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
我认为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的。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就事业的最基本条件。——李嘉诚
勤劳致富是人们常说的一个词,指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勤奋肯干才行。一个人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资质平庸还是聪慧,如果这个人不够勤奋,那就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李嘉诚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在走过人生数十个年头后,回过头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不无感慨地说道:“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肯求知,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946年,年仅17岁的李嘉诚为了谋得日后更加长远的发展,放弃在舅舅的钟表公司的工作,来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厂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推销员。香港人将这一行业俗称为“行街仔”。这份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在当时大多数的香港人看来是很没有前途的,是低级的。但李嘉诚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做推销员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学到一些新知识。
李嘉诚在五金厂的主要工作是上门向客户推销铁桶,这份工作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不但要风雨无阻地出门,挨家挨户地向陌生的客户推销产品,还要随时忍受客户的白眼和闭门羹。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李嘉诚,当时他是厂子里最年轻的推销员,如果哪里做不好,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什么经验,但心高气傲的李嘉诚可不想被别人看扁,他发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为了完成业绩,李嘉诚整日起早贪黑地工作。在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虽然李嘉诚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但业绩总是不见提升,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铁桶一个也没有卖出去。李嘉诚开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他认为推销产品不能一门心思地只想着如何夸赞产品,而应当做更全面的考察,比如调查客户需求情况,把握客户的心理,建立起与客户长期发展的关系,等等。
在不断摸索和总结中,李嘉诚研究出了一套推销方法。他认为首先要取得客户的好感和信任。当时,生活捉襟见肘的李嘉诚为了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形象,咬牙买了一些品质稍好的衣服,这样客户就不会一看到他就让他吃闭门羹了。其次,要注意讲话的方式,不能为了推销铁桶就一个劲儿地夸赞自己的产品,那样很容易令客户厌烦,认为向自己推销产品的这个人是个大骗子,而要对客户讲真话、讲实话,和客户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最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姿势和表情,要有仪态,不能显得很随便,让客户反感。
在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李嘉诚的业绩提升得很快,成为五金厂里奖金拿得最多的一名推销员。在五金厂当推销员的这段日子,也为李嘉诚日后创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做推销员令李嘉诚亲身体验了如何和客户打交道,还明白了大众客户的心理,也让他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在他创业之后,他对自己的员工总是很好,因为他自己早年的打工经历,让他能够懂得员工的感受。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嘉诚是一个幸运的人,机遇多次眷顾他,而这也得力于他早年的准备。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李嘉诚的推销秘诀是什么,李嘉诚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有人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原一平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摸摸我的脚底板。”提问者摸过之后,惊讶道:“您脚底板的老茧真厚!”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底板的茧子特别厚。”提问者恍然大悟。李嘉诚讲完故事,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底板,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茧子也很厚。”
当年,作为一名推销员的李嘉诚每天背着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从公司出发,在香港的各条大街小巷里穿梭着,向不同的客户推销着他的产品。他一天几乎要走十多个小时的路,他脚底板的茧子未必就比原一平的薄,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勤勉努力的执着,才令李嘉诚成就了今日的事业。
李嘉诚自己也说:“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里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开始,还要不断地学习、把握时间。我自己从创业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一个小公司在实力和资金都很单薄的情况下,与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李嘉诚一生都将勤勉贯彻在工作生活中,他的成功是时势造就的,更是自身拼搏的结果。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财。”一个人如果天资并不聪慧,那么就需要拥有水滴石穿的毅力去弥补自己的缺陷。纵观历史,勤奋往往是成功不可缺失的一剂良药。
达·芬奇小时候学习画画,甚至会连续画十几天的蛋,只因为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形状是不同的。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他终于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画。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每天阅读十几个小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花费了40年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呕心沥血的巨著。司马迁从年轻时就开始周游各地,收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资料,才最终创作了著名的《史记》。
通过这些名人的例子,李嘉诚深知,仅仅做到尽力而为是无法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只有拼了命地努力工作,才能争得一席之地。现在很多创业的人,在失败之后反思时,总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失败的不应该是自己。他们没有明白,打开成功大门的最关键的钥匙不是各种有利条件,而是拼命奋斗的毅力。
穷富不是命中注定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适用于今天的问题。只有你的原则才是你生命导航的坐标,只有你的情操才是鼓舞你生命的力量。——李嘉诚
在当今社会,成功的人往往一生做很多种工作。很多人由于经济形势不稳定而换不同工作。对于初出象牙塔的人来说,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第一份工作中你学会了什么,为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李嘉诚进入社会后做了很多份工作,每一份工作他都做得很好,老板也都很喜欢他,但他并不甘心这辈子就只是给别人打工,他希望自己能够做老板,来主宰自己的人生。在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后,李嘉诚终于决定自己创业,他要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不顾老板的再三挽留,李嘉诚毅然从塑胶厂辞职,出来自己创业。当时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也不过区区5万港元,着实不多。这钱都是他平日里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据他的亲朋回忆说:“嘉诚从未奢侈过一日,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穿的衣服更是没有一件能上档次的。”
1952年,李嘉诚开设塑胶厂,取名长江。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提醒自己要沉下心、弯下身来,“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汇聚百川,才能气势如虹、长流不息”。李嘉诚要做实业,做宏图伟业,他说:“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汇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让中国人引以为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广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时间,李嘉诚事必躬亲,工厂里的所有事情都由他一手操办,每天忙到很晚。为了自己的厂子不至于落后于市场,李嘉诚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李嘉诚这样拼命也给全厂的员工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由于全厂员工一起勤奋努力,再加上李嘉诚经营有方,很快第一批产品就顺利地销售出去,而接下来的订单也是接踵而至,李嘉诚很快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香港《星岛经济纵横》曾这样评论李嘉诚:“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耐劳,创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他常言: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