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音乐诗人”。
肖邦出身于波兰首都华沙郊区的热拉佐瓦·沃拉的一个普通的法语教师家庭。父亲是法国人,1794年波兰独立战争时志愿从军来到波兰同俄国作战,起义失败后,就在华沙一所中学任法语教师,不久结识了一个贵族的女管家尤斯蒂娜·克鲁鸠萨夫娜,她后来成为肖邦的母亲。肖邦一家人酷爱艺术,自幼肖邦就能写诗、绘画,而对音乐尤其敏感,据说他在襁褓中便对钢琴声有所反应;母亲经常在家为儿女演唱波兰民歌,因而肖邦深受民间音乐熏陶。6岁就能在琴上弹奏动听的曲调,7岁起便从师著名音乐家瑞尼夫学习钢琴,直到12岁。这一时期,肖邦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8岁时,首次在慈善机构举办的音乐会上公演,轰动了华沙。第二年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塔拉尼夫人来华沙演出,肖邦的出色演奏博得了这位名人的赞赏。3年后,12岁的肖邦就曾为出席波兰议会开幕式的俄国沙皇即兴演奏,沙皇赐他一枚钻石戒指。作为“音乐神童”,肖邦幼年就开始作曲,7岁时就创作了《g小调波罗奈兹舞曲》公开出版;康斯坦丁大公还将其一首进行曲用于阅兵式上。随后他又创作了一些罗奈舞曲、马祖卡舞曲、变奏曲、苏格兰舞曲和协奏曲等。1824年他投师于华沙音乐学院院长爱尔斯纳门下,学习乐理。1829年中学毕业后正式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
肖邦的创作生涯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从进入音乐学院起就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阶段。1829年,肖邦从音乐学院毕业时,民族解放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在波兰大地上展开,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使肖邦受到巨大鼓舞,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和解放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年轻的肖邦,这一阶段的作品中已经闪耀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的光辉。他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9年)、《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9年)、《d小调波罗奈兹舞曲》(1830年),《降E大调华丽的大波洛涅兹舞曲》(1830年)、《c大调马祖卡舞曲》(1830年)、《F大调马祖卡舞曲》(1830年)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这一时期他的重要的两部代表作是《f小调钢琴协奏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两部乐曲明丽欢快,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富于民族色彩。前一部乐曲是作为成年后的首次正式演出于1830年3月在华沙推出的,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为了广泛传播琴艺,肖邦准备出国旅行演出,在10月份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他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同样深得听众喜爱。11月2日,爱尔斯纳校长亲自为肖邦饯行,在华沙郊外,精心挑选过的合唱团演唱他为爱情专作的一首告别合唱曲,连同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作为给肖邦的临别赠礼。然而,谁也无法预料,这一离别竟成了肖邦对祖国的永别。
肖邦首先来到维也纳,开始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底一1831年9月)。他在维也纳作短暂逗留,但种种状况并不如意。12月,波兰人民的反俄起义的消息传到维也纳,肖邦激动不已,急切地想回国参加战斗,却被家人劝阻,并说服他继续西行去寻找发挥才华的更理想的环境。但起义激发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无限的思乡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这一时期既严峻又温存的风格,这一风格在他1831年创作的《b小调谐谑曲》中有所反映。随后,他又继续他的音乐之旅,9月初路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又遭镇压,华沙再次沦陷,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激情、悲痛的情感支配下,创作的《c小调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艺术形式严整洗练、情感与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中的杰作。
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开始了创作的全盛时期(1832—1845)。他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并与著名诗人密茨凯维交结为知己。他们常在一起畅谈人生,用乐曲来倾诉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肖邦的艺术天才很快便征服了巴黎,他的良好的音乐修养、俊美的面容和优雅的气质,博得了钢琴诗人的美誉,成为巴黎社交界的焦点之一。他在这里结识很多著名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人,这些社交活动对肖邦的精神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很推崇肖邦,称之为新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从19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创作上获得极其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着更为深刻的民族内容,含意深邃、意境恢弘,并且广泛涉及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简单的练习曲到结构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都有优秀的作品流芳于世,而以眷恋祖国、缅怀祖国光荣历史、悲叹今日流亡的苦难的情感为主题的乐章在这一时期占很大比例,例如温存的《E大调练习曲》、深沉的《葬礼进行曲》及悲壮的《降A大调波罗奈兹舞曲》等几首波罗奈兹舞曲,或阐发思古之幽情,或描绘现实之感触,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民族感情的洪流。肖邦这一时期创作的夜曲更富有个性,极大地拓宽了夜曲的领域,使其成为一种包容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4首叙事曲也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其中《g小调叙事曲》和《F大调叙事曲》都是以波兰民间传说为蓝本的。这一时期,肖邦的作品极为丰富,成为欧洲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但过分纤细的演奏未能在大型音乐会上获得大家一致赞赏,只是在音乐沙龙中很受欢迎。
肖邦晚期创作(1846—1849)呈衰退趋势,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1846年同乔治·桑的爱情故事终结使肖邦精神极为沮丧;40年代波兰民族解放运动屡屡受挫,也不断打击满怀希望的肖邦,使之情绪消沉;本人的结核病不断恶化,故乡的亲友相继去世,这一切都使他极端苦闷。1848年德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战争的硝烟弥漫着巴黎城,在这种情况下肖邦答应了苏格兰女学生斯特林的邀请,拖着病弱之躯到英国和苏格兰访问,由于体弱思乡,精神状态一直不佳,在英国期间没有新的创作,仅为波兰难民演奏了一次。回国后仍勉强创作,但作品已失去高昂、豪迈的风格,他创作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年)亲切温婉,《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年)则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诉说着远方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肖邦的音乐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充分发挥了钢琴的特长,提高了这一乐器在音乐领域内的地位;肖邦的创作极有个性,他的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的倾向,又避免了某些浪漫主义作曲家华而不实的风格,在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融于古典主义完美严谨的形式,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肖邦风格”,在音乐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肖邦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他是波兰伟大的民族音乐家。虽然年轻时就迁居巴黎,但他一直热切关注着祖国的命运,用他的音乐语言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1849年,波兰波兹南地区爆发起义,许多流亡巴黎的波兰爱国者要回国参战,肖邦不顾病体为其送行。肖邦的爱情也很不幸,他钟情的波兰小姐玛丽亚最终抛弃了他,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又与乔治·桑分手。
肖邦的晚年十分悲惨。1849年10月11日逝世于巴黎的寓所里,年仅39岁。人们为其举行了葬礼,将其灵柩安放于贝尔·拉雪兹公墓,把那只银杯中的波兰泥土撒在其棺上,并遵嘱把他的心脏捐给华沙圣十字教会。这也许能给一生眷恋祖国的音乐家的在天之灵一点安慰。第九十九章属于所有世纪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
在大不列颠岛中部的沃里克郡内,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小城——斯特拉福城。这座小城以诞生了一位伟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而闻名世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卓越的戏剧家、诗人,被马克思誉为与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并列的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莎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