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这个“德”:左边是双人旁,右边是十、四、一、心。可以从这里知道,“德”从“心”而来,佛教说“一切唯心所造”,万物都是从这一颗心创造出来的。心一文化就是从这里而来。《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左边的双人旁就是让人效法天地自然,让众生效法万物运转的规律,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做生活的主人。
老祖宗的内在境界是非常高等的,他们都有大智慧。就像黄帝,他留下了《黄帝内经》,把身体的经络描述出来,并把经络的内部运行规律也描述出来,现在的科学都还无法证实,他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就是圣人的与众不同,他是一个内明的人,智慧里面本来就有这些,只是通过黄帝带到这个世界。当圣人在创造“德”字的时候,看到了物质宇宙的整体规律,它们围绕着这个“一”而运转,这个“一”是物质宇宙所有能量的源头。就像太阳系,太阳是恒星,还有九大行星,行星围绕着恒星转动,太阳提供给这些行星能量,给予众行星光和热,它是能量的源头,这就是自然之道啊。
这种天道的无私给予和奉献的品质就是“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要明白我们自心里本存的这份上天之德性。在子思所著的《中庸》里,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和这个“明德”是一样的道理。明德就是明道,明德就是见性,在佛教里讲“明心见性”,而“明明德”修证的结果就是见性。圣人的心是相通的,理是相同的,其实他们所说的都是一样的。我们要看到那相同的部分,亦要看到那不同的部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人生,不执著,不拘泥,才能得自在。
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能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还应该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回归明德的境界,感悟生命的内涵。如果只是为了吃喝而努力,就把自己等同于动物了。其实单一的物质生活不能满足我们,只有身心的和谐和统一才能带来人生的喜悦。因此,我们不能只是活在身体的层面,而应该回归心灵,找到自知之明。禅宗初祖达摩入佛门前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他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我是谁呢?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英雄征服天下,却征服不了自己;圣人征服了自己,从而也征服了全天下。“征服自己”就是找到了那个真实的自己,就是明明德,这是圣人的境界。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能看清,有时候看不清;有时候清醒,有时候糊涂。清醒时是什么感觉?糊涂时又是什么感觉?是谁让我们清醒?又是谁让我们糊涂?既然糊涂了,我们又怎么知道糊涂了呢?既然清醒了,我们为什么又变得糊涂了呢?人生有很多的问题,我们没有深入地思考,也很少会这样去想。这是由我们以往的视角决定的,我们不能跳离事物去看问题。人生只是一个旅程,虽然它在不断地变化,但在其中却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东西存在,当我们找到那个一直不变的,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不变的是哪一个呢?应变的又是哪一个呢?糊涂的是哪一个?清醒的又是哪一个呢?本来就是一个,只是一个“有”两种用,用好用坏都是我们的选择。原来可用的是一个,被用的是另一个,可用的是人,被用者是工具,人拿着工具,只是一用而已。
如果我们能跳开头脑的设限,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我们的头脑外面,还有一个空间,它超然存在,所有的圣贤都在那里,此为慎独,这是独处的境界。我们应该反观自照,深入了解自我,既然糊涂了,我们又怎么知道糊涂了呢?那说明有一个没有糊涂的,它一直是清醒的,而这个清醒的又是谁呢?当我们离开局限性的视角,就会看到一个全息的概念。在我们的内心里有一个清醒的,它一直都清醒着,它知道我们清醒了,也知道我们糊涂了,只是我们很难察觉它,更难去找到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这个一直清醒着的。
我们可以了解眼前的事物,却不了解自己的心,其实我们对自己是最陌生的。要想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必须对真实的自我有所体证,不然太难搞懂了。比如说,当太阳在天空中高悬,我们就会说天上有个太阳;当太阳被乌云遮蔽时,我们就会说太阳没有了。因为,这时我们只看到乌云,但是当风吹走了乌云,我们会发现太阳还在那个地方,只是我们执著于乌云,而忘记了太阳。反观自省,内心世界也是如此,当心中有一个太阳的时候,我们是清醒的;当心中的太阳被乌云遮蔽时,我们就是糊涂的。无论有没有乌云,心中都有一个太阳,当我们糊涂时,我们遗忘了太阳;当我们醒来时,太阳还在那个地方,太阳从来都没有消失,它是恒星。
我们从未感知到自己心中的那个太阳,但是现在知道,太阳是存在的,明德是存在的,要知道太阳,要明白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生最大的学问,就是找到心中的太阳。当心中有个太阳时,我们就会很开心,就会很阳光;当心中乌云密布时,我们就会很烦恼,就会很阴暗。我们都想快乐,都想喜悦,只有寻找到心中的那个太阳,才能真正地生活在太阳下,生活在阳光里,才能怡然自得,拥有喜乐人生。
接着来谈谈“在亲民”。儒家有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开篇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这段话来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是圣人孔子所说的话。它是孔子对人生的感悟,也代表了孔圣人的境界。这个“亲仁”和“亲民”有什么关系吗?当我们“明明德”后,“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这些品质,自然而然就彰显出来了,这时就会知道,我们要去爱人,我们要去付出,我们要去奉献。“泛爱众”是人的天性。
能够“泛爱众”,然后才是“而亲仁”。《弟子规》中解释道,所亲的这个“仁”就是指善知识。这样说也可以,但是并不全面,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弟子规,圣人训”,这里就是亲仁了,亲近那些善知识。“泛爱众”就是要平等爱众生,真正的爱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内在的明德,让每个人都进入“我为人人”的状态。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行,不断地去亲近人民大众,去传播道,去传播福音,去传播爱,这才是“而亲仁”的部分。其实“亲仁”和“亲民”是一样的。佛教里说,要把众生都当成我们的老师,都当成自己的父母,那么众生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民众就是我们的老师。当我们明明德了,必定会做亲民的工作,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大学》把人生都讲完了,人生就做这两件事情——先要明白自己,然后再去亲民。其目的是圆满自我,止于至善。
“有余力,则学文”。当把前面的几点都力行了,完善了自己的内在品质,涵养了自己的心性,如果还有一些力量,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在圣人的眼里,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论语》里面,孔子说“里仁为美”,当一个人获得“里仁”的内在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并不是我们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内心里有多少仁爱的品质。里仁就是大学之道,它是人生最大的学问。
在佛教的《楞严经》里谈到:“自未得度,先度他者,菩萨发愿;自觉已满,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自己还没有得度,还没有完成明德的修证,却发愿去度化别人,要去做亲民的工作,这个就是菩萨发心,发愿了,无愿不成佛与仙啊。圣人都有愿力,大愿为天下黎民,普度众生。当他完成了明明德的修证,回复了明明德的体相,而在亲民的工作里,觉悟他人,圆满自己,达到至善的品质,这样的人叫圣人,这是佛为了应化世人,展示在世间了,此为如来应世。稍微谈一下这个“度”。今天外面下着雨,门口的东风渠里有水流过,我们想从河这边到河那边,需要有一个筏子,把我们接到对岸。如果河里水流太急,当筏子一漂在水上,就会顺流而下了,这叫随波逐流。当我们不随波而流,从此岸到达彼岸,需要有种能力,这个叫度。我们要想度人,必须要有让他觉醒的力量才行,这种能力来自于内在的“明明德”。
今天你们来到这里,和我共同学习《大学》,我就在做“亲民”的工作,这是我所选择的道路,圆满自我,最后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佛教里所说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圣人所说的都是一样的。
什么才是“至善”呢?六祖慧能接了五祖的衣钵后,五祖让他离开东山禅寺,他的师弟慧明追上他,请慧能给他开示佛法。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思善,亦不思恶,远离善恶的两重性,这时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是至善的,觉悟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达这个至善。这个世间里一切的好坏都是自己造作的结果,都是我们头脑之中的概念,如果我们放下那种分别执著了,就会知道一切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存在的都是那么自然。
我们心一文化有个员工臣哲。他生日的那天,广福买了一个蛋糕,晚上吃完饭,一起分蛋糕。这时广福说:“留一半吧,明天给其他的人也品尝一下。”在场的人就吃了一半,留下了一半。过了一会儿,我从屋里出来,广福又说:“老师,我们把它吃光吧?不要让大家执著这个相。”我说:“行,剩下的一半你全吃光!九点钟吃完。”一看时间,离九点还差十三分钟,他不是想吃吗?我让他吃完。(大众笑)他没有办法,只有去做了,吃着吃着,肚子有点胀了,一看时间还差一分钟就到九点了,还有一块蛋糕呢,吃不下去了。他说:“老师,我吃不下去了。”我说:“不行,这是你的任务,必须完成。”我知道他的肚子可以盛下。法慈的怪招挺多的。(大众笑)接着他说:“那再多给我一分钟,我就吃完。”我说:“行,多给一分钟。”九点多一分钟他把剩下的蛋糕全吃完了,肚子胀得鼓鼓的,有点反胃,在那里揉着他的肚子——这下终于如愿以偿了,一下子吃了个够。(大众笑)过了半个小时,我就问他:“想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他说:“很好啊!”我说:“那现在呢?”他说:“不好了!”我就给他讲:你认为那个蛋糕是好的,但是一下子让你吃个够,吃到吃不下去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恶心。那个你认为那么美好的东西,瞬间就变得不再好了。什么是好呀?什么是不好呀?你认为的好,那是头脑里的概念,同样的东西当换成另一种环境,你再去认识和感受它时,它就变成不好了。好坏都是你自我的判定。
就像我们和老公在一起,“老公,你真好呀!”两天过后,“老公,你真坏呀!”好坏从哪儿来的?说他好的是你,说他坏的也是你,你说怪不怪呀?你说他好的时候,他的坏到哪里去了?你说他坏的时候,他的好到哪里去了?好和坏都来源于头脑里的分别和执著。而圣人就不执著,远离分别之念,才能随遇而安,游戏世间。不思善,亦不思恶,最终才能达到至善的状态。那是至纯至粹的善良,是没有私心、没有分别妄想的爱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觉悟的人,当他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原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这个至纯至粹的状态就是明德之本相,释迦牟尼说它是“如来智慧德相”,至善就是这个如来智慧德相。
在《圣经》里,开篇讲到了伊甸园,上帝创造了伊甸园,然后把亚当和夏娃放在园子里。伊甸园里有一棵生命树,还有一棵分别善恶的树,里面还提到有一条蛇,引诱亚当去吃那棵善恶树的果子。当时的亚当和夏娃是裸体的,还没有那种分别心,就像婴儿一样,不会认为没穿衣服是羞耻的。当他们吃了那棵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知道自己没穿衣服,感到不好意思了,就拿了个树叶,把他们的私处给挡住。上帝回来一看,知道他们偷吃了禁果,就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那棵分别善恶的树也长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吃过那个禁果后,就有了分别意识,就会产生好坏的判断。只有去除这种分别意识,不思善,亦不思恶,我们就回归那棵生命树了,这棵生命树就是至善的状态。
那棵分别善恶的树上的果子,就是我们被“假我”作用后所展示出来的状态,就是在“不明明德”了,也是佛教里所说的“无明”。当那个蛇引诱亚当,让他去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子,他照着去做了,这一念就叫“无明”,因此才被从伊甸园里赶了出来,被流放到物质宇宙,来到了这个红尘苦海。原本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因为那个地方有生命树,那个地方有你我的生命之根。
其实那个引诱亚当的蛇也住在你的心里,你每时每刻都在受它的引诱:当你看到一个好吃的,心里就有一种声音,想让你去吃两口,引诱你了吧;当你看到一个美女,心里就有一种力量,让你多看两眼,也在引诱着你。这就是那条蛇的力量。其实在伊甸园里发生的一切,东方的经典也是这样描述的,但是你看不到,你没有那双能看的眼睛,你会被相所左右,你看不清这些经典都在表达什么,它们的奥义太深了。
通过不同的方面,我们去了解这个至善,感知曾子的大学之道。
我们都见过道家的太极图。
太极生两仪,两仪依然在太极里面。这个太极是什么状态呢?在英国,有位科学家叫霍金,在他的著作里提到了一个能量山,他指出物质宇宙的一切都从能量山而来,这个能量山就是中国的太极。然而在太极之前还有一个状态,那个叫无极,就是一个圆,里面什么也没有,这个状态叫“至善”。大学之道就止于这种无极的状态,在佛教里叫“大圆境智”,人的阿赖耶识转化而成的大圆境智,就是伊甸园里的“生命树”。
有人问:“法慈,你是信什么的?”我说:“我信‘吾道一以贯之’,我信心一,我信觉悟,我信爱。我没有宗教门派。这个身体不是我的,我只是一个工具,把精华的内涵的部分流衍出来,把源头通过我而展示出来的‘水’,带给在座的每一个人。”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讲道:“从今以后,以觉为师。”而这个觉就是神,就是道,就是佛,就是法。
今天的这个课程,在开篇讲得有些深了,但是有这个必要,曾子所讲的形而上的道,就是这个高度,我必须讲到这个层面,才能往下进行。《大学》前部分讲内明之学,后部分讲外用之学,我们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我有一堂课,名字就叫“内圣外王之道”,专门针对企业家的,帮助他们找寻内在的根,然后建立外在的事业。如果没有生根,或根系不发达,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变成一种空想了;如果我们在市场上建立了参天大树的形象,却没有根系的支撑,就会成为自己的负担,把自己的精气神消耗掉,身心疲惫,最后被拖垮。很多老板都是被拖进了这样的漩涡里,走不出来。如何去解决呢?那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扩展自己的格局,从内在生发出真正的力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