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止于孝”。作为父母的孩子,要止于孝道。《弟子规》的开篇就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尽心尽力地侍奉我们的父母,孝养我们的父母,最后我们的子女才会孝养我们。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尊重他们,孝敬他们;对待小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他们,培养他们。当我们在这种人性的品质状态时,天下和谐,万物自然生发。当一个人到达了明德之境,生起了那颗慈悲心,面对一切,不会为了自己,如同《圣经》里所说的“爱人如己”,如同佛陀所说的“把众生都当成父母”,孝养他们,侍奉他们。这种境界就是“道盛德至善”,那是多么美妙啊!
“为人父,止于慈。”作为父亲,要止于慈爱。对子女要有一颗仁慈之心,不但要对自己的子女如此,还要扩展到对别人的子女也是如此。这里说“为人父,止于慈”,慈和父对应,在慈里面,不但有爱,还有责任,还有威仪。我小时候最怕父亲生气,因为父亲生气的时候,老板着脸,就像现在企业的老板一样,也是老板着脸,因为老板着脸就叫老板。(众大笑。)我的父亲很忠厚,很老实。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好人。但是父亲喜欢生闷气,看到他生闷气的时候,我的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我怕惹父亲生气。父亲蛮严厉的,小时候被他打过很多次,当时心里还会怨恨。但是回过头来想想,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出于这种慈,慈里面一定会带着威啊!
在佛教的教义里,是让我们生出慈悲心,慈是指父性的爱,悲是指母性的爱。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慈悲就是一阴一阳两种方式的爱的表达,所以佛菩萨都有一颗慈悲之心。阴阳和合,这是道的境界。如果我们学会了这种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将更加圆融,懂得刚柔并济,自然当下妥善。一般情况下,父亲和女儿的情感会比较近,母亲和儿子的情感会比较近,这就是阴阳相和相生的道理。懂得了这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严厉一点。慈母多败儿,溺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放纵了孩子的习气,将来孩子走进社会,会有很多的挫折,境遇将会非常糟糕。因此,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善用慈悲,善用刚柔。为人父,止于慈;为人母,止于悲。
佛教里面有“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在这里我们谈一下,对于这个慈,它是指阳性的爱,比如太阳,它会给我们温度,在冬天气候很冷的时候,我们会走到太阳下,晒太阳。那是什么感觉呀?(众答:非常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啊,它来自于上天阳性的力量,抚慰众生,这是慈的状态。除了太阳的温暖之外,我们还要吃饭,还要穿衣,这些就来自大地了。大地滋养万物,如果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众生将难以生存。大地厚德载物,使众生离苦,它是阴性的爱,这种爱的表达就是悲。当人具备阳性的慈和阴性的悲后,就会愉悦,生欢喜心,离苦得乐,这种状态就是得法了。得法自然就会法喜充满。最后还要舍下自己的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把这种喜乐带给众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众生得喜得乐,舍我利他,入菩萨道。这个舍是一种境界,舍下小家为大家,舍下小我为大我,就是大乘菩萨的法门了。
“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讲到信,人无信而不立,信非常的重要,它是人格魅力的一种表现,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儒家思想里讲到仁义礼智信,人要言而有信,不可失信于人,立世为人,要讲究信用。就像经营企业,如果没有信誉,谁愿意与你合作?名牌就是靠信而建立的,如果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哪里会有知名品牌呢?从前的那些晋商,他们的名气很大,成功的要诀就在于诚信。有部电影就是展现晋商的,叫《白银帝国》,如果那个钱庄没有信用的话,谁愿意把钱往那儿存。想要在别人的心中建立起对你的信任,你首先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你要如何对待别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行为是否做到了诚信,是一个守信之人吗?如果你借别人的钱都不还,谁还敢借给你呢?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你危难之时,别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首先你要在别人心里留下诚信的感受。《道德经》里说:“凡轻诺者,必寡信。”一个人总是轻易地作出承诺,这种人一般都是没有信用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值得交往。如果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失信于你的客户,客户就会流失;如果大肆吹嘘自己的产品,功效被你夸大,欺骗了顾客,顾客知道了,就不会再光顾你。这是在自掘坟墓,那企业就快要完蛋啦!如果你想要经营好企业,首先就要讲究信用,让顾客有好的体验,而且他的体验和你所讲的效果非常吻合,这时你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通过口碑的效应,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到来,企业必然会大有发展。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打官司的时候,有正方,有反方;有原告,有被告。各说各的理,听起来好像两边都有理,双方都在为自己辩护,原告请个律师,被告也请个律师,互相辩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簿公堂,打起了官司。孔子见到这种情况,就会帮助他们调解,使他们没有争辩,“必也使无讼乎”。比如说,两个好朋友吵架了,最后跑到你面前,各自都说自己的对,让你评理,让你调解,你怎么办呢?你不能听公的,也不能听婆的,你要保持中立,不然的话,双方都不会信服的。所以你要保持那种客观的状态,不要偏向于这边,也不要偏向于那边,把问题看清楚,以理服人,或者说以德服人,最后使大家内心都平静下来,不再争执了,这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使那些没有情理的人,心服口服,让他不要再争辩了,内心里趋于平和,看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态度就会变了。如果你想让他们不再争吵,你要有理啊。这个理建立在哪里呢?要建立在大众的共体意识之上,这是一种道德规范,以它为行为标准,而不是建立在自我的评判上,这叫“大畏民志”。如果建立在自我的评判上,别人不会心服的,因为你不客观,不公正,只有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才能使别人心服口服。别人争吵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是多管闲事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有德的人必定会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只管自己,不愿帮助人,社会怎么可能和谐,有德的人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凡事并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双方所处的角度不同,坚持的观点不同,才产生了争执。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找到人性中共有的那个标准,才能使“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此谓知本,这时你知道了根本,本立而道生。
这种争讼一般指和别人打官司,其实在我们的内心里,每天都在打官司。比如说,晚上准备睡觉了,心里想:“还有活儿没有干完呢。”接着又想:“太累了,还是睡了吧,明天再做。”这就是自讼的状态。如果这种内在的自我争讼停止了,就达到诚意的状态了。当我们的心意越来越诚,内心的争讼就会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面对选择时,内心都会有两个声音,随着意诚的出现,一种声音就会消退,另一种声音就会从内在显露,《楞严经》里说:“狂心即歇,歇即菩提。”这个向外痴狂的心,就是自讼的心,如果停下来了,内在的菩提自性,就会彰显出来了。
意诚和诚意,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内外合于一体,明德才能真正地启用。在我们的心里,有很多的魔,也有很多的鬼,外在的世界所展示的一切缘,都由心想而生出来,贪嗔痴慢疑这些习性都在我们的心里,它们都是内在的心魔。当这些习气熄灭之时,心意就诚了,就是一个自明之人。禅宗达摩祖师东来,传道于中国,曾给他的门徒留下一首诗:“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刚才讲到外在的争讼,也讲到内在的自讼,通过修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内外之讼全部熄灭,方可入明德之体,彰显佛性,达到慎独的境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在正其心,修身就是修证身体。身体在世间,会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你不可能有老婆、孩子和亲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包括身心两方面的修证。我们曾经谈过人是由身、心、灵所组成的,在《圣经》里谈到,身体是一个容器,用来承载内在的灵魂。如果灵性想要展示在这个物质世界,就需要身体的承载,借助这个肉体,灵性才能和外在的一切事物产生因缘的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没有手机的存在,信号没有什么用,信号要想传递和接收,必须借助手机这个工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在修证,都要借助这个身体。
佛家有云:“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人身非常难得,犹如盲龟遇浮木孔。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辽阔的大海之中,生活着一只盲龟,虽然它的寿命长得无法计算,但是它的双眼却瞎了,看不见一丝光明,生活在漆黑的深海里。每经过一百年,这只盲龟才有一次机会浮出海面。在浪涛汹涌的大海中,飘浮着一块浮木,浮木的中间有一个龟头般大小的洞孔。从无限久远的时间以来,浮木就随着惊涛骇浪忽东忽西地漂流着。瞎了眼睛的乌龟,要凭借它的感觉,在茫茫的大海中,寻找着浮木。因为盲龟知道,只有它的头恰巧嵌进浮木的孔穴,才能够重见光明,获得人身。潮来潮去,潮去潮来,一百年一百年的岁月更替流逝,盲龟依旧浮沉在生死的洪流大海,找不到那带给它幸运的浮木。也不知过了多少个一百年,当盲龟再度浮出水面,突然一头就钻进了浮木的洞孔,轰然一声,眼前霎时霞光万丈,盲龟终于脱离了旷古以来笨重的躯壳,变成一个俊秀的童子。佛陀用这个故事,来形容人身的宝贵,希望众生能借着这难得的机缘,不要荒废人生,走上修行之路,借助人形的躯体,在这一世亲证解脱,离苦得乐。
大家今天来到心一文化(公司),路上会看到很多绿树。绿树承载着树的生命啊,生命在它里面循环和流淌。如果没有树的存在,根部的能量和营养就不能发挥作用,虽然我们看不到树的根,却可以看到枝叶,枝叶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如果家里有一盆盆景,或者一盆观赏的花,我们需要修剪它,按照大众的审美标准,让它具备观赏价值。有时长得奇形怪状的盆景,它的价值还非常高。人们特意栽种这样的盆景,通过挑选,再修理,做出艺术造型。这个和修身是一样的,身体是外在的展示,我们需要修证它,让它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一个地痞流氓,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那是引狼入室呀。他们坐没坐样,站没站样,讲话很粗鲁,满嘴脏话,心口不一,背地里做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们所展示出来的行为,依然是内在心性的表露,诚于中,而形于外。他们的内在是什么等级,就会展示出相应的行为。身和心这两个层面是互相影响的,通过修身的状态,让我们的内在也规范起来。这就是修身的重要性所在,让身体符合道德规范,符合礼教,合乎内在的心性。
佛教里谈到,常护持身、口、意,从身体、语言和心意三个层面修证,让它们归于中道。在《大学》里也提到身、口、意,修身就是让身体所展示的行为合乎于道,合乎内在的明德。因此,我们才踏上修行之路。关于修行,最普通的解释是修改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儒家文化的重点在“克己复礼”。在《论语》里,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克己,我们不要总是强调自己的意见,不要太过于固执,不要太自我。要把自己的个体意识放下,合乎大众利益,合乎礼教,这就叫复礼。修行就是使身心行在中道上,随时随地地检点自己,点滴之中修证自己,使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都保持中庸之道。中庸就是道体,儒家称之为中庸,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菩提。他们都在讲同一个东西,中庸的境界就是当下妥善的智慧境界。做人做事都保持中道,恰到好处,当下妥善啊!
关于语言,《大学》里说道:“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人在讲话的时候,要留点口德,讲话不要太缺德,不要乱讲话,否则会招来祸患的。你的话语伤害了别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了什么因,必得什么果,最终别人也会伤害你。如果语言违背了那个内在的道德规律,最后还是要回报在自己身上,这就叫报应。当我们讲别人的坏话,别人也会讲我们的坏话,“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怎么出去的,就怎么回来。所以你要给别人一句温和的言语,给别人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美好的眼色,让别人起欢喜,这就是护持语言的部分。
《大学》也说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有时我们去求人办点事,帮个忙,本来讲的也挺好,人家也愿意帮你了,可能一句话说错,就坏事了。因为你内在的涵养展现出来了,人家就想:“这个人不行呀,没有品德,没有人格,帮他得不偿失,还可能被他伤害。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你的事就办不成了,这就是“一言偾事”。言语非常的重要,所以圣人告诫我们,谨言慎行,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我们在无形之间伤害了朋友,却不知道,还抱怨他怎么这样对待你。你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是这样对你的吗?为什么相处一段时间过后,他要这样对你呢?因为你在别人的心里放下了不好的东西。你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所流露的品质,都被别人看着呢。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吃饭,总是让朋友请客,还说“我请,我请”,可就是不掏钱,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和你一起吃饭了,你太小气了,爱占便宜,不懂得礼尚往来啊。
有时我们和女性相处,言语中可能会不尊重女性,把女人当成男人的附属品,这源于我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古代的女人要做到“三从四德”,出嫁从夫,女人嫁给了男人,就要听男人的,这种观念降低了女性的地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三从四德”既然从圣人而出,一定有它深层次的道理。孔圣人的思想是宽广的,是博大的,天下大同,四海一家,众人平等,他绝不会把女人踩在男人的脚下。如果孔子是这样的人,还能做圣人吗?男尊女卑是后人的曲解,如果女人真是卑微的,那么国王要皇后做什么,皇后还要母仪天下,这个位置低等吗?之前对“三从四德”的解释,严重曲解了圣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