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了几门课之后李开复就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学习成绩也只是中游,于是便决定转系。此时,李开复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选择,那就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计算机科学专业。
李开复在高中时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他又选修了一门计算机编程课,他对这门课程无比好奇。几个月下来,他发现自己在计算机方面有相当的天赋,每晚他都期盼着去电脑教室,每晚都过得特别快乐,往往一不注意就是一个通宵。这让李开复深深体会了那句话:“Youaregoodatwhatyoulove;youlovewhatyouaregoodat(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著名记者霍布斯曾经说过:“成功就是当你想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就从□□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跳进它怀里。”李开复当时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他对计算机专业充满了向往和热情,他感到一种向前的动力在指引着自己:放弃政治科学专业,跳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怀里。
李开复的选择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当时在全美排名第三,如果选择法律系,李开复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做法官、律师、参选议员等。而计算机系只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前途并不明朗,李开复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业。但李开复考虑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和“我的兴趣”,而没有受到就业等现实问题的影响。
转系之后,李开复的成绩立刻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以前他的成绩单上不是B就是C,而转系之后,即使是全系公认的最难的“可计算性和形式语言”这门课,李开复都可以拿到100分,这在全系是唯一一个满分。
这次转系对李开复个人来说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转折,甚至对整个IT行业或者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多年以后,李开复说:“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可见,追寻自己的兴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兴趣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准备,是个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人奋斗的主要源泉之一。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相反,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最终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