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到三阿哥献上的书稿后,非常高兴。自古以来有成就的帝王除了要巩固疆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外,还会搞一些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康熙自认为前两样做得还可以,这几年心里就惦记着第三件事。没想到第三件事老三替他办了。
康熙仔细询问胤祉修书的事情。胤祉激动地将陈梦雷当初如何计划着修书,以及这几年工作的辛苦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他的父皇。
康熙听了后很高兴,夸赞胤祉和陈梦雷,说他们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并为此给他们记了大功。
这本书只是初步成稿,后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不过这时候除了胤祉重视外,康熙也重视起了这项工作,有了皇上的重视就好说了。康熙亲自为这部书起名为《古今图书集成》,扩大编修的规模。康熙让朝廷给陈梦雷丰厚的经费,还允许陈梦雷去翰林院挑选饱学之士辅佐他工作,希望他能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陈梦雷得到皇上的鼓励后,浑身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继续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编纂之中。
自从这次献书之后,康熙对三阿哥的喜欢更多了一些,还特地亲自到三阿哥王府里举行家宴。此后康熙几乎每年都要去三阿哥家里举行家宴。这是让其他皇子非常羡慕的事情,要知道皇上是不轻易出皇宫的。
而三阿哥自从得到父皇的赏识后他的内心便开始躁动了起来,“父皇现在这么喜欢我,是不是我也有机会冲一冲太子这个位子?”
当他看到大哥被惩罚后,立马站出来继续举报大哥。
他对他的父皇说,“近日来儿臣看到大哥经常跟西藏和蒙古的一些喇嘛混在一起(喇嘛是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尊称)。听说那些喇嘛不是一般的喇嘛,他们都会巫术,能将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害死,也能让人神经失常。二哥近日来屡次顶撞您,和以往大不一样,可能就跟大哥有关。”
康熙听了之后顿时眼前一亮,他知道太子的种种行为绝对不是神经失常,这些年康熙和太子的冲突一直没有停下,他一直在忍着胤礽罢了。但毕竟内心深处仍然觉得胤礽是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他更相信有人在背后陷害胤礽,而不是胤礽心怀不轨。
同时康熙不大敢相信大阿哥会如此狠毒,竟然用巫术背地里毒害太子。康熙很相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他觉得一个人要不是对另一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的话,是不会轻易用巫术害这另一个人的。
他立马让胤祉带人去大阿哥家里搜查,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背地里陷害太子。
胤祉带着人来到大阿哥家里上上下下搜了个遍,果然有许多搞巫术的道具,有些道具上甚至还写有太子胤礽的名字。
这下证据确凿了,大阿哥确实背地里用巫术陷害胤礽。康熙大怒,他大骂胤禔是“乱臣贼子,天理不容”。这件事在朝廷内外引起很大震动,有不少人甚至请求皇上杀掉胤禔。
毕竟父子一场,康熙实在不忍心,但他对胤禔实在是伤透了心。他下令剥夺胤禔的王位,严加看管,永远圈禁起来。怕大阿哥还会逃出来作乱,康熙又多次增加看守大阿哥的士兵。
从此大阿哥胤禔再也没有当太子的机会了,在这场比赛中他是第一个被迫出局的人。
接连囚禁了两个儿子,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康熙心痛不已,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生病。
这段时间对他照顾最为周到的是四阿哥胤禛。
在康熙生病的这些日子里,胤禛几乎什么也不干了,天天呆在父皇身边伺候父皇的日常起居,亲自给父皇喂汤药,只要是孝顺儿子应该做的他都尽力做了。原本让大阿哥和太子气得吐血的康熙看到胤禛这段时间以来的孝顺,心里稍感宽慰。
康熙问胤禛,“你觉得以后谁更适合做太子?”
胤禛听到这话连忙跪下,他可不敢乱说将来谁做太子,这种事情要是猜错了的话会惹大麻烦。但是通过这几天和父皇的密切接触,特别是当得知大阿哥背地里陷害太子之后的这些日子,胤禛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父皇好像对废掉太子这件事情很后悔。
既然看出来这点,他心里就有谱了。
胤禛是个聪明人,他没有明确地回答康熙的问题,他只是说废太子胤礽之前的种种好的品德,然后为废太子遭到别人的巫术陷害而感到不平。
谁都能听出来,胤禛说这些话的意思是他是站在废太子一边的,希望能重新让胤礽做太子。
康熙听了胤禛的话后很高兴,他对胤禛说,“没想到现在这么多人都在落井下石陷害胤礽,而你却敢为他说好话,你这几天辛苦照顾我我也看到了。我听说你为了公务经常得罪朝廷上的大臣,也难得你有认真做事的心思,在这方面你比其他皇子强多了。”
胤禛在地上跪着,康熙望着他沉默了半天后接着说,“你们兄弟几个,人人都想当太子,其实这个太子是不容易当的。唉,你二哥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他也不容易,以后你要好好待你二哥。”
对于胤禛的认真做事不怕得罪人,康熙是看在心里的,康熙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胤禛比自己强。
大阿哥自从被告发用巫术陷害太子而被囚禁之后,他这几天经受了巨大的心理折磨。眼看着太子倒下,作为长子的他不当太子谁做太子?可是他自己做的一系列蠢事,说的一系列蠢话,把大好的机会丢失了。现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了。
想着自己没有机会当太子,大阿哥开始琢磨以后该帮助谁呢?要是帮对了人,还可以获得未来的皇上的好感,等将来父皇归天之后还可以继续做个快活王爷。对于这样一个人选,大阿哥都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考虑就想到了八阿哥。
大阿哥在心里想,八弟为人宽厚,在朝廷中有很广的人脉,大家都很愿意帮助他。并且他从小被我的母亲抚养,我和他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当上皇帝之后一定不会亏待我的。
这时候太子刚刚被废,有许多大臣忙着上折子请求皇帝选择一个皇子做太子。大阿哥也跟着上了一个折子。在奏折中,大阿哥力荐八阿哥:近日京城里来了一个名人,叫张明德。确切地说这个人不是人,他是得道的神仙,算命很准。他曾经给八阿哥相面,看完之后张仙人大吃一惊,他说八阿哥的面相是大富大贵,比太子的面相还要富贵。如今太子被废正是天意,希望父皇考虑考虑八阿哥。
京城里确实来了一个叫张明德的算命先生,这个张先生也到八阿哥的府上找过八阿哥。张先生给八阿哥算完命后说八阿哥将来一定非常富贵。这个张明德还说他很有本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助他除掉太子胤礽。
八阿哥听完张明德的话后大惊失色,他可从没想过要害他的哥哥,他也没想到这个人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八阿哥大骂张明德是妖人,并把张明德从他家中赶出。
康熙看完大阿哥的折子后,对大阿哥更加生气。生气!生气!再生气!他没想到大阿哥这么不懂事,接二连三的气他,恨不得直接把他气死。
为什么废掉胤礽你们看不出来吗?还不是因为他在朝廷里拉帮结派。现在刚废掉太子,你们一个又一个上折子想让八阿哥当太子,这不是刚按下一个太子党,又来了个八阿哥党?
康熙让人仔细调查朝廷的形势,他大吃一惊,原来老八在朝中的势力比太子还要厉害,许多人还光明正大地称是八爷党的人。
康熙这时候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想到了他的哥哥,裕亲王福全,福全早在康熙四十二年的时候就死了。当初福全活着的时候,康熙有一次不经意地随口一问,“你看我的这些儿子,哪一个更有出息?(在非正式场合皇帝也不一定非得称朕,为了方便这里的就用我这个字了)”
福全是这样回复的,“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特别是最后这四个字“宜为储君”,看来福全是完全倒向八阿哥的。
当初询问福全意见时,康熙和太子胤礽的关系还很亲密,那个时候福全就敢说“八阿哥宜为储君”,可见他对八阿哥的喜爱。康熙这时候再回想起来,他也不得不佩服老八收买人心的能力。
看来这个八阿哥远比太子会笼络人,而他的这种收买人心已经严重威胁到康熙的皇权。康熙再仁慈,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打击那些向他挑战皇权的人。
看完大阿哥给八阿哥写的推荐信后,康熙当即训斥八阿哥,“心术不正,有谋逆的想法。”上次表彰大会上封给八阿哥的贝勒爵位也让康熙给收回去了。
什么?躺着也中枪?八阿哥连声喊冤,我可什么也没说啊,人缘好也是我的错吗?
大阿哥觉得真对不起八弟,没想到哥想帮你一把反而害了你。
“大哥,啥都别说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算我倒霉吧。”虽然大哥害了他,但八阿哥还是把话说的让他这个被贬斥的大哥心里过意不去。
接着一场精彩大戏在乾清宫上演了。
康熙把众位皇子叫到乾清宫,当着他们的面又骂了一顿八阿哥,并说,“什么张仙人,他就是在那里胡说八道,故意想要扰乱朝政。八阿哥出身低贱,他怎么可能有富贵相!”康熙一时激动,说出的话也不分轻重了。
八阿哥比太子沉得住气,无论父皇怎么贬低他,他始终跪在那里什么也不敢说。
八阿哥的强大人缘能力再一次显现出来。别看八阿哥能沉得住气,可是他的那些死党兄弟们忍受不了父皇这样诋毁他们的八哥。现场情绪最激动的就是是九阿哥和十四阿哥。
九阿哥和十四阿哥当场就跟康熙理论,质问父皇凭什么要惩罚他们的八哥。他俩甚至还拿出了毒药,要是继续惩罚他们的八哥他们就立即死在康熙面前。
康熙看到这些人跟自己不依不挠,还有人用死来威胁他,气得头都晕了,“反了!你们要反了!”
这些人中脾气最暴躁、性子最急的就是十四阿哥了。十四阿哥的这个性格以后会多次显现。十四阿哥心中的小宇宙爆发了,实在看不下去父皇这么骂八哥,他也没有看看父皇被气成什么样了,他还在为他的八哥打抱不平,这些人中也数他闹得凶,叫嚷着不给个说法就不离开乾清宫。
他鲁莽的性格在今天全都表现出来了。
康熙被气糊涂了,拔出他旁边的刀向十四阿哥砍去。