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龄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整日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一日司法部上报北平警署总署的督察在街头被击毙,因一群人闹事失手将他打死了,现如今督察一位空缺,上报都统决断,照洋思来想去没有合适人选,便将此事告诉了二爷,二爷原是清朝将军,征战多年,立下赫赫军功,现在只是看管着个酒楼实属是有些屈才了,照洋问二爷可有想法,是否愿意到警署工作,一来警察工作偏武适合二爷,二来是为了大事互相有个照应。
那日二爷想了一夜,第二日告诉照洋自己愿意担任督察一职,联系了总署即日就可上马任职,这样一来酒楼那边就少了一个总管事的人,照洋便让九龄过去了,和九良一同打点酒楼。
警署来接二爷任职,两米高的黑色木门屹立在面前,上面是弧形钢筋链接的四个大字:北平警署。
二爷下车,所有警察排成方阵,二爷走上前,身旁的一名警察开口:“这位就是新来的总督察,张磊,张二爷!大家欢迎。”众人纷纷鼓掌。“下面我们请二爷讲几句。”
“从今天起,我就是这警署的督察了,希望大家认真工作为老百姓做实事,一切都为了百姓。大家都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吧。”
警察纷纷离场,二爷随着身旁的那人进办公室。
“二爷,这就是您的办公室,老督察死的突然,办公室没来得及给您重新装修,您先委屈一下,过几日东边那间装好了您就搬过去。”
“嗯,你叫什么?”
“回二爷,我叫联廂,总要是管犯人入狱的事儿。”联廂接过二爷手中的帽子挂在架子上,又转身倒了杯水放在二爷面前。
“关押处处长?”
“是在下,老督察给个谋生活的差事罢了。”
这警署自民国开国以来刚刚建成,不到五年的时间,这联廂便坐到了处长的位置,想来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向二爷简单的介绍过后便出去了。
自打回到北平以来,众人口口说的为了复清大事而活,可大哥做都统像是上了瘾,如鱼得水,酒楼日日有日本兵来闹事,众人丝毫不提复清的事宜,二爷心里沉重,老七老八仍旧下落不明,心心念念的九儿也不知道在何处,当年那一把大火落得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才过几年便忘的干净了,说到底人心还是经不住时间的留恋。
自从和玲过门以来,这屋子里也总算是有了几分过日子的气息,刚开始几个大男人住的宅子里突然来了个女人大家还有些不习惯,可日日一回家就热乎的饭菜,件件干净的衣物也让大家渐渐习惯了这位大嫂的存在。
从前府上的丫鬟仅有两名,只是平时给几位爷洗洗衣裳,现如今和玲过了门,照洋命管家又新招来几位丫鬟专门伺候和玲的衣食起居,下人多了起来对和玲的称谓也改了口,唤她大太太。
平日里王夫人总来看望和玲,她常年体弱多病,嫁过来之后照洋找了些江湖郎中来瞧和玲的病,开了几味方子,喝下去也见好转,王夫人见和玲身体康复不少每次来也都是笑脸相迎便放心了,看起来都统大人对她不错。
正巧碰上了管家带着几位姑娘走进来,王夫人和和玲正在挑选花色,管家带着几位姑娘走进,说道:“大太太,前些日子少爷命我找几位丫头伺候您,今天我把她们都带来了,您挑几位看得上眼的留下,其余的就送回去了。”
王夫人一听乐极了,忙说:“伺候大太太啊。”
“回王夫人,是的,我家少爷生怕我们这些下人对大太太伺候不周到,特意命我去找了几位能干细心的姑娘来伺候大太太。”
“好,照洋有心了,你也受累了。”
“这都是小的该做的。”
和玲起身,仔细瞧这几位姑娘,都不满意,走到最后一位身边,说:“抬起头来让我瞧瞧。”那姑娘抬起头来,和玲一瞧生的好生俊俏,问道:“你是哪里人?”那姑娘回道:“回大太太,我娘本是宫里伺候嫔妃的,从小耳濡目染懂些照顾人的规矩。”和玲笑了笑,说:“好,那你就留下吧。管家,这位姑娘和第一位留下就够了。”
管家带着其他姑娘离开,王夫人也到了离开的时辰,照洋与叔子们夜快回来了,和玲命厨房早些做饭,带着那两位姑娘回了房。
“你们叫什么?”
“回大太太,我叫旋赫。”站在后面的那位姑娘说。
“回大太太,奴婢叫清儿。”
“好,打今儿起你们两个就留在我房里伺候吧,只要你们忠心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是,谢大太太。”
夜里照洋回家,和玲告诉他管家找的丫鬟进府了,照洋招呼两人进来看了一眼嘱咐一定要伺候好大太太后便让他们出去了。和玲给照洋更衣端来洗脚水蹲在他旁边给他洗脚,照洋摸摸她的头,说:“说来你过门也大半年了,这肚子怎么还没动静?”和玲顿时脸上发烫,头更低了,照洋轻抚她的头,伸出脚,说:“以后这种活儿不用你干了,调养好身体,我那几个兄弟还等着抱侄子呢,早些为我传宗接代才是主要。”和玲拿起旁边的麻布给他擦干净脚,说:“知道了少爷。”“你叫我少爷?”他搬起她放到床上“早些造个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