渣子和工尺记谱法结合的这种独特的记谱方式,让人们在没有简谱和五线谱的情况下,从事音乐曲谱创作成为可能。渣渣子与工尺记谱法的结合,既有音阶,又有音符,虽然与简谱、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比较起来略显
笨拙,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与简谱、五线谱不同的是,渣渣子采用竖行记谱的方式,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法器,双圈表示磬,黑点表示引磬,短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