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沃洛夫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1729—1800)于1729年出身于莫斯科的一个军人世家。祖父伊万·苏沃洛夫曾在普列奥布拉仁斯基禁卫团任总司书,父亲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沃洛夫14岁即被选为彼得大帝的勤务兵和翻译官,到女皇叶丽萨维塔时,已晋升为中将了。
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苏沃洛夫少年时期特别爱读历史和军事书籍。他总是以“古代英雄”亚历山大·马其顿、尤利乌斯·恺撒、汉尼拔、孔代等军事统帅为自己的楷模。尤其崇拜彼得大帝。每当父亲对他讲起彼得大帝为俄国开创的“伟业”时,他就激动不已。有一次,父亲送给他一颗彼得大帝时代军人戴的帽徽,他拿在手中逢人便说:“这是彼得大帝戴过的帽徽,我以后要是当上了将军,就绝不会弃之不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12岁的苏沃洛夫就央求父亲替他在谢苗诺夫斯基禁卫团注册为士兵。由于他天生身体孱弱、个头矮小,团里没有立即要他去服役。他便在家一边自学文化,一边锻炼身体。他常常不顾恶劣的天气,冒着狂风暴雨,骑马疾驰;有时登高爬树,玩羊拐子和棒球游戏;在天寒地冻季节,他身穿单衣,去野外长跑,回来后又用凉水冲澡。艰苦的体育锻炼,不仅增强了他的体魄,更磨练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性格。
苏沃洛夫年满15岁时,父亲决定将他再留家两年,并且给谢苗诺夫斯基禁卫团写了一份保证:将按照该团的条令规定,让儿子学完算术学、几何学、三角学、炮兵学、部分工程学和筑城学以及一门外语和全部军事操练内容。在这段时间,苏沃洛夫除完成了团里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读了希腊史学家普卢塔尔赫的著作,罗马军事统帅恺撒的回忆录,奥国军事首领赖蒙德·蒙特库科利的《论军事艺术》,钻研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原理以及其他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著作,自学了德语、法语和希腊语。这为他以后在军事科学领域的独特建树以及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747年4月,不满17岁的苏沃洛夫因为自学成绩优异,被谢苗诺夫斯基禁卫团提升为下士。同年12月,他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堡,正式到该团服役。他刚到该团就发现,一向以军纪严明而著称的禁卫团,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约占该团一半的贵族把整个团闹得乌烟瘴气,官兵擅离职守、酗酒赌博、打架斗殴成风;有的军官只在团里挂个名,便整天在外寻欢作乐;还有的贵族士兵甚至带来好几个农奴,替他们干上级分派的重活。苏沃洛夫虽然也出身贵族,父亲又是将军,但是,他却以普通一兵严格要求自己。出操、放哨、执勤、训练从不拉下。他和平民士兵一起干重活、吃粗饭、睡草铺,在他身上看不见贵族所固有的恶习。有一次,苏沃洛夫被派往夏宫御花园站哨,恰遇叶丽萨维塔女皇经过。女皇听说苏沃洛夫的父亲曾是她的父皇彼得大帝的勤务兵,十分喜爱。于是便掏出一枚银卢布给他。苏沃洛夫毕恭毕敬地说:“女皇陛下,我不能要,军纪禁止在站哨时收受钱物。”女皇一听拍了拍他的肩膀夸奖说:“好样的,如此懂得遵守纪律,少见!”女皇边说边把卢布放在他的脚旁,“换哨的时候,拿去吧。”长期的士兵生活,不仅培养了苏沃洛夫个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也使他熟悉了士兵的生活习惯、特性和他们的所思所想。这对他在以后的军事指挥中如何激发士兵果敢无畏的牺牲精神以及在作战中如何进行兵力配置,发挥单兵和诸兵种协同行动,都起了重要作用。
1754年,苏沃洛夫结束了整整6年的士兵生活,晋升为中尉,被派往最精锐的英格曼步兵团任军需官。两年后升为少校。随即参加了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苏沃洛夫已显露了军事指挥才能。他在贝格将军的麾下,率领一支哥萨克部队和龙骑兵,身先士卒,多次奇袭普鲁士军队的大本营,追剿普军溃逃部队,生擒普军骑兵少校和中校指挥官多名。他曾对部下说,战争双方必须知己知彼,每仗应力争全歼敌人,仅仅将其击溃,算不得胜仗。
“七年战争”结束后,苏沃洛夫晋升为上校,调任苏兹达尔步兵团团长。该团军官腐败,纪律涣散,没有战斗力。苏沃洛夫上任后,首先从整顿军纪、提高战斗力着手。为此,他制定了一部《苏兹达尔团条令》,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军思想和原则。他认为,人是克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而较高的文化素质往往意味着智慧、理智以及对对手的准确把握。因此,他专为官兵编写了一套算术和俄文教本,规定,不真正学会俄文,即使是贵族,也绝不能提升。他特别强调,“任何人都有自尊心”。因而,必须唤起农奴的自尊感、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他采用部属之间进行竞赛、表彰奖励等方法,为士兵展现获得荣誉、提拔和升迁的美好前景。在训练方法上,他非常注重训练必须适应战时需要,反对形式里主义。为此,他编制了一套白刃格斗、穿插冲击、负重一天行军120里至150里、夜间军事演习等科目。而且他要求,军官首先必须练好这些科目,否则就没有资格训练士兵。苏兹达尔步兵团在苏沃洛夫的严格训练下,后来成了一个能征善战的精锐团。
177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串通普鲁士和奥地利王国,发动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战争。苏沃洛夫以准将军衔奉命率一个旅开赴波兰。此时正值雨季,部队须在泥泞路滑、无路可走的沼泽地带行军2500里。苏沃洛夫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一个月就安全到达了预定位置。在攻打奥列霍夫和斯特洛维奇的战斗中,苏沃洛夫击败多于己四到五倍的波兰贵族党人的军队。由于他战绩卓著,指挥有方,被晋升为少将,并获得了圣乔治十字勋章一枚。
1768—177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实现彼得大帝的既定目标,打通黑海出海口,发动了第一次俄土战争。苏沃洛夫率部参战。1773年,他奉命率不足2000人的部队,对相距布加勒斯特约40公里的土军战略要地图尔图凯实施侦察,以便转移土军对多瑙河下游地区防线的注意,配合由波将金统率的俄军对土军主力的合围。战斗打响后,苏沃洛夫冲在最前头,腰部被敌炮弹碎片炸伤,他也全然不顾,爬起来又继续前进。俄军在他的指挥下,攻占了图尔图凯要塞,缴获了土军6面军旗、19艘战船和16门火炮,击毙敌军1500人。同年9月,苏沃洛夫又率3000人的部队,在吉尔索沃城下,大败数倍于己的土耳其军队。因此,他获得了二级圣乔治十字勋章一枚,被晋升为中将。
第一次俄土战争后,俄国占领了克里米亚的刻赤,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了第聂伯河和布格河之间大片土地,打通了经刻赤海峡到黑海的出海口。为防备这些地区得而复失,1774年,苏沃洛夫被任命为驻克里米亚和库班的俄军司令。1787—1791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苏沃洛夫作为这场战争多兵种合成军团司令,先后指挥了金布恩防御战、福克沙尼围歼战、雷姆尼克增援战和伊兹梅尔攻坚战。在这几次不同类型的战斗中,苏沃洛夫依靠士兵的自信心、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近战、夜战、白刃战以及诱敌深入、出奇制胜、强行军和打硬仗等战略战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苏沃洛夫也因此声誉鹊起,成了蜚声国内外,令对手闻之丧胆的名将。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为表彰他的功绩,还下令铸造一种以苏沃洛夫命名的纪念奖章。
1791年,苏沃洛夫被派往芬兰,执行加强俄国和瑞典边界防线的任务。1794年,波兰爆发了以科希秋什科将军为首反对外国占领的人民起义。苏沃洛夫被委任为俄军总司令前往镇压。在10月10日决定性的玛契约维察战斗中,苏沃洛夫指挥俄军打败了科希秋什科的部队,于11月6日攻陷华沙。俄军进城后大肆抢劫屠杀,仅在布拉格区一天就杀了8000人,另有2000人被投入维斯瓦河活活淹死。而苏沃洛夫却因镇压波兰人民起义有功,受到叶卡捷琳娜二世重赏,晋升他为元帅。
正当苏沃洛夫誉满荣身,准备在有生之年再显身手之际,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96年突然驾崩,其子保罗一世继位。苏沃洛夫因为坚决反对保罗在俄军中强制推行普鲁士军事制度而被褫夺了军职,接着又被流放到诺夫哥罗德省的康昌斯科耶镇由警察监视。自从遭此厄运以后,苏沃洛夫本以为此地就是他的归宿之处,再无辉煌之日。没想到,命运之神又给了他一次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1799年2月,保罗一世应英、奥两国要求,把苏沃洛夫从流放地召回,命他担任驻意大利的俄奥联军总司令,参加第二次反法战争。苏沃洛夫无比兴奋,即率2.5万名俄军向意大利进发,途经维也纳时,奥皇授予他奥军元帅军衔。到达意大利后,面对强大的法军,苏沃洛夫镇定自若,运筹帷幄,在4月10日与法军的初次交战中,一举攻陷布里西亚要塞。接着,又在阿达河、蒂多纳河、特雷比亚河以及曼图亚要塞连克法军。不到3个月,就把法军赶出了意大利。9月,他率两万名俄军突破瑞士的圣哥达隘口,抢渡鬼桥,翻过罗斯希特克山脉,甩掉8万法军的围追堵截,越过险峻的姆坚山谷,跨过悬岩陡峭、冰雪封冻的帕尼克斯山脉,终于及时地将在瑞士被法军包围的俄军解救出来,带出了瑞士。鉴于苏沃洛夫此次远征的赫赫战功,保罗一世于同年10月底授予他俄军大元帅称号,并准备在彼得堡举行盛大仪式,隆重欢迎他凯旋。可是,当苏沃洛夫于1800年4月率军回国时,保罗却借口他在国外拒不采用普鲁士军事制度,而取消了原定的欢迎仪式,还下令将他由元帅贬为将军。1800年5月6日,苏沃洛夫因悲愤、忧郁成疾,在彼得堡克留科夫运河畔的赫沃斯托夫宅邸孤独地死去,享年71岁。
苏沃洛夫是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在5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屡建战功,不愧为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卓越的军事理论家。他所著的《制胜的科学》,以简练、通俗的文字,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训练军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用兵之道,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军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