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2000000016

第16章 水面之下(4)

大多数人知道我在做这份编译工作后,并没有表示特别的关注,只是象征性地、客套地说了一些“不容易啊”之类的勉励后就再没多问。这让我有些郁闷——我认真做了那么多,但却无人关注,我很失落……其实这点是我矫情了,或者说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心理不平衡无处宣泄而迁怒了,最后把一群人都定位在:看热闹的闲人,什么都没帮上,只是瞎起哄,最后当出现遍地小鬼的时候(编译中的困难),他们一下都没影了,只留下我来面对(没能得到任何帮助)。

补充

至于梦中一些身份和定位还有更多的细节部分,则是梦在选材的时候把最近印象很深的一些记忆加了进去作为构成元素。例如:神婆的身份,女学生的身份,等等。以下就是对这个梦的零碎部分所做的补充,其实都是最近印象。

梦中说丢失的可能是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或者笔记本——那段时期我比较关注一款新上市的智能手机,以及一个对电子产品行情不了解的朋友委托我帮忙代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梦中我主动跟去——在最初的时候编辑对我接受编译《梦的解析》并没抱有太大的希望,她认为我不会做这个事儿,而另有人选。不过在跟那个人说之前,编辑带着试试看的想法问了我。她没想到的是我几乎立刻就答应了这个事儿。因为在多年前看《梦的解析》的时候我就对一些版本的疏漏有所不满,同时幻想着假如是我来做,会如何如何……所以,我很直接地就表示出了对这份编译工作的兴趣(很显然那会儿过于自大了,并没意识到后面所面临的将是“痛苦”和“恶心”,甚至还做了恐怖电影般的梦来发泄下)。

梦中的废屋——市政在离我家很近的地方准备开通一个地铁站,当时已经圈地开工。在围墙围起来之前,我看到里面搭建起了很多工棚。

梦中废屋深处的日式走廊——我曾经在翻阅装修杂志的时候看到一组很漂亮的图片:日式的装修效果展示。

好了,至此,我认为更多的细节就不用再多说了,因为那也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梦并不复杂——或者说在解读后觉得并不复杂。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已经看懂了这个梦的含义,细分一下的话,可以分成两大块。

第一,明显的宣泄:

“这该死的痛苦的编译过程——别的版本的编译者都在糊弄事儿——能让我参考的极为有限——这恶心的工作——出版社在之前那本书的发行上如此保守,像个守旧的老太太——他们给我的酬劳是如此的低!”

这部分是在形容编译的艰辛和痛苦,而那种痛苦在梦里被压缩成了恐惧因素——毕竟当时我还没做完这工作。另一方面则通过我在编译工作中的认真态度隐隐地衬托出我是如此“光辉、伟大”。

第二,毫不吝啬地自我表扬:

“看看,我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啊,拿这么点儿酬劳居然干这么‘大’的事儿,别人对此不帮忙就算了,居然还都不关注,让我一个人彻夜埋头干活……看来我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不计报酬,任劳任怨……”

而这部分则是本我和超我的又一次合作:一方面满足了虚荣心,一方面高调展示出我认真负责的态度。

如果读者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两块内容其实是有着很大关联的——越是艰辛、痛苦,就越是显得我多么的了不起。这充分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并且极大程度地进行了自我安慰——其目的是给予自己高度评价。假如更深入地分析则会窥探到我这个梦的终极愿望:“就算那些读者没能看到我的辛苦,而出版社和之前那些‘不负责任’的编译者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也肯定会看到我是多么认真负责的。”

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个看似很诡异的梦,其实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

回过头看,梦为了强调出我的“认真负责”,甚至不惜把莫须有的罪名加给出版社,以此来让一些问题看上去有关联:“出版社保守又吝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依旧是那么的尽心尽责,不计报酬……”这点现在想起来很搞笑,梦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和贪婪,在推卸责任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总之,这个梦的主要功能是疏泄了编译《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压力,同时充分进行了自我表扬。

那么这个梦,就此全部解完。我承认在敲下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自己曾纠结过有些解析到底要不要说出来,但是现在我可以坦荡地告诉每一位读者:“对于这个‘恐怖诡异的梦’,无论描述还是对其解析,我均坦诚之至,绝无隐藏。”

五 伪装、显意、隐意

通过上一节,我们看到了潜意识中的一些念头用拐弯抹角的方式绕过了自我的“现实原则”审查,以一场“惊悚悬疑恐怖片”的形式来表达出了一直被压抑的个人观点和情绪,让我们认识到了梦的一大特性:善于伪装。

不过在说“伪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另一个问题:潜意识在梦里为什么还要伪装?难道说我们的“自律”也存在于睡眠之中吗?

是的,的确是这样。在睡眠状态下,在梦中我们依旧只能有限度地“无法无天”而已,极少能随心所欲。至于为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好了。

在本章前面几节中我们说过“常态”这个词。这个常态就是人类群体生活后对于群体状态的一个维系——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面对这种不一样必须达成一个共识才能够进行交流与合作。请想想看,假如没有这个“常态”,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法律和制度肯定最先分崩离析了,那么安定和生存自然也必定很快沦为空谈了。所以,无论你是否喜欢,“常态”还是必须维持的,因为它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本我、超我、自我不用协调就能达成共识:生存当然是第一位的。例如我国近几十年的政经改革口号就是“生存、发展”。这个顺序不能乱,先得活下来(生存),才有可能活得更好(发展)。不具备生存条件那发展只是空谈。

而维持群体性的“常态”,就代表着生存率加大,那么我们心里也自然就认定:这个“常态”的维护也必定是正确的。所以公众意识会对此达成共识并且下达很多定义来维护这个“常态”。我们会说:那是道德、秩序、礼仪,那是美好,那是善……反之,就是错误和恶。由于牵扯到生存了,潜意识肯定对这些欣然接受,并且潜移默化着我们的行为举止——一直存在并且延续到梦中。也就是这样,梦里违反“常态”同样会被我们的意识所抑制——因为那不利于我们生存。所以说,“无法无天”的念头,即便在梦中依旧是被压制的。

但,自私的念头也同样与生存有着直接关系,那么就必定产生了冲突。但这两股冲突的力量又都必须同时存在,任何一股力量被消灭都将不利于我们的生存(完全放弃个体利益无疑是降低了生存概率。但若完全放弃集体利益,造成集体的解散也等同于降低了生存概率)。在这种现实客观条件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假如你对政治有所了解,那么你一定会飞快地理解这种妥协的含义)。那么妥协的办法是什么呢?

伪装。

我们会在生活中伪装,我们在梦中也一样会伪装,因为背后那个“生存”的驱动力大于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要伪装。

看上去这一段好像很兜圈子,其实这是捷径。因为我们在弄明白伪装的成因的同时也理解了另一个词:审查机制。我们的梦,绝大多数都是由这个审查机制来检验的。这个审查机制很有意思,它就是人类社会审核体制的一种浓缩。

比方说吧,几乎所有国家都禁止在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出现赤裸裸的性爱镜头,因为那不合乎某种标准(所谓“限制级”)。我们的审查机制也一样,那些反“常态”的“赤裸裸”画面是被禁止的。但若要深藏不漏,隐晦地拐弯表达则是可以的(例如我那个单车梦和恐怖诡异梦)。写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跳出来抗议:“那我梦到做爱和杀戮的那些场面怎么解释?”

其实不难解释,因为那就是妥协的结果。

通过前面梦例我们得知,梦是有双层含义的。一层是梦的显意——最表面的那些:单车梦看上去是说赛车的,而恐怖梦讲了个惊悚鬼故事;而另一层含义就是隐意——那是深藏的:单车梦并非是说我喜欢骑车,恐怖梦也不是我给自己演个鬼片看。梦中的做爱或者杀戮,不见得就是真的想表达那些场景,其中一定是有深意的。假如有人还对此表示嗤之以鼻的话,那么我直接举例好了。

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春梦(这个跟性别无关),梦中的交媾对象有时候会让做梦者莫名其妙:明明对方是现实中没什么感觉的人,或者是很讨厌的人,要不干脆不是人。为什么会在梦中跟他(她)有那些暧昧的举动呢?难道说,自己潜意识喜欢那人?或者自己喜欢非人类性行为?对于这点我可以相当肯定地告诉你:当然不是,那只是梦的显意罢了。梦中的人物、物体,不见得就是那个形象的现实本体,而通常只是借用了其外形而已(例如上一小节提到的女学生还有神婆的外形借用)。所以对于一些春梦中那匪夷所思的暧昧对象,根本不必大惊小怪。

那么,假如春梦中的对象正是自己喜欢的,难道是因为审查机制的放松,直接达成了愿望吗?

不完全是,因为梦的潜意要表达的也许更复杂——这个问题放到后面说,我会用自己的一个梦例来做详尽的解析和说明。

审查机制的目的不是禁止,而是帮助我们把那些“肮脏的”和“邪恶的”念头换个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审查机制其实并非是刁难我们的,而是在帮我们“伪装”。于是在这几方的通力合作下——原始欲望制造了梦的核心,超我进行初审及润色,自我负责复审及根据现实原则来加工,最后浮出水面的东西(水面之下的一切都是潜意识行为),早就面目全非或者冠冕堂皇了。等我们“看”到梦境并且回忆起来的时候,而本我、超我、自我此时对梦的隐意不是躲躲闪闪就是刻意回避,死活不把那部分拽出水面。所以,面对那些浮出来的“假象”冰山,如果它是平淡的,我们很快就会忘掉。如果它呈现出千奇百怪的样子,我们顶多也就是表示下惊叹:“多么不可思议的梦啊!”然后随着时间流逝忘掉大部分。而更加令人感到震撼的水面之下的那些东西,我们毫无察觉。但梦已经圆满完成了它的工作——释放出潜意识的那些隐意。

然而,这一切并非滴水不漏,只要了解架构梦的那些机构以及那诸多极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我们就可以追寻着那蛛丝马迹深入潜意识那无边的迷雾中,找到梦的真正含义。

同类推荐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管理心理学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阐述管理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出版的管理心理学教材仍属于系统化的精英教育内容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普教化趋势,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本书借鉴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心理学定律,对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健全向上的心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梦境是一种真实。梦境的真实是基于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是一种体验的真实,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于心灵世界,并且真正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无法感知心灵世界的真实,我们就无法完整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性,认识世界。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 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心理学第四思潮——后人本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肯?威尔伯被誉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其影响方兴未艾。“后人本心理学”主张“身心灵”的大健康,要求通过灵性的开发,也就是人的潜能的深度开发,活出自己的“真我”。
热门推荐
  • 影之谧歌

    影之谧歌

    黑夜是属于我的黑,暗影只是随我同行的伙伴。黑夜的挽歌在此时唱响,雪舞纷飞,穿梭在林间的精灵,摇曳夜影的裙摆,所有的旅程,只是一首唱不完的黑夜赞歌,从苏醒的黑暗开始,踏上史诗般的征途……
  •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你是我梦里的得到与失去

    12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错过的故事,却也有新的相遇。千万网友力荐,在寂寞时必读的愈疗文字!当你觉得不能再相信时,生活总会给你小惊喜。包括人气网络名篇《离别时别回头》《热恋时我们都是段子手》《初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绝爱艳妃:无爱女法医

    绝爱艳妃:无爱女法医

    在二十一世纪,她是一个常和死人打交道的女法医!被一个疯子杀死后,灵魂俯身在了一个无名女子身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她,被一个帅哥一脚踹下了万丈悬崖!屡次破掉一宗一宗的悬案,只为帮人打抱不平。为了帮人申冤,上京告御状。结果才得知她就是那个杀了皇帝宠妃的恶毒皇后。火爆王爷小叔子老是动不动就给她来一掌。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变态行为,最后终是看不过去,给他下了点药……从此伟大的皇帝就多了一个‘不举’的绰号……她真是服了他们这几兄弟了,一个比一个变态,幼稚!
  • 诡悍将

    诡悍将

    浩瀚宇宙,遥遥无垠,疏密处,宏光斗志心尖,看天破处那是我的一支长枪在舞动天地。
  • 梦里的他和我

    梦里的他和我

    一个梦世界的开始,很神奇,男主(梵源晨)和女主(曼小慧)的遇见……
  • 逸疏

    逸疏

    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在黑夜里璀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异界吃火锅

    我在异界吃火锅

    远方闪动的星辰,再次落入凡间。穿越到异世的少年,竟还想念着吃过的最后一顿火锅。且看一心想着吃火锅的少年,如何在充斥着魔法的异世界里摸爬滚打。
  • 寒剑风云录

    寒剑风云录

    三年一更君子剑,君子剑下无冤魂。没有无敌的主角,没有逆天的运气。每一个角色都背负了自己的坚持,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感情,或为夙愿,当然更多的是为了生存!
  • 天墓之禁地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古老的黄河沟,诡异的驼背棺,一块葬玉引出一段神秘的历史。华夏古国,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被不允许踏入的禁地,它们有的已经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有的却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天山水怪,西藏雪人,神农架大脚怪,青海湖龙吸水,四川死亡谷,昆仑天罚之地......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大地那些神秘的凶案禁地,探寻那些传闻已久,却从不为人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