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是闯不出一番事业的
一个公司把什么都靠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公司最脆弱。
——《赢在中国》评委熊晓鸽
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闯出一番大事业的时代了,离开他人的帮助和意见,这样的创业者往往会在复杂多变的商场上碰得头破血流。
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9名优秀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闯进了由公司老总亲自把关的复试。
老总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是,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老总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
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3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老总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两天后,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总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然后,老总看见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数据,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类似。老总说:“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6个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就招聘员工而言,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最必要的是团队精神。”微软中国研发的总经理张湘辉博士说,“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
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让他们独立做一个程序设计或者网页,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一旦他们选择创业,往往很难成功。
看看下面这些情况是否在你的身上发生过:
从不承认团队对自己有帮助,即使接受过帮助也认为这是团队的义务;
遇到困难喜欢单独蛮干,从不和其他团队成员沟通交流;
好大喜功,专做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一个创业者如果以这种态度对待所面对的团体,那么其前途必将是黯淡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功。融入团队必须先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不要以为自己是老板,就什么都由自己来决定,要和“狂妄”、“自视清高”、“刚愎自用”坚决作别,代之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
创业者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创业能否成功。
作为一个创业者,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之中,凭借整个集体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问题解决好。
事实上,创业者本身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谦虚、自信、诚信、善于沟通、团队精神等一些传统美德是非常重要的。而团队精神在一个公司,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中都是不容忽视的。
增强凝聚力,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
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增强凝聚力是你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
——《赢在中国》评委史玉柱
看这样一个统计资料:5年之内,90%的创业型企业会倒闭;10年之内,剩下的10%的企业中的90%也将会退出市场,也就是说,10年之后,只有不到1%的创业者会幸存下来。虽然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也反映出了一个基本事实,选择创业的人,失败的要远比成功的多。
创业者为什么“死亡率”如此之高呢?许多人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创业过程中,几个股东意见不一致,发生内斗。粗粗一看,确实是这么回事。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事实上,人力资源才是创业成功与否的最关键要素。创业者之所以多遭破产厄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可以说,失败的创业者从创业一开始,就奠定了创业失败的命运。
搭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搭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呢?换句话说就是,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啥样的呢?
这里首先要说到的就是团队凝聚力,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必须有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维持团队生存的必要条件,对团队的潜能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团队丧失凝聚力,就会像一盘散沙,难以维持下去,并呈现出低效率状态;而团队凝聚力较强的团队,其成员工作热情高,做事认真,并有不断的创新行为,因此,团队凝聚力也是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条件。
作为团队领导人,在给予每位成员自我发挥的空间的同时,要破除个人英雄主义,搞好团队的整体搭配,形成协调一致的团队默契;同时还需让团队成员懂得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这些,团队就能凝聚出高于个人力量的团队智慧,随时都能创造就出惊人的团队表现和团队绩效。
早在1945年,号称“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提出:“公司要发挥全体员工的勤奋精神”,并不断向员工灌输所谓“全员经营”、“群智经营”的思想。为打造坚强的团队,在20世纪60年代,松下电器公司会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带领全体员工,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会升腾出由衷的自豪感,为自己是这一团体的成员而感到骄傲。
在给全体员工树立一种团队意识的同时,松下公司更是花大力气发动每一个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公司建立提案奖金制度,不惜重金在全体员工中征集建设性意见。
正是因为松下公司充分认识到群体力量的重要,并在经营过程中处处体现这一思想,所以松下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把工厂视为自己的家,把自己看作工厂的主人。纵使公司不公开提倡,各类提案仍会源源而来,员工随时随地——在家里、在火车上,甚至在厕所里,都会思索提案。
松下公司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可靠的信任关系,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主人,产生为公司做贡献的责任感,焕发出了高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松下公司因此形成了极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公司不但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而且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产品品种之多,市场范围之广,成长速度之快和经营效率之高都令人惊叹!
当创业团队必须完成某一共同而艰巨的目标时,团队的凝聚力往往会极大地增强,创业者是企业团队的带队人,要善于增强和运用团队的凝聚力。
第一步,设立需要团队成员分担困难的目标和工作条件,包括思想上、管理上及物质上的困难,以及能够将团队成员们拉到一起来的时间期限。
第二步,将开始的目标限制在非常近和有一定局限的范围内,从而使关于战略或管理诸方面的分歧淹没在紧迫的任务中。
第三步,不断重复这种目标设定的过程,从而使团队成员了解他们对待彼此、对待任务以及对待问题的行为和反应方式。这种对团队其他成员的了解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为信任对团队的凝聚力最为重要,而这种信任,并非一般感情意义上的信任,而是一种对任务及目标的认识结果。如果说信任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一个条件,那么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交往就是建立信任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对普通员工来说是有效的,对于创业者与合伙人之间,创业者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之间也是有效的,甚至可能更为有效。
第四步,创业者要善于将长期、抽象的目标转化为紧迫、具体的目标,并使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共同面临的危机。如要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或降低成本的目标,它都需要制订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具体的中间目标来完成。这种方法,比抽象的目标更能使团队成员达成共识。
由于新世纪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除了实施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思想和组织措施外,创业者还应当将薪资计划与企业的长期战略挂钩,另外,还要建立非货币性的壁垒,因为除了金钱,声誉也是非常重要的,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公众形象同企业的战略支持活动联系起来,要利用各种机会,使团队成员为战略实施付出努力。
团队执行力:现在,立刻,马上
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我们俩人在东京讲过,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
——《赢在中国》评委马云
所谓团队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团队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一个创业团队是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集体,它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只要创业团队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管理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创业团队就一定能创造最大的利益。创业要实现“办一流企业、出一流产品、创一流效益”的经营宗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员工中打造一流的团队执行力。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阿里巴巴团队就是一支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马云曾自豪将阿里巴巴称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还在各种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总比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要好得多。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马云说过一个在国内企业界非常著名的段子:“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我们俩人在东京讲过,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当然,客观地说,阿里巴巴是一个既有一流Idea又有一流实施的团队,否则不会有今天。
在阿里巴巴创业之初,马云就多次要求自己的员工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在阿里巴巴内部,一直传播着这样一个故事:
阿里巴巴刚成立时,一些员工对未来的未来并不是充满信心,因为那个时候,市场上最受宠爱的网络公司的是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而阿里巴巴的模式是独创的,当时还没有多少人能认识它的价值。
当时,中国对外贸易通道主要靠“广交会”、国外展会或者依托既有的外贸关系,还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香港贸易中转。入世在即,很多中国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自主控制的外贸通道。马云认为阿里巴巴能够而且应该肩负其这个使命。
实现方式,马云坚持用BBS。“只要能发布供求信息,能按行业分类就行。”其他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同马云吵。争吵达到最激烈时,马云仍不改初衷,他始终认为方便用户才是对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对的。“阿里巴巴用户是不怎么会上网的商人,一定要简单。”
1999年3月,马云在外地发电子邮件要求手下立即完成BBS设计,手下还是不同意。马云怒了,拨出长途电话,尖叫:“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他真想立马飞回去,猛拍他们脑袋。
由于马云的强硬要求,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下来,并获得了有效的执行。这也使得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实现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