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百姓、特别是老农民多数不识字,大家没有看书的雅好;如今,读书认字的人多了起来,但多少人有时间看书或者有着看书的习惯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剧场还是在荧屏,看戏听歌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需求,戏剧成为教化人们的主要样式。
鲁:不同于民歌的自由舒展,率直大胆,佻达欢快,大戏配合祭祀,不仅庄重大气,尤为讲究程式。表演分行当,唱腔有行板,特别是内容方面的道德教化敦促效用,有着相当的理论支撑,它的感染力会奇妙地通过这些程式释放出来。
戏台两侧,往往要张贴对联,一再提醒观众,台上演的是戏,是虚构,并非实情。
文就武成,金榜题名空富贵;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丈地万里江山。
但是提醒归提醒,往往是观众看着看着就进入了情境。我岳母健在时,来家小住,我们打开电脑在网上给她放“大戏”,点击“播放”之后,径自去忙自己的事。待过来招呼,只见老太太盯着屏幕,一个人在那里揩眉抹眼,眼泪涟涟。老人一辈子操劳,就在扫盲班识了几个字,跟老岳父看病拉药屉识得药名,要说没有多少文化,但能听得进那些雅训曲折的唱词。
村里赶会唱戏,唱好唱赖,大家不在意,花什么钱请什么班子,大家能原谅,但如果台上的角色唱错某一句词儿试试,马上半截子砖头就扔上台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经由多年接受而得到了训练。大家分明知道那是戏,是虚构,但又宁愿相信那就是实情,实际上也是自己心里头对现实对历史的一种解说与再现,这里头没什么商量的。反映在生活日常口语中,比如谁家儿子媳妇拌嘴吵架,孙儿学业不见长进,人们会举出某出戏剧来说话:不听那什么什么戏上说?应该是怎样怎样的。《打金枝》是劝人夫妻和美,《三娘教子》是劝孩子们读书上进,诸般如此。
张:我们两个都是写小说起家成名的,而关于小说的理论“叙述学”,是后起的概念。早先,小说评论始终借助的是戏剧概念。主题、情节、人物、细节,等等。反过来讲,说到戏剧理论,说到戏剧表演的虚拟化、程式化,说到戏剧表演追求的“艺术的真实”,我们立即会有一种切近的理解。
当年,老百姓喜欢看戏,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我们应该好生剖析一回。戏剧这种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是固有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然也不是哪个天才的脑瓜创造出来的。它原本就来自民间。
它的表演样式,来自于最早的娱神的傩戏;它的音乐元素,与一地的民歌旋律节奏符合若节;它的道德教化的取向,与广大民众遵循恪守的道德相一致。它生发成长于民间沃土,反过来又愉悦教化民众,这是古典戏剧的一体两面。犹如我们两个这回对谈的古礼,它原本的根子就在民间,否则它早就被广大民众与无情的历史淘汰掉了。
在我们盂县,既然供奉着赵氏孤儿大神,娱神唱戏就必定要唱《八义图》;在关帝老爷的故乡晋南,则是三国戏尤其是刻画关羽忠勇神武的戏剧最为受欢迎;在你们河曲以及口外绥远包头,民众又格外偏好二人台,最是风靡《走西口》。我们的古典戏剧,何尝脱离过生活?生活的真实,与虚拟的艺术真实,从来没有达到过那样的水乳交融。戏剧的褒贬,何妨说正是人心的向背。强迫老百姓去歌颂什么,想一想,十足霸道而愚蠢。
——在我们老家,留传这样一个笑话。一个村里的红火班子演出,有民兵大爷们监视着外村来人的反应。只许说好,不许说坏。有人胆敢非议,民兵们就要把人吊起来。一个外村的老大爷,看戏当中直摇头。民兵们好生恼火,拎着绳子过来准备吊人。那老大爷说:后生们,不要着急嘛,让我再好好看看嘛!这里就赔笑脸、递烟递板凳的。老大爷看戏,众人屏声息气看老大爷。过了一刻,老大爷说:来吧!后生们,吊起来吧!吊起来我也不能说好!
鲁:吊起来强迫人说好,这真是太有象征意义了。而吊起来也不说好,这真是太讽刺了!
你刚才讲到一个现象,戏曲发达的地方,民歌相对稀少。我在晋南读书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不过,我发现那儿的民间小调倒是不少。
张:一个地方,假如原本没有民歌,哪来的小戏?没有小戏的基础,如何能够一举出现那样成熟的戏曲?应该说,民歌的存在是小调与戏曲诞生的原初条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当一地的戏曲成熟乃至相当发达,民歌确有减损、消亡的趋势;而民众的娱乐需求与自我表达需求有了更加高级的代偿样式。
鲁:我想表达的是:相对于古老的蒲州梆子的繁复浩大,晋南还有相对舒展悠扬欢快佻达的眉户戏等等小戏。尽管眉户戏有受到蒲州梆子、秦腔影响的痕迹,但基本上跟二人台一样,是依托民间社火,最终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一种戏曲形式。劝喻教化为主题的大戏,与自我娱乐的社火民间小调复合存在,几乎是山西民间、中国民间普遍的文化生态。山西有一百多种地方戏曲,有好多都十分古老,比方雁北地方的罗罗腔、耍孩儿,晋西北、吕梁地区的道情,从表演程式到行当角色,都是金元之前“大戏”的孑遗。
这里我想说的是,大戏和小调共生,正是乡村社会精神空间的一个象征。丰赡而丰满,充足而充盈。伦理秩序之外不拒绝个性张扬,个性张扬的同时又努力向群体秩序那里靠近,强调个性的同时,又渴望群体归属与认同感。山西民歌大致上是礼教大戏之外的生活日常情绪写真,端是一部由音符连缀的史书。
民间活着的《诗经》
张:点出大戏与小调的共生,这一点非常有价值。特别是民歌,它原本就是一种非舞台的山野吟唱,是极具个性的自我呈现和在野表达。
黄河上游第一个大折弯,那是诞生“花儿”的地方。少数民族宗教与日常礼法,曾经特别歧视和压制这种野性的张扬和表达。但优美的花儿,禁而不绝。被人高度评价为“西北魂”,而且民间有“关中的乱弹、河州的少年”这样的说法。乱弹,我们说了,就是蒲剧秦腔那样的梆子大戏;而花儿即少年,唱花儿也可以说是唱少年。将民歌花儿放置在与乱弹大戏等量齐观的地位。
黄河中游的第二个大折弯,这儿我们更熟悉,是晋陕蒙爬山调非常繁盛的地方。当地的文化人和研究专家,则将漫山遍野的爬山调称作民间活着的《诗经》。这真是至高无上的评价,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民歌,是活体传承的当代《诗经》,是民间不死的精神魂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大地原野的勃勃生命力所在。
鲁:河曲民歌音乐里头,包含着古乐的成分,也有民族融合的影子。晋陕蒙三省地界,理论家们把三地民歌分得很开,陕北民歌、河曲民歌,还有蒙汉调。事实上,河曲民歌、陕北民歌里已经有许多蒙古舞曲的元素,而蒙汉调则又包含了许多内地音乐的成分。这种来自民歌的融合,恰恰是几百年走西口民族文化融合的一个显著体现。
张:在走马黄河的时候,我对蒙汉调有过一点个人的认识总结。
蒙汉调,在调式旋律上,既不同于山西民歌,又不同于蒙古民歌,而是一种糅合了两个民族民歌特点的全新民歌。
蒙汉调主要流行于鄂尔多斯高原伊克召盟(现鄂尔多斯市)。所谓伊克召,是蒙语大召亦即大庙的意思。大庙所指,是成吉思汗的陵寝庙宇王爱召。历来民谚有“西有布达拉,东有王爱召”的说法。著名的大召,却是被日本鬼子的炮火焚毁了。传说,大火着了整整四十天……
伊克召盟当中,则以准格尔旗的蒙汉调最为出色著名。
在长城以北,历代众多游牧民族共同创造过辉煌的马上文明。民歌牧歌,是游牧民族的文明瑰宝。时代演变至今,蒙古长调响彻蓝天白云下的广阔草原,它必定糅合了众多北方游牧部族的民歌精华而集其大成。
而在内地,人烟辐辏之所,民歌演唱,有传达更多信息之需要,节奏不宜太缓;作为痴男怨女的自我流露,礼教大防之下,又宜于低吟浅唱。晋中民歌,听来便仿佛是置身于一片泛着穗实香气的高粱田,庄禾的枝叶间隙里,村边的青堂瓦舍隐约可见。
到山西陕西北部,黄土高原沟壑地带,民歌风格则必然转而高亢。与长调浑厚疏阔的风格相比,与内地秧歌的甜润婉转相比,信天游和爬山调选择了那种尖锐的极富穿透力的歌喉。加之多是男女调情的内容,这儿的民歌于是野性十足。与水土流失的地貌相协调,刺激、粗粝,天高皇帝远,无法无天;又仿佛贫瘠的大地上顽强生存的沙棘枣刺,给一派蛮荒增添了丝丝生机。
当清朝政府下令开边,信天游与爬山调随着走两口的滚滚人流越过了长城。犹如钱塘潮水,气势逼人。但这种尖锐的具有穿透力的歌子,遇到了千百年来依托广阔草原自信满满的长调的狙击,如武林高手比拼功力,金戈铁马,锋刃相交。两条支流争抢河床,最终双双汇人巨流;钱塘大潮受到海岸堤坝阻拦,最终形成了惊天动地的回头潮。
——内地民歌与草原长调,仿佛二龙戏珠,真气碰撞,团娈旋转,终于熔铸成了全新的民歌瑰宝蒙汉调。
鲁:我读过张老师你写的走马黄河专著。当读到这一节的时候,我内心的认可不言而喻。包括作为一个外地人,作为一名非专业爱好者,你对二人台和《走西口》的认知,也是非常到位的。记得你说过的大致意思:
《走西口》,极有可能是对走西口体味最深、受走西口影响最大的河曲民众创作的;更有可能是亲自参与了走西口、流落在西口外的背井离乡的中土民众共同创作的。走西口,是内地民众面对的此在现实,更是走出口外的人们曾经体验的生命历程。
去年,你给新拍摄的电视音乐剧《西口长歌》写了主题歌。是原籍我们河曲的刘铁铸老师谱的曲。我非常喜欢那首歌子。它是你创作的,却又分明属于民歌。没有对民歌的积年喜好和深入研究体察,不大可能写出来。
张:受人之邀,历年我写过几首类乎爬山调的民歌。
以自身为例子,我还想过古来民歌歌词的创作问题。那些不知名的作者,才是最了不起的。那种原始的质朴与天籁般自然的天才闪耀,非是书斋中的歌词作家能够企及。
面对银河星汉一般的民歌原创之海,我们除了膜拜,还是膜拜。
鲁:与民歌相比,戏剧尽管也多有无名氏之作,但像元曲四大家那样的文人介入戏剧创作,同样功不可没。他们对于民间原创,确实有一种提升的功绩。与经典民歌一样,许多古典戏剧曲目,数百年传唱不绝,经受住了时间最严酷的考验。
张:正如你在前面表述的,如果民歌相对是张扬个性的话,那么大戏更加注重的是维护群体伦理秩序。
广大的乡野民间,千百万民众恪守传统道德、礼之四维,践行华夏民族崇尚的忠孝节义。戏剧应运而生,乡野文明所托举起的大戏,又在舞台上演绎再现那典型化了的忠孝节义。
顺民,你注意到没有?但凡戏剧,对于所谓正史,都有一个戏剧化、通俗化,乃至脸谱化的改造过程。换言之,中国戏剧的这般面目,是华夏道统的民间化呈现。民间乡野的伟大创造,反过来又施行着民间自我教化的伟大功能。
——乡野民间,果然正是我们本回对谈的四个字“文化渊薮”。
乡野大地拒绝沉沦
鲁:原本还想谈谈戏台。从戏台建筑到梁柱板壁的描金彩画,都是乡野文化艺术。
展开话题,民间庙宇雕塑、壁画艺术、民间版画、书法剪纸、百作工艺,包括大量存在的民间文学艺术创作,那是说不尽的话题,也实在是我们此回对谈所无法容纳的了。
张:是啊,作为文化渊薮,乡野文化艺术的任何一个门类,展开来言说都是非常浩大的专题。
我们两个的对谈,也只能是在既定的篇章许可范围,尽你我之所能,做一点相对集中的归纳汇总。
民间乡野,犹如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我们将永远言说不尽;
乡野文化,高远如天穹、浩瀚如大海,我们又如何能够将之穷尽?
比较而言,我们两个相对熟悉乡野民间,又能留心捡拾,仿佛是徜徉在海边的拾贝者,我们幸运地采集到若干收获。而正是这点收获,更加使我们懂得了谦卑。
鲁:如同我们前面总结过的,我们对于民间古礼、乡野文化回忆和追寻的过程,实在也是我们深化自身认识的一个过程。
张:民间乡野的许多古戏台是倾圮破败了,在那些戏台上演出的大戏也早已辉煌不再,但大戏所歌赞的忠孝节义没有毁灭。因为乡野还在,大地还在,永远的民间还在。
乡野,固守着民族文化坚不可摧的防御纵深;
大地,拒绝沉沦。
面对乡野大地,面对这伟大的文化渊薮,我们依然是唯有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